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椎体结核内固定与非内固定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多椎体结核内固定与非内固定疗效的差异 ,比较二者的优缺点。方法 总结 1990年~ 2 0 0 1年采用脊柱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与同时用饶氏椎体钉、Ventrofix、Z -Plate钢板、USS等器械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人共 12 4例。其中非内固定 6 8例 ,内固定 5 6例。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神经恢复、畸形纠正情况及治愈率。结果 经平均 2 5年的随访证实 ,内固定植骨融合速度快于非内固定组 ,有显著性差异 ;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二组全部得到改善 ;畸形纠正内固定组后弓角较术前平均改进 2 9°、非内固定组平均改进 5°,有显著性差异。内固定组治愈率为 10 0 % ,非内固定组治愈率为 87%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脊柱结核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并加速植骨融合 ;有明显改善畸形的作用 ;减少结核复发 ,在治疗多椎体结核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 ,对 31例接受截骨矫治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31例得到术后平均 1 2个月随访 ,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 73° ,术后后凸角平均为 1 2°,截骨融合率 96 77% ,后凸角度矫正率为 83 56 %。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 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内固定坚固、稳定 ,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的优点 ,使脊柱基本呈流线型 ,恢复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3.
USS通用脊柱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和总结USS通用脊柱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应用SYNTHES产品USS通用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2 1例。其T10 2例 ,T112例 ,T12 5例 ,L14例 ,L2 3例 ,L3 3例 ,L42例。分别行后路减压 ,伤椎上下各 2个椎体共四组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2 1例均获随访 ,时间 6~ 18个月 ,骨折均愈合 ,1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 3例残留 10 %~ 2 5 %的压缩未能恢复。 2 0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USS系统操作简便 ,固定可靠 ,骨折复位和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一次完成。重建的脊柱稳定性好 ,可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用脊柱系统(universal spine system,USS)在胸腰段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37例胸腰段手术采用USS进行复位固定,其中椎体压缩爆裂骨折20例,椎体退变失稳症7例,椎体滑脱症8例,椎间盘炎2例。结果20例椎体压缩爆裂骨折患者术后患椎高度和Cobb角均明显恢复;7例椎体退变失稳症患者原有症状均消失;8例椎体滑脱症患者椎体均复位或基本复位;2例椎间盘炎患者腰肌痉挛性疼痛症状均消失,体温、白细胞数、血沉均降至正常。随访时间0.5年~2.5年,平均1.5年,随访中X线片显示螺钉和连接棒无松动、折断,椎体复位高度无丢失,所有植骨的患者均获骨性融合。结论USS器械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矫正复位功能强等优点,适用于多种脊柱疾病的复位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USS通用脊柱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和总结USS通用脊柱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应用SYNTHES产品USS通用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1例。其T102例,T112例,T125例,L14例,L23例,L33例,L42例。分别行后路减压,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共四组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小关节突及横突问植骨融合。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1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3例残留10%~25%的压缩未能恢复。20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USS系统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复位和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一次完成。重建的脊柱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根据后凸角度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截骨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结果  31例得到术后平均 12个月随访 ,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 73°,术后后凸角平均 12° ,截骨融合率 96 77% ;后凸角矫正率为 83 5 6 % ;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 采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增加了脊椎融合率 ,提高了后凸角矫正率 ,脊柱基本呈流线型恢复生理曲度 ;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  相似文献   

7.
前路器械固定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前路病灶清除和内固定的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21例。颈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13例,腰椎结核17例(包括胸腰段)。全部病例均进行术前和术后抗痨化疗。术中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6年,死亡2例,失访4例,其余病例内固定物没有失效,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良好,切口无感染,没有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可有效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并为脊柱提供即刻稳定性,促进病灶愈合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8.
USS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讨采用通用脊柱系统(USS)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用脊柱系统(USS)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7例,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采用USS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66,自引:5,他引:266  
Jin D  Chen J  Zhang H  Zhai D  Wang J  Ji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900-902,I049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及内固定器械植入的安全性。 方法 总结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月期间收治 1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 ,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胸腰椎“Z”形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经平均 16个月的随访 ,1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 ,无局部结核复发 ,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为 3.8个月 ,后凸矫正角度 18° ,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 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结核病灶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脊柱结核手术中的内固定应用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手术中应用价值及应用方式.方法对26例患者采用4种不同术式:①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经椎弓根内固定;②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③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前路钢板内固定;④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前路单钉棍系统内固定.结果经过12个月以上的观察,病灶静止,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后突畸形矫正无丢失.结论彻底清除病灶,合理的使用内固定,能提高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