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不设对照组,对伊犁州奎屯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得出结论. 结果术后视力有显著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0.52±6.36)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2±5.65)mmHg,术前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1.65±0.32)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92± 0.43)mm,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仅个别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陈潞  江毅 《海南医学》2011,22(6):86-87
目的探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28个月,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前房深度等变化。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前(18.1±3.34)mmHg(1 mmHg=0.133kPa),术后(14.8±1.71)mmHg,房角加宽,前房深度增加[术前(2.16±0.241)mm,术后(3.05±0.177)mm]。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作为因晶体因素导致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三联手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1例(71眼),其中40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5.77±19.39)mmHg (1mmHg=0.133kPa),术后(出院前)平均眼压(12.34±5.41)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02~1.0,其中≥0.6者27眼;术后房角完全开放31眼;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9±0.2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6±0.39)mm。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8例(42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视功能、前房深度、房角变化。结果术后眼压12±32mm Hg,比入院时55±7mm Hg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前房深度术前为2.5mm,术后为5.5mm,房角开口术前为5,术后开口为45,房角粘连术前平均180,术后平均30。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以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使他们的视力得到提高,且操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100例(12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进行6个月的眼压和视力随访。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逐步降低,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逐步提高,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为(3.59±0.34)mm,术后前房深度为(4.72±0.83)m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促进患者有效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内障及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压及前房深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组)361例481眼、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组)44例52眼单纯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5个月。结果白内障组术前眼压(14.86±3.79)mmHg,术后最终随访眼压(12.56±3.4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0,P<0.01);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组术前眼压(19.92±3.76)mmHg,术后最终随访眼压(16.52±3.1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两组间手术前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37,P>0.05),随访3个月以上两组间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4,P>0.05)。白内障组手术前前房轴深(2.28±0.32)mm,术后最终复诊时前房轴深(3.04±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1,P<0.01);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组手术前前房轴深(1.69±0.35)mm,术后最终复诊时前房轴深(2.82±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对这32例青光眼患者实施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分析.结果 术前视力小于0.1患者20例,术后3个月视力小于0.1患者2例.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28.69±6.64)mm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为(13.58±3.10)mmHg.患者治疗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02±0.55)mm,术后3个月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3.20±0.47)mm.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其平均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等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提高患者的视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的白内障52例(52眼),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前房深度。结果术后6个月,50眼(96.15%)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与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和前房深度分别为(35.8±3.6)mmHg、(1.56±0.37)mm,术后6个月眼压和前房深度分别为(14.7±3.1)mmHg、(3.29±0.73)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本院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51眼),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后随访9~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3.52±3.24)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3.296±0.243)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是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 d眼压(15.49±2.23)mmHg,较术前眼压(26.48±3.02)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视力、眼压相对稳定;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粘连情况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房角粘连情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3):321-32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PACG合并白内障26眼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6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炎症反应、滤过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ACG组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4.37±4.83mmHg,前房深度3.48±0.47mm,最佳矫正视力为0.62±0.23,与术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适合青光眼术式治疗PACG,降眼压效果稳定,视力提高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26例(26只眼)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眼压为(14.4±2.0)mmHg,中央前房深度加深,虹膜膨隆消失,周边房角≥1CT,视力提高.结论: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宁陵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及眼压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大于术前,且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加深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志明  王燕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58-95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房角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37眼)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其中前房角关闭范围≤180°者16眼,(180°者21眼,均角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其术前术后常规行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镜、眼压检查,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随访期内未见房角关闭及黏连范围扩大,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4.43±4.78)mmHg,较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6.72±2.90)mmHg明显降低,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52±0.35)mm增加到术后(2.45±0.26)mm,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房角较术前均有增宽。结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能良好地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EAS-1000评价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0月~2007年4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4眼,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应用EAS-1000眼前段分析系统进行照相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1眼术后眼压正常,3眼加用抗青光眼滴眼液控制正常,术后平均眼压(17.08±3.13)mmHg,与术前眼压(26.17±3.46) 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前房深度(3.73±0.34) mm与术前(1.47±0.18)mm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患者虹膜膨隆明显,术后所有病例前房角均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增宽,虹膜膨隆消失,术后房角宽度(36.53±2.22)deg与术前(15.32±1.75)de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眼压情况,随访时间1-28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2.01±0.61)kPa(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2.497±0.141)mm(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探讨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激光切开术(周边虹膜),而治疗组患者则接受晶状体摘除术(超声乳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视力和眼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相较于术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术后前房深度进行对比,治疗组更优,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相较于术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术后视力进行对比,治疗组更优,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眼压相较于术前,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术后前房深度进行对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6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32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B组32例32眼(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力情况。结果A组术后1d眼压升高,术后3d以后恢复正常。术后中央前房平均深度为(2.62±0.33)mm,与术前中央前房平均深度(1.54±0.3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角增宽,视力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增宽程度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加深前房、开放前房角和提高视力的效果,而且又可避免青光眼的发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房维持器(ACM)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前房维持器下施行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眼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前房维持器下进行三联手术治疗,术中前房深度维持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观察1个月,患者术后平均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眼压由首诊时(44.6±15.7)mmHg降至术后1月(12.5±3.6)mmHg(P〈0.001),功能性滤过泡者45眼(100%)。结论在前房维持器下行三联手术可有效维持术中前房深度,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混浊病人32例4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12眼。合并皮质性白内障24例36眼,合并核性白内障8例10眼。术前视力:光感~0.4。眼压:25.00mmHg±14.75mmHg。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明显下降(〈21mmHg),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t=8.75,P〈0.01)。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增宽,其中40眼房角完全开放,6眼房角开放〉1/2周。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