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肾母细胞瘤病理改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前化疗组59例,一期手术组52例,分析两组病例病理学改变,凋亡指数(AI)、增值指数(PI)及术后存活率的差别。结果术前化疗组凋亡指数(AI11.67±15.44)、坏死率高于一期手术组(AI7.37±4.53),一期手术组增值指数(PI24.99±25.83)高于术前化疗组(PI13.58±16.10)。两组存活率差异不明显,可能与部分病例术后非规律化疗有关。结论术前化疗有利于提高肾母细胞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宫颈癌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先行化疗,根据化疗反应决定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先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补充化疗,比较两组宫颈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LI)和凋亡指数(AI)。【结果】治疗组LI为67.5±7.6显著低于对照组80.5±8.1(P〈0.05),AI为3.6±1.2显著高于对照组0.9±0.2(P〈0.05)。【结论】NACT治疗宫颈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TACE对肝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凋亡指数(AI)和细胞增殖指数(PCNA-LI)的影响,以及AI和PCNA-LI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病例63例,包括单纯手术组42例,TACE组21例.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各标本的AI和PCNA-LI. 结果 TACE组AI高于单纯手术组,PCNA-LI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AI和PCNA-LI呈高度负相关(P<0.01).TACE组术后血清AFP值较术前下降(P< 0.05),肿瘤缩小,坏死率增高(P<0.01).结论 TACE可以明显增加HCC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增殖率,从而促使肿瘤缩小,促进肿瘤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与手术时期选择的儿童肾母细胞瘤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肾母细胞瘤患儿62例,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2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6.3岁;排除化疗前即存在恶病质、肿瘤侵犯大血管及远处转移病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推荐化疗组与改良化疗组,推荐化疗组26例,术前按全国推荐方案进行2个疗程的化疗;改良化疗组36例,按改良的化疗方案实施1个疗程的化疗。结果:推荐化疗组与改良化疗组全瘤切除率分别为69.2%和94.4%(χ2=5.3533,P<0.05)。结论:术前化疗可有效提高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存活率,但全瘤切除是保障患儿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术前化疗与手术时期的选择对肾母细胞瘤患儿无瘤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短程氟尿嘧啶/LV方案新辅助化疗能否引起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和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大肠癌手术病人68例,分别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大肠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ki-67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的AI均数为3.56%明显高于对照组2.29%(P〈0.01)。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的PI均数为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33.60%(P〈0.01)。在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中大肠癌细胞的AI与PI均存在负相关线性关系。【结论】短程氟尿嘧啶/LV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大肠癌细胞的AI与PI存在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郑珊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15-1317,132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Ⅰb~Ⅱb期宫颈癌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接手术组30例及术前干预(新辅助放化疗)三组:包括术前介入化疗组32例,术前静脉化疗组25例和术前放疗组31例。比较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和直接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客观疗效、病理不良因素发现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直接手术组术后病理不良因素发现率和其中高危因素发现率分别为96.7%和63.3%,明显高于术前介入化疗组(62.5%,37.5%)、静脉化疗组(52.0%,28.0%)和术前放疗组(67.7%,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前干预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术前介入化疗组、静脉化疗组和放疗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4%、60.0%、7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2%,高于介入化疗组(12.5%,P〈0.05)和静脉化疗组(16.0%,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显著降低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不良因素和高危因素发现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胃癌术前插管化疗后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免疫组化检测技术,观察比较术前腹腔动脉灌注化疗组(31例)和未化疗手术组(32例)中晚期胃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术前化疗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凋亡指数与Bcl-2分值呈负相关(P〈0.01),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5)。治疗组治愈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腹腔动脉插管化疗可诱导中晚期胃癌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治愈性切除率,改善患者生存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化疗药物降低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米炭为载体的淋巴靶向化疗对结肠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术前通过CT判断有或可能有淋巴转移的45例结肠癌病例随机分为:淋巴化疗组23例,术前72~48 h在纤维结肠镜下,将纳米炭-氟尿嘧啶(CNP-5-FU)混合液多点注射于距肿瘤边缘约1.0 cm的正常结肠黏膜下.常规行结肠癌根治手术,术后整理切除标本,淋巴结分组,将取到的淋巴结分成2份,深低温冰箱保存备用.对照组22例,常规行结肠癌根治手术和标本整理,淋巴结保存同淋巴化疗组.术后对两组有淋巴转移的病例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的凋亡率,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检测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36±2.89)%和(1.40±0.40)%,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2.84±3.14)%和(13.25±2.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载药纳米炭能够靶向性进入淋巴结内,有效诱导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的凋亡,对淋巴结转移灶具有直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血管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增生及凋亡的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术前未经治疗的38例血管瘤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PCNA指数及凋亡指数(AI)。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婴幼儿的平均年龄为(4.6±3.0)个月,PCNA指数为3.27±0.60,AI为1.69±0.96;退化期血管瘤婴幼儿的平均年龄为(17.0±7.2)个月,PCNA指数为1.39±0.50,AI为26±13.9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凋亡存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整个自然过程中:在增生期,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大于凋亡的活性,血管瘤呈增大趋势;在退化期,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活性大于增殖的活性,血管瘤呈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给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5例术前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持续14~20 d;6例采取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随访8~12个月,除1例肺转移死亡外,其余患儿均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做好肾母细胞瘤患儿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WHO2004分级法对随访5年以上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预测复发价值。方法TNM2002分期为Ta、T1膀胱原发性、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94例,随访5年,分别进行WHO1973和WHO2004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Ki-67增殖指数(PI),PI〈33%为低PI组,〉66%为高PI组,33%~66%为中PI组;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结果WHO1973分级法中,G1、G2和G3级分别有42、38和14例,Ki-67平均P1分别为(10.32±5.46)%、(22.52±7.42)%和(35.25±9.32)%。WHO2004分级法中,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PUNLMP)、低分级尿路上皮癌(LGC)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HGC)分别有13、60和21例,Kb67平均P1分别为(8.67±4.32)%、(21.23±6.24)%和(42.35±9.42)%。Ki-67平均PI在两种分级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分级法中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癌分化程度的降低,Kb67平均PI均逐渐增高。随访5年,有43例复发(45.7%)。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b67平均PI、WHO1973和WHO2004病理分级均与膀胱癌无复发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其中低、中、高PI各组间复发率不同(P〈0.01);WHO1973分级法中各组均有复发,但G1与G2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2004分级法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UNLMP组复发3例。结论WHO2004分级法更能准确反映膀胱肿瘤的复发倾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对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探讨早期宫颈癌合并LVSI优选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999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合并LVSI 252例及相对应于年龄、期别、病理类型无差异的无LVSI 253例入组本研究,分析两组间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术前、术后治疗的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LVSI组的宫颈间质受侵深度〉1/2例数、淋巴结转移率、低分化所占比例、术后接受辅助治疗患者数明显高于无LVS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年总存活率(OS)LVSI组79.8%,无LVSI组95.7%,5年无瘤存活率(DFS)LVSI组79.8%,无LVSI组94.6%,复发转移、死亡:LVSI组复发39例(15,5%),死亡24例(9.5%),无LVSI组复发13例(5.1%),死亡2例(0.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全组5年总存活率、无瘤存活率为93.6%、87.7%,单因素分析示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间隙浸润影响5年总存活、无瘤存活,肿瘤大小、术后治疗仅影响5年总存活率。多因素分析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间隙浸润是5年总存活、无瘤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VSI与多种不良预后因素相关,早期宫颈癌中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间隙浸润是5年总存活、无瘤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合并LVSI需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对不同诱导剂量罗库溴铵的作用时效及恢复情况的影响,为罗库溴铵的临床应用及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罗库溴铵2倍95%有效剂量(ED95)剂量组(0.6mg/kg);Ⅱ组:罗库溴铵3倍ED95剂量组(0.9mg/kg);Ⅲ组:罗库溴铵4倍ED95剂量组(1.2mg/kg),每组20例。每组再根据两种不同的麻醉术前药随机分为长托宁组ⅠP组、ⅡP组、ⅢP组和阿托品组ⅠA组、ⅡA组、ⅢA组,每组各10例。ⅠP组、ⅡP组、ⅢP组入室后麻醉诱导前10min静注长托宁1.0mg,ⅠA组、ⅡA组、ⅢA组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记录给药后4个成串刺激(TOF)值、肌颤搐反应数、T1消失时间、最大抑制程度和TOF70%。结果肌松程度:ⅠP组与ⅠA组比较,ⅠP组的肌松程度,即TOF%衰减速率在45s、60s、75s、90s、105s及120s几个时间段显著增快(P〈0.01)。ⅡP组与ⅡA组比较,ⅡP组的TOF%衰减速率仅在45s时间段显著增快(P〈0.01),余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ⅠA组与ⅡA组比较,ⅠA组的TOF%衰减速率在45s、60s、75s和90s几个时间段的衰减显著较慢(P〈0.01);气管插管条件:所有气管插管都一次完成,ⅠP组优秀为9例,良好为1例;ⅠA组优秀为6例,良好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恢复指数:ⅠP组的恢复指数较ⅠA组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P组的恢复指数较ⅡA组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TOF70%:ⅠP组TOF70%与ⅡP组和ⅢP组比较、ⅡP组和ⅢP组的TOF70%、ⅠA组的TOF70%与ⅡA组和ⅢA组比较及ⅡA组和ⅢA组的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显著缩短2倍ED95诱导剂量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并可延长罗库溴铵的恢复指数,即降低罗库溴铵的恢复速率。2倍ED95诱导剂量罗库溴铵合并术前药长托宁可在给药后60s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3倍、4倍ED95诱导剂量罗库溴铵可在给药后45s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直肠癌累及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行TRUS检查,测量肿块大小及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RI),并对其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Kappa检验评估两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RUS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总的准确率为84.5%,T1T4期TR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91.4%、87.9%及93.1%,与病理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7,P=0.000)。早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1.1±0.3)cm,厚度(0.6±0.2)cm,进展期直肠癌组肿块上下径(2.9±0.6)cm,厚度(1.7±0.5)cm,两组上下径及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直肠癌组RI值0.72±0.05,进展期直肠癌组RI值0.65±0.0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术前评估直肠癌累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化疗前血红蛋白(Hb)水平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SOX化疗方案至少2个周期,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测定Hb值,比较化疗前不同年龄、性别、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不同位置肿瘤患者Hb值,并比较86例患者化疗前后的Hb值、有效和无效患者化疗前Hb值及贫血患者和非贫血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对患者随访观察,比较贫血患者和非贫血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化疗前不同年龄、性别、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不同位置肿瘤患者Hb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F值=0.568~0.904,P值均>o.05),发生内脏转移、腹腔转移患者Hb值分别高于无内脏转移、无腹腔转移患者[(116.9±19.5)g/L vs (107.2±18.7)g/L,(116.5±18.6)g/L vs (106.1±19.8)g/L;t=2.301,2.221,P=0.024,o.029];化疗前86例患者Hb值高于化疗后[(111.3±18.6)g/L vs (104.5±17.8)g/L,t=2.449,P=o.015];所有患者中化疗后有效36例,无效50例,有效患者化疗前Hb值高于无效患者[(115.8±18.7)g/L vs(106.3±17.4)g/L;t=2.421,P=0.018];化疗前58例患者贫血,28例患者不存在贫血,化疗前非贫血患者有效率高于贫血患者(57.1% vs 34.5%,Z=3.984,P=0.046),平均生存时间稍长于贫血患者[(463.6±156.4)天vs (397.1±149.8)天,t=1.902,P=0.061)].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Hb含量降低,伴有贫血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Ⅲ期直肠癌患者TME术后低渗5-FU液盆腔持续灌洗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Ⅲ期直肠癌患者TME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盆腔持续灌洗化疗,连续3d。对照组40例术后不进行盆腔灌洗,仅常规引流。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局部复发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手术并发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灌洗组:6例第1天灌洗液离心后检及肿瘤细胞,13例灌洗液中可见细小组织碎片,其中2例组织病理切片可见肿瘤细胞浸润,1例为淋巴结转移,其余组织为血凝块,第2、3天收集灌洗液未检出异常。对照组40例第1、2、3天引流液离心后未检出肿瘤细胞,未见组织碎片引出。(3)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5年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渗5-FU液盆腔持续灌洗可以降低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尤其对直肠系膜周边阳性、直肠系膜切除不完整者更有重要意义。该方法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干预组患者术日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复苏间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措施;麻醉前5—10min由巡回护士接入手术间,在巡回护士的人文关怀下进行麻醉手术。对照组以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入手术室后接入安排的相应手术间等待麻醉手术。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3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为(42.3±3.8)分,对照组为(50.6±3.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3,P〈0.01)。干预组患者麻醉前血糖为(4.7±0.3)mmol/L,心率为(78.3±7.4)次/min,收缩压为(16.9±0.3)kPa,对照组分别为(5.3±0.4)mmol/L、(95.3±7.6)次/min、(18.3±0.6)kPa,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10,7.82,8.12;P〈0.01)。结论术前集中护理管理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情绪反应,提高其后续的手术、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术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1年10月本院NSCLC 203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8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2~3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手术,另118例直接手术(对照组)。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68.24%(58/85),病期下调率35.29%(30/85);手术切除率新辅助化疗组91.25%(73/80),对照组为81.36%(96/118);两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2%、53.85%和35.39%,对照组分别为70.88%、40.32%和24.19%,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NSCLC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生物素(Survivin)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在脑胶质瘤恶性增殖和抗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与Bcl-2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脑胶质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方法检测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bcl-2的表达,分别计算Survivin免疫反应评分(IRS)和增殖指数(PI);采用TUNEL方法检测脑胶质瘤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脑胶质瘤Survivin IRS、PI及AI分别为3.8±3.9、15%和0.9%,三者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均0.05)。Survivin阳性组PI明显高于阴性组PI(P0.05),PI与Survivin IRS呈显著正相关(r=-0.372,P0.001)。Survivin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I与Survivin IRS呈显著负相(r=-0.372,P0.001)。结论 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随病理级别增高而明显升高。其在脑胶质瘤恶性增殖和抗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可以上调生物素的抗凋亡效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