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病人行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总被引:99,自引:2,他引:97  
目的:为肿瘤病人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避免中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置管(PICC)对100例肿瘤病人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这的临床效果。结果:(1)这成功率为93%;(2)置管留置时间30.16±26.60d;(3)本组实验未发生1例血、气胸和误伤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置管成功率高;(2)长期置管可不必换管。(3)PICC较传统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低。因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关键词:肿瘤; 化疗; PICC; 锁骨下静脉置管;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5-0013-02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PICC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PICC置管操作者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对需要行PICC置管的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并进行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 申请置管的331例患者中322例符合置管适应证,320例置管成功,仅4例发生置管并发症。结论PICC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提高置管成功率,保持管道的正常使用,保证静脉治疗途径的通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过程及使用期间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管理模式; 流程管理; 质量监控; 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1-0052-02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98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PICC穿刺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固定。结果 观察组渗血时间(17.00±1.46)h,48h更换敷贴(1.42±0.18)次,对照组分别为(20.00±1.21)h、(1.98±0.3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肢体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止血效果好,且不影响患者肢体舒适。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 医用绷带; 自我粘缠绷带;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7-0012-02  相似文献   

5.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0  
李新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59-86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 90年代初期国外已普遍使用 ,90年代后期我国也逐渐用于化疗、稳定状态输液、胃肠外营养等 ,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 ,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 ,具有操作创伤小 ,插管快捷 ,保留时间长 ,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PICC应用技术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适应症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肿瘤病人的大剂量化疗、胃肠外营养 (TPN)、NICU、老年输液…  相似文献   

6.
PICC在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观察   总被引:76,自引:4,他引:76  
张静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85-786
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独特的优点[1 ] 开始在临床使用 ,它可避免经传统的插入途径 (右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置管 ,尤其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出现气胸、血胸、感染、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为进一步探讨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 ,观察能否成为危重病人床旁的抢救、治疗、监测常用手段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科 1 999年以来 ,将PICC应用于所收治的 37例病人 ,现将临床观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应用PICC患者 37例 ,置管成功 34例 ,年龄 4 5~ 75岁 ,其中用于抢救病人 1 0例 ,TPN 1 4例 ,测CVP 1 0例 ,插管途径…  相似文献   

7.
52例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需要化疗的肿瘤病人,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并经此反复给药,是一种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治疗的常用诊疗技术,但CVC感染往往伴有菌血症,时常因病情严重而治疗困难。52例CVC置管化疗引起实际感染率为14.6%,其原因是:一是抗肿瘤药杀伤白细胞,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二是置管时间较长,创口处理不当,细胞经导秋漫延扩散而致菌血症;其三是晚期肿瘤病人长期卧床抗感染能力下降,因此,对CVC感染除针对性使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置管术简称PICC置管术 ,操作较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方便安全、简单。适用于长期输液和需肠外高营养支持以及输入高渗透压及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我院于 1998年 10月至1999年 12月行PICC置管术 6 0例 ,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 ,发现PICC在置管中的一些并发症 ,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均为需长期静脉输液和营养的住院患者 ,男 49例 ,女 11例 ,2 1~ 90岁 ,平均 5 8岁。置管时间 3~ 2 41d ,平均 71d。发生并发症 13例 ,其中导管堵塞 5例 ,占8% ;静脉炎 3…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减轻了病人因反复穿刺及输注刺激性药物带来的痛苦,而由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并发症却不能忽视,其中置管所致静脉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约15%的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发生并发症,血栓形成位居第二(发生率约为2%~26%)。研究表明,股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为21.5%,锁骨下静脉为1.9%,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栓形成的危险约为锁骨下静脉的4倍。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由于导管材质的改进,尚未见报道因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血栓形成。我科自2004年2月-2005年2月10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病人中9例发生静脉血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肿瘤病人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避免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营养液的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及渗透性损伤的发生。采用经外周血管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对32例血液肿瘤病人进行置管给药和营养液并观察长期的临床效果。置管成功率96.88%;置管留置时间5-165d,平均置管留置时间36.5d;全部病例无置管所致的感染、气胸、血胸和局部血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避免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方法采用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50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PICC管化疗无一例液体外渗,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PICC置管成功率高,长期置管可不必换管。PICC较传统置管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推广性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1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病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免疫粘附法及斑螯皮泡法,对60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1)肿瘤组病人CD3,CD4,CD4/CD8比值减代,CD8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差异(P〈0.01),(2)肿瘤组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减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及其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及其护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陈蕤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类从肘窝静脉插入且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SVC)远端的深静脉导管。从1992年德国医生Forssrnann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地完成第1例导管置...  相似文献   

15.
癌症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对60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60例,插管成功率为98.5%,留置时间29-362d,平均置管时间为142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为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35例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35例CPR后AMI患者(CPR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2例无CPRAMI患者(对照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PR组发病至心脏停搏时间平均为(84.0±33.6)分钟,CPR时间(7.7±3.0)分钟,平均溶栓时间为(93.6±48.8)分钟〔与对照组(163.1±69.2)分钟比较,P<0.001〕;冠脉再通率为74.3%(与对照组66.7%比较,P>0.05),CPR组无一例发生胸内出血,但有8例(22.9%)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严重出血(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7.1%比较,P<0.05)。结论:对CRP成功后无创AMI患者迅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可适当扩大溶栓治疗的“时间窗”;CPR后需注意预防机体应激性反应,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ERCP对225例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对临床诊断梗阻性黄疸的225例患者做ERCP检查,发现1.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肿瘤和总胆管结石。2.50岁以上患者肿瘤较常见,主要为总胆管癌、壶腹周围癌和胰腺癌。3.对总胆管结石的诊断,ERCP较腹B超准确,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6%和25.9%,二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4.化脓性胆管炎是ERCP最严重的并发症,对黄疸严重的患者,采取(1)先做PTC;(2)把60%泛影葡胺稀释为30%;(3)在造影剂中加入庆大霉素。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因此,ERCP诊断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既准确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9年 4月~ 1999年 10月分别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股静脉置管为 6 0例癌症病人进行全程静脉化疗和营养支持 ,比较 2组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及并发症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30例。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1~ 82岁 ,平均年龄 4 5岁 ;留置导管时间 3~ 12 0d ,平均 58d。股静脉置管 30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5~76岁 ;平均 38岁 ,留置导管时间 2~ 70d ,平均 4 2d。将以上 2种置管方法分为A、B 2组。1 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20.
安志洁  陈鹏 《护理研究》2010,(1):237-23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肿瘤病人应用PICC置管可以保证化疗全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03年开始使用PICC,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2005年开展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建立护理管理档案的置管后专业化护理,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治疗,降低了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2007年我科为了满足病人居家带管期间自我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