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NCAPA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静点治疗。对照组:使用N-CPAP治疗。观察两组N-CPAP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机械通气需求率指标。结果治疗组N-CPAP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机械通气需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早期使用可减少患儿N-CPAP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机械通气需求率。  相似文献   

2.
廖春玲  王立强 《上海医药》2022,(19):20-22+2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就诊号奇偶数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对照组患儿仅接受NCPAP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PS联合NCPAP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目前具有争议的肌松剂(维库溴铵)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淡水近乎淹溺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和运用时机.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至今收治的31例淡水近乎淹溺敛ARDS患者,使用肌松剂存活患者作为治疗组,未使用肌松剂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及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24 h血气分析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结论:淹溺患者临床上常出现ARDS,给予足量镇静与镇痛药物治疗,仍达不到治疗目标,可考虑使用肌松剂;时间选择上宜早不宜晚,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重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_2013年3月收治的67例重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34例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23例治愈成功,10例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脑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高于治疗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破伤风患者患者进行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并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血气、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优,血气指标数值逐步得到恢复并接近正常水平,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值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奚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48-149
目的:探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重型破伤风的价值。方法:在基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镇静肌松剂,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治疗,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停镇静肌松剂,停用呼吸机。结果:39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中37例经使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后,抽搐完全控制,未发生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等并发症。结论:使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在重型破伤风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呼吸机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NRDS患儿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予以持续正压通气(NCPAP)呼吸机治疗,研究组予以NCPAP联合PS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气指标(p H、Pa CO2、Pa O2)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的胸X线片改善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并发症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能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儿科病房2014年1~9月共80例诊断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病毒和(或)抗生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配合抗病毒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不仅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前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产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7例患儿采用产前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产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33例患儿仅采用产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呼吸机参数高浓度氧持续时间和最高MAP水平。结果实验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机参数高浓度氧持续时间和最高MAP水平都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产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最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固尔苏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同时应用固尔苏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仰卧位正压密闭气管内注入给药;对照组采用多体位气管内给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用药时血氧饱和度下降、药物反流、气管插管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固尔苏仰卧位正压密闭气管内给药可以有效降低用药并发症,提高NRDS治疗效果,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配合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哮喘的价值。方法:静脉应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常规心电舱护,对症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停机拔管。结果:30例危重哮喘患者,经使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后,人机对抗消失。机械通气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纠正。气管插管或切开后72小时~15天,平均7日撤机。结论:使用镇静麻醉和肌松剂配合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CU病人35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给予患者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加入芬太尼,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静持续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镇静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41.2%(P<0.05)。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镇静镇痛效果,合理运用镇静镇痛治疗方案,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帮助患者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氧耗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参照组患儿均送入新生儿CCU病房实施重症监护。给予其常规的保暖、静脉营养、感染防控、水电及酸碱平衡维系及其他相应对症治疗,同时应用CPAP辅助呼吸治疗。临床组在参照组的常规治疗方案及CPAP辅助呼吸的基础上,额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比照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中血液pH、PaO2及PaCO2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最后统计两组CPAP呼吸辅助总时长及吸氧总时长。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64%(P<0.05)。两组治疗前pH、PaO2及PaCO2三个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且临床组其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临床组其CPAP呼吸辅助总时长及吸氧总时长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恢复患儿的自主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兵  路黎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19-3021
目的:探索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方法,为防治肺出血提供指导.方法:将十年来我院儿科收治的35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对照组(非机械通气组)和治疗组(机械通气组),进行了对照观察,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出血形式、治愈率及病死率分别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出血形式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从口鼻流出或涌出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经气管吸引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新生儿肺出血的治愈率,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病死率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纠正新生儿肺出血造成的缺氧,增加肺部弥散和氧合功能,减少出血危险.气管吸引是早期发现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在空腔脏器穿孔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镇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8例空腔脏器穿孔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微泵泵入镇痛治疗,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曲马多肌肉注射镇痛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太尼能起到有效的镇痛治疗作用,可在空腔脏器穿孔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100例重度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加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数与呼吸功能、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pH、PaO2与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FiO2、MAP、OI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NICU时间、NICU费用、总住院时间与总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6% vs.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频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常频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血气参数、肺动脉收缩压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与肺动脉高压有关的各项参数pH、PaO2、PaCO2、SaO2、PASP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仅为(84.5±3.7)h,明显短于对照组(150.3±6.6)h。此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9.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需有创机械通气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有创机械通气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有创机械通气时间(60.55±7.04)h、住院时间(28.95±3.22)d均短于对照组的(80.21±7.56)h、(33.71±3.6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CPAP和固尔苏联合应用能够将NRDS患儿的治愈率以及成活率予以提升,效果明显,使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缩短,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NRDS患儿的预后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运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将400例择期剖宫产孕产妇划分成A、B两组,A组运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认真观察A、B组的产妇对麻醉起效的时间、对于刚出生婴儿在出生之后1 min Apgar评分、在麻醉之前和之后的血压心率规律以及在麻醉当中有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相比较麻醉的生效时间较快、麻醉效果较好以及不良反应较少,两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起效时间、止痛、肌松方面都较为完善,对产妇和婴儿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较高,不良反应比较少,很适合在临床中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高淑强  巨容 《中国药业》2012,21(13):98-100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ARDS患儿25例,随机分为PS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仅采用机械通气,P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气管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结果 PS组的上机时间、最高平均动脉压水平、高浓度氧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ARDS,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