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感染卡介苗(BCG)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方法 PBMCs体外感染BCG后,分别于3、6、8、24h收集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IL-10和TNF-α的mRNA含量;此外,分别于8、20、32、48h加入anti-IL-10的抗体孵育,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0和TNF-α的蛋白含量。结果 PBMCs体外感染BCG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IL-10和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量呈现负相关趋势;当加入anti-IL-10的抗体后,TNF-α的蛋白表达量要高于未加抗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和TNF-α在人PBMCs体外感染卡介苗中的表达量增加,IL-10对TNF-α的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卡介苗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PB-MC) TLR4的表达调节,以及BCG介导免疫细胞活化效应的新机制.方法:研究BCG对hPBMC的TLR4表达的调节,以及对表达TLR4的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效应,以(hPBMC+PBS)作为空白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TLR4进行检测,ELISA方法测定BCG刺激组与对照组的IFN-γ和TNF-α的表达.结果:经过BCG刺激后,TLR4表达大大增加(P<0.01),且随时间增加而增强,在72 h时,BCG组的TLR4表达率为(44.73±0.0066)%,而对照组的表达率仅为(1.02±0.0024)%.BCG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且这种增强作用也存在一定时间依赖性,在BCG与hPBMC共同孵育24h、48h和72h后,BCG组IFN-γ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种增强作用存在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BCG对hPBMC的TLR4表达有正调节作用,并加强表达TLR4的hPBMC的免疫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s)分泌功能的影响。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应用放免及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对经oxLDL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L-8的影响,以及甲羟戊酸的逆转作用。普伐他汀在50μmol/L即可抑制oxLDL诱导的PBMs 分泌TNF-α、IL-8(P<0.01),呈浓度依赖方式;甲羟戊酸可对抗此抑制作用。普伐他汀可抑制循环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L-8,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普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前体物质甲羟戊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5、IL-3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细胞(EOS)是哮喘慢性炎症中的关键效应细胞。IL5、IL3能促进EOS在骨髓的分化、成熟,使机体的EOS产生增多,并促使EOS在支气管肺组织的聚集及活化。哮喘患者外周血、支气管粘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明显升高[1]。IL3对EOS的作用较IL5弱,它在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通过对哮喘患者PBMCIL5mRNA、IL3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哮喘组:哮喘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IL 12对不同临床分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本实验分离 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轻、中、重度 )PBMC ,分别与植物血凝素 (PHA ) (10 0 μg/ml)、HBcAg (1μg/ml)、HBeAg (1μg/ml)单独或联合IL 12 (10ng/ml)体外培养 4 8h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 γ、IL 10水平。 2 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结果发现IL 12对PHA、HBcAg/HBeAg诱导健康人群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无协同效应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产生IFN γ有显著协同增殖效应 ,慢性中度患者最为突出。同HBeAg联合诱导 ,不但显著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产生IFN γ ,还抑制IL 10的产生。提示IL 12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 γ水平增高 ,但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其增殖效应的强度不同 ;IL 12可促进HBeAg诱导的Th2型优势表达向Th1型优势表达转换  相似文献   

6.
IL-12体外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 IFN-γ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外IL-12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与HBsAg、HBsAg+IL-12、HBcAg或HBcAg+IL-12孵育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用流式细胞记数仪(FACS)检测PBMCs中IFN-γ^+的细胞亚群。结果:当乙肝患者PBMCs与HBsAg或HBcAg孵育后,只有少数病例发生反应,产生低水平的IFN-γ。当IL-12加入细胞培养后,能显著地增加HBsAg或HBcAg诱导IFN-γ的产生;分泌IFN-γ的细胞频率显著增加;IFN-γ^+的细胞主要包括CD8^+T细胞和非T细胞。结论:IL-12体外能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剂量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KG2D在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规律。方法 使用三重免疫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的表达情况。使用sMICA蛋白与人PBMC共同培养,之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G2D在N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剂量IL-2活化的人PBMC中NKG2D及其锚定蛋白DAP10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使用大剂量IL-2活化人PBMC细胞后,NKG2D在NK细胞、CD^+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均增加,但是在CD4^+T细胞表面始终不表达。同时IL-2可以拮抗sMICA对NKG2D的下调作用。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使用大剂量IL-2活化人PBMC之后,NKG2D及其锚定蛋白DAP10的mRNA水平并不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大剂量IL-2培养人PBMC之后,NKG2D在NK细胞、CD8^+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均增加,可能是PBMC活化并获得广谱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HFRS病毒A69株及脂多糖(LPS)单独或联合作用于PMBC,于作用后12、24、48、72、96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γ的含量,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病毒感染和LPS能使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能力增强。感染后12h,TNF-α和IFN-γ开始升高,于感染后24h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而IL-6水平于感染后72h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HFRS病毒与LPS联合作用显著提高病毒诱导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的能力。结论HFRS病毒能提高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的能力,LPS可增强病毒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在HFRS病毒感染过程中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调节细胞因子介导的疾病进程,细胞因子在HFRS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HBV阳性血清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外周血单个核淋细胞(PBMC)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10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PBMC,分为加HBV阳性血清组和加健康人血清对照组,经培养72h后,采用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加HBV阳性血清组培养细胞的凋亡率为(39.56±7.03)%,明显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培养细胞的凋亡率(27.57±7.78)%,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2).结论HBV可能具有诱导PBMC凋亡的能力,这可能是形成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能否诱导人单核白细胞系细胞THP—1、IL-l2 P40基因表达,并鉴定其胞壁蛋白的活性组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HP—1细胞IL-l2 P40mRNA的表达;采用超声破碎细胞、蔗糖密度梯度离心、Sephadex G—150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卡介苗胞壁蛋白质组份。结果:卡介苗胞壁蛋白Sephadex G—150柱层析所得组分中,分子量范围约21—29kD的组份诱导THP—1细胞IL-12 P40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结果显示BCG胞壁蛋白可刺激白细胞IL-l2 P40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CpG-ODN活化人NK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D型CpG-ODN对人免疫细胞的活化效应。方法:CpG-ODN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BA检测培养液IFN-α及IFN-γ的含量;RT-PCR检测PBMC中TLR9的表达水平;MTF法观察活化的NK对K562的杀伤作用。结果:CpG-ODN有效诱导PBMC分泌IFN-α和IFN-γ,增强活化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且能显著上调TLR9 mRNA的表达。结论:在TLR9的介导下,CpG-ODN能有效激活NK细胞,参与机体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 IL- 12对慢性乙肝患者 TH1 / TH2 类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BMC,分别与植物血凝素 (PHA ,10 0μg/ m L )、HBc Ag(1μg/ m L )、HBe Ag(1μg/ m L )单独或联合 IL - 12 (10 ng/ m L )体外培养 48h,EL 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 IL - 2、IFN -γ、IL - 4、IL - 10水平。 2 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结果 IL - 12对健康人群 PBMC产生 TH1 /TH2 类细胞因子无显著影响 ,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显著增强 PBMC产生 IFN-γ,且慢性中度患者最为突出。 IL - 12与HBe Ag联合诱导 ,不但显著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BMC产生 IL- 2和 IFN- γ,还抑制 IL- 4和 IL- 10的产生。结论 IL- 12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IFN-γ优势表达 ,可促进 HBe Ag诱导的 TH2 型优势表达向 TH1 型优势表达转换  相似文献   

13.
目前IL 17的研究已发现 ,其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肾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支气管哮喘等存在表达、分泌的异常 ,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中 ,其表达、分泌是否存在异常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研究报告〔1〕。本研究通过测定SLE患者血清、无刺激或加不同刺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上清液IL 17蛋白水平和其PBMC内IL 17mRNA水平的表达量 ,以了解SLE患者PBMC表达、分泌IL 17有无异常及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30例患者 ,全部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 ,采用半定量RT PCR法和ELISA检测等方法 ,以正常人为对照 ,观察川芎嗪 (33μg/ml)和地塞米松 (10 5mol/L )对培养的狼疮肾炎 (LN )活动期、静止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表达IL 12和产生免疫球蛋白 (Ig)的影响。结果表明 ,LN活动期、静止期较正常对照组IL 12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川芎嗪仅对活动期狼疮肾炎PBMCIL 12表达明显抑制 ,而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狼疮肾炎PBMCIL 12表达 (P <0 0 1) ,两种药物对正常人对照IL 12表达及合成Ig无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5 ) ,川芎嗪和地塞米松均明显抑制狼疮肾炎活动期及静止期Ig合成 (P <0 0 1或 <0 0 5 )。提示 :狼疮肾炎患者有高水平的IL 12 ,川芎嗪、地塞米松通过下调狼疮肾炎IL 12表达及Ig的合成 ,减轻狼疮肾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K562(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MCF-7(乳腺癌细胞株)、HR-8348(直肠腺癌细胞株)、CNE-2(人鼻咽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为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以K562细胞作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情况下体外培养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K562、MCF-7、HR-8348、CNE-2、Hela细胞表面均表达MICA,体外杀伤试验表明NK细胞对上述肿瘤细胞均有杀伤活性,anti-MICA单抗可部分封闭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NK细胞对K562、MCF-7、HR-8348、CNE-2、Hela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可作为一种生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是目前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治疗部分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最佳免疫治疗方法。其免疫学机制主要是通过BCG激活膀胱黏膜免疫系统,产生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应答,逆转肿瘤局部Th2细胞占优势的免疫抑制状态,发挥杀瘤作用,但毒副作用大,许多患者难以坚持完成整个灌注疗程。近来研究发现,来源于BCG细胞壁的罗莫肽(Romurtide,RM)是新发现的具有免疫活性的  相似文献   

17.
诱导活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ANK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不同刺激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ANK基因的表达,并克隆全长的人THANK基因,方法 采用将常规方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于含100ml/L FCS的RPMI1640中,并以不同浓度的LPS、TNF-α、IL-2、IFN-γ、PHA及PMA刺激不同时间,以RT-PCR法,分析PMBC中THANK基因的转录表达,并克隆相应的全长人THANK基因,结果 RT-PCR分析表明,当用IFN-γ刺激PMBC72h后,可诱导THANK基因明显表达;而IL-2、LPS、TNF-α、PHA和PMA则不能诱导其表达。采用PCR产物克隆的方法,克隆了人THANK基因,并经DNA序列测定证实,结论 克隆得到人THANK基因,并经DNA序列测定证实,结论 克隆得到了人THANK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HANK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刺激效应.方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1 Gy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7 Gy/min,并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2、TNFα及IFN-γ含量.结果:经γ射线照射24 h后培养上清中IL-2、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细胞因子含量会进一步升高.结论: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TNFα及IFN-γ表达具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环孢素A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为临床采用环孢素A辅助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结果经凝胶图像分析。结果 患者组即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存在有CyP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降低,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有CyP,CsA与细胞内的CyP结合后是否产生生物活性还与其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oll样配体(R-848)与IL-12对人NK细胞IFN-γ产生的作用和细胞亚群分析。方法:分离人外周血PBMC和纯化的NK细胞,分别与R-848、IL-12或R-848和IL-12共同培养。利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再利用流式检测并分析产生IFN-γ的NK细胞亚群。结果:正常人PBMC分别与不同浓度的Toll样配体R-848、LPS、CpG培养后,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IFN-γ的产生,但以R-848的效果最佳。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R-848对CD4 T和CD8 T细胞IFN-γ的表达无明显作用,但显著地促进CD56 细胞表达IFN-γ。同样地,在IL-12刺激之下,CD56bright和CD56dimNK细胞表达IFN-γ。当R-848和IL-12与PBMC和纯化NK细胞孵育后,对CD56bright和CD56dimNK细胞IFN-γ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结论:Toll样配体与NK细胞Toll样受体结合后,促进CD56brightNK细胞亚群IFN-γ的产生,而且Toll样配体与IL-12具有协同作用,提示Toll样受体与细胞因子在调控NK细胞的生物活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