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围术期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经验。认为重视心理护理,避免脑血管痉挛的诱因;注重脑血管痉挛前驱症状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治疗需要对其实施有针对的血压管理;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异常情况;分析患者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红细胞压积、经颅多普勒、颅脑CT等检查结果,重点观察监测指标异常的患者;做好腰大池置管及用药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组28例患者中,23例血管内栓塞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5例发生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4例恢复良好,1例Hunt—Hess分级Ⅳ级的患者遗留右侧肢体轻瘫。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脑实质温度变化 ,探索亚低温对痉挛血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兔SAH模型并予亚低温处理。结果 33~ 35℃亚低温对SAH后动物生命体征无影响 ,却显著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 (Cerebralvasospasm ,CVS)的频度和强度。结论 SAH后早期实施亚低温能有效抑制痉挛血管由功能改变向结构改变的转化 ,减轻血管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脑动脉瘤破裂栓塞手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术前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值分为低流速组69例(PSV≤120 cm/s)和高流速组31例(PSV120 cm/s),对比2组于栓塞术后10 d内的MCA血流速度及CVS发生率;所有患者同时以临床是否发生CVS作为标准,评估TCD诊断CVS的临床价值。结果:低流速组和高流速组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及术后10 d的MCA血流速度测定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内,临床确诊CVS患者32例,TCD检查低流速组诊断CVS 4例、高流速组29例,共计诊断33例,其中正确诊断25例、误诊8例、漏诊7例;TCD诊断CVS的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88.24%,漏诊率为21.88%,误诊率为11.76%;术后3月,低流速组预后良好89.86%,高流速组预后良好29.03%,低流速组的预后显著优于高流速组患者(P0.01)。结论:TCD技术在脑动脉瘤破裂栓塞手术后诊断CV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术前根据TCD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 ,CVS)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 ,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破裂致SAH 70 %有CVS ,其中 2 0 %~ 30 %发展成症状性CVS ,出现迟发性神经损害。我们在CVS出现前及(或 )治疗过程中 ,严密观察 ,给予治疗及护理 ,使SAH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1 临床资料1995年 2月至 1997年 11月我们共收治SAH患者 6 4例 ,男 31例 ,女33例 ,2 6~ 78岁 ,平均 5 0 6 5岁。SAH临…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期动脉瘤实施夹闭手术对提高生存质量与降低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对43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急性期显微神经外科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死亡4例,死因分别为肺感染、脑血管痉挛、多发动脉瘤未能完全夹闭再出血,2例致残,37例恢复良好。结论 动脉瘤破裂出血如有条件应尽可能行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但应注意:①有效降低颅内压利于显露;②急性期手术术中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应充分解剖蛛网膜,暴露出血点,夹闭动脉瘤;③术后持续蛛网膜下腔灌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结合珠蛋白(Hp)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和临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aSAH患者241例,根据血浆Hp基因型测定分为3组:Hp1-1型36例(14.94%)、Hp2-1型128例(53.11%)、Hp2-2型7...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倩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4):377-378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30%~90%,常可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重残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SAH导致CVS的机制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动脉瘤破裂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防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破裂动脉瘤术后患者236例,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18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CVS发生率:观察组39.8%,对照组59.3%;CVS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9.9%;Glasgow昏迷评分情况比较:入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时13~15分实验组64.4%,对照组42.4%。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早期预见、发现脑血管痉挛,有利于提前采取医疗、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aSAH后的CVS的发生,降低了CVS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9.
高血糖对动脉瘤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糖水平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糖水平。用Cox回归来分析入院时血糖的平均值、住院期间血糖的平均值、胰岛素用量、糖尿病病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结果在175例患者中,53例(30.4%)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入院时血糖为(9.7±2.2)mmol/L和住院期间血糖值(9.2±1.4)mmol/L相比,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期间血糖值[RR=1.02,95%可信区间(CI)1.02~1.04],Hunt-Hess≥3级[RR=2.22,95%可信区间(CI)1.20~3.98],FisherⅢ级[RR=1.26,95%可信区间(CI)1.14~3.0]是影响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是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控制高血糖可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位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凝块厚度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方 法:动脉瘤破裂导SAH的患者180例纳入研究,根据动脉瘤破裂的位置分为6组:硬膜内颈内动脉(ICA) 组58例、椎动脉(VA)组13例、基底动脉(BA)组15例、大脑中动脉(MCA)组30例、涉及动脉周围动脉的动脉瘤(Peri)组8例、前交通动脉(ACoA)组56例。评估各组患者的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血凝块厚度、血管痉挛发生率,并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动脉瘤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量表各等级中,动脉瘤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组平均血凝块厚度最大, 为(7.1±5.1)mm,BNI量表平均级别最高,为(3.1±1.0)级;Peri组平均血凝块厚度最小,为(5.3±3.2)mm,BNI量表平均级别最低,为(2.7±0.7)级;但各组间血凝块的厚度和BNI量表平均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i组的影像血管痉挛(78.0%)、症状性血管痉挛(56.0%)和脑梗死(22.2%)的发生率最高;各组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涉及动脉周围动脉的动脉瘤发生血管痉挛的风险显著增高的(P=0.0261)。结论:动脉瘤的破裂位置对SAH凝块的厚度无影响,但是与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涉及动脉周围动脉的动脉瘤发生血管痉挛的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1.
陈祥华 《临床医学》2000,20(9):29-30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是近期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也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10多年来,我们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57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常规组作治疗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脑池短期反复应用罂粟碱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脑池短期反复应用罂粟碱和脑池外引流,对预防动脉瘤破裂手术后脑血管痉挛(DCVS)的效果。方法 发病后24~72h内,手术夹闭瘤颈并行脑池外引流治疗FisherⅢ级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其中经脑池注射罂粟碱同时行脑池外引流治疗20例;对照组仅行瘤颈夹闭和脑池外引流治疗10例。以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作为症状性DCVS的诊断依据,评估其预后。结果 罂粟碱治疗组DCV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脑池短期反复应用罂粟碱及脑池外引流,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DCVS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脑血管痉挛(CVS),脑血管痉挛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就各种神经影像学检查对CVS的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行动脉瘤夹闭术后早期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形成和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经过手术夹闭的动脉瘤性SAH患者按治疗方案的选择随机分为两组:脑脊液引流组(A组)56例,在急性出血期首先手术夹闭动脉瘤,然后在颅底脑池置入引流管,缝合硬脑膜,引流5~7 d后拔出,对脑脊液仍为血性者,行腰大池引流.对照组(B组)50例患者夹闭动脉瘤后,缝合硬脑膜.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比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为7.1%(4/56)和24.0%(12/50),差异有显著性(χ2=4.79,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分别是(94.4±20.3)cm/s和(117.5±29.4)cm/s,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是7.1%和30.0%(χ2=7.89,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患者在动脉瘤夹闭术后行脑脊液引流对防治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病理改变。方法:24只新西兰家兔被随机分为单纯注血组和人工脑液注入对照组,并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观察基底动脉的超微变化。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的局部脑组织结构变化不大,但慢性脑血管痛挛期的脑血管壁的病理改变则是明显的,且主要集中于内细胞层。结论:SAH后晚期血管呈明显结构改变,及早防治血管痛挛是阻止血管发生结构性改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保证动脉瘤手术成功。方法对236例动脉瘤患者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正确处理。结果236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57例,其中好转5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利用护理手段干预可控因素,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尼莫通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尼莫通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莫通治疗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d、5d、lOd)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判断尼莫通对tSAH后CVS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有效率78.26%,对照组30.4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CD检查MCA均轻度升高。治疗组第3天峰值明显增高,到第5天开始下降,第10天接近正常。对照组第3天到第10天峰值远比治疗组高。结论:尼莫通能明显缓解tSAH后早期CVS.改善临床症状。TCD对于tSAH后CVS的判断具有操作容易、安全、无创伤、迅速方便、反映客观,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破裂脑动脉瘤的早期综合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5例破裂脑动脉瘤采用急诊或早期综合救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均急诊行头颅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应用相关的措施和药物改善和纠正病人生命体征、高颅压、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尽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急诊或72h内行显微外科夹闭126例,介入栓塞59例.术中、术后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185例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预后良好131例,总预后良好率为71%.其中开颅显微手术夹闭126例,预后良好87例,良好率为69%,轻残15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9例(7.2%);介入栓塞59例,预后良好44例,良好率为74.5%,轻残7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5.1%).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残率、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加强围手术期救治管理,急诊或早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开颅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消除动脉瘤再出血破裂危险,利用早期综合救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静脉内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并比较两种硫酸镁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48 h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1组(B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2组(C组).3组患者均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0.017 mg/(h·kg)维持治疗,B组给予硫酸镁0.007 g/(h·kg)持续静脉泵入,C组硫酸镁0.014 g/(h· kg)持续静脉泵入;常规治疗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输入14 d并每日检测血清Mg2+浓度、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6个月后随访并记录患者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Extended(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用以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A、B、C组血清Mg2+浓度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13例、B组7例、C组6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组患者6个月后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评分结果显示:A组与B、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09、4.667,6.222、6.109,P均<0.05);B组与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静脉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可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硫酸镁用量亦可起到改善血管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介入治疗时机及继发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的时机及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灌注、术后静脉滴注罂粟碱,应用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小剂量多巴胺以及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等综合措施。结果 CVS的发病率为24.4%。预后良好72.1%,病死率1、2%。结论 早期介入治疗有利于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综合运用上述措施能较好地防治继发CVS,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