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冬晴  陶玉玲 《江西医药》2021,56(4):458-461
目的 评价2019年在我院盆底康复中心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的产后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90例欲在我科盆底康复中心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的产后42d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在我科行盆底筛查的产后42d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完成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1疗程的同时指导其自行在家进行Kegel运动,对照组仅告知其自行在家进行Kegel运动.于产后3月再次利用电生理盆底筛查仪及结合手检评估患者的盆底肌力、盆底肌疲劳度、基电值以及子宫、阴道前后壁脱垂情况.结果 ⑴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基电值、疲劳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基电值、疲劳度略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略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疗效显著,是治疗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凌琳  王文艳  张妤  付娟娟  卫兵 《安徽医药》2019,40(8):862-865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合并阴道前壁膨出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接受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训练(40例),对照组行盆底功能锻炼(35例),规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数值,阴道前壁Aa、Ba点的位置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两组患者继续进行3个月的盆底功能锻炼,再次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个月后,试验组压力性尿失禁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阴道前壁Aa、Ba点的位置及I-QOL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较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善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盆底肌锻炼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取盆底肌锻炼)与观察组(42例,采取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后4个月时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产后4个月时,观察组女性性功能指数评分(FS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观察组子宫脱垂、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盆底肌锻炼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改善产妇产后性生活,降低尿失禁、子宫脱垂的发生率,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分娩6周后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盆底肌基础张力、应激力、耐力和阴道紧缩度显著提高,夜尿次数、尿失禁发病率以及漏尿次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较常规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和阴道紧缩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葫芦岛市妇婴医院分娩的179例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盆底肌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PFME);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后随访进行问卷调查,检测其盆底肌收缩力,尿失禁比率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盆底肌力显著增强,尿失禁比率显著下降,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在治疗产后尿失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及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促进产后盆腔肌肉功能康复,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序贯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规范产前检查并正常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锻炼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锻炼组产妇于妊娠28周起行盆底肌肉锻炼,并于产后6周行盆底功能检查,同时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盆底肌力、ICI-Q-SF评分、性生活质量。结果锻炼组产妇产前、产后6周及产后半年的肌张力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及半年的性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序贯的盆底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轻妊娠及分娩对盆底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就诊的产后尿失禁患者4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治疗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加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疗效标准、盆底肌功能检测(肌电位)、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调查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治疗后的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治疗后的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治疗后的肌电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治疗后的肌电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肌电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强迫指标、人际关系、敌对和精神病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后,能提高产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肌电位,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训练的康复效果对改善女性盆底肌群功能缺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1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遵循自愿原则,于产后红色恶露清除,会阴切口已拆线且不感疼痛即可以进行训练,对照组按传统方法,42 d后才开始训练,100例产妇训练3个月后均作盆底肌功能测试。结果对照组测定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基本恢复正常(IV)及完全恢复正常(V)者30%,而治疗后达到82%,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42 d夜尿次数评分为(2.6±0.5),尿失禁阳性率为36.0%,经指导凯格尔运动180 d后复查,夜尿次数评分为(1.3±0.4),尿失禁阳性率为12.0%。对照组产后42 d夜尿次数评分为(2.5±0.6),尿失禁阳性率为36.0%,产后180 d后复查,夜尿次数评分为(2.3±0.5),尿失禁阳性率为28.0%。经统计学χ2检验,两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性生活质量处于高水平者为40.0%;观察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处于高水平78.0%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盆底肌训练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训练,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等优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8,(4):252-254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产后42 d复查的160例初产妇女,按分娩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80例采用剖宫产分娩。两组均询问压力性尿失禁(SUI)病史,行妇科检查,手测肌力检测,盆底肌力筛查等测定脏器脱垂程度。结果:对照组SUI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各项均比观察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测肌力<3分及盆底肌筛查肌力<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使产后盆底功能下降,剖宫产能减少SUI、盆底肌力下降及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率,但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的下降,产后均应尽早行盆底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参芪温阳阴道膨胀栓(参芪温阳栓)与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80例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接受参芪温阳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24 h尿失禁次数、盆底肌肌电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24 h尿失禁次数少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24 h尿失禁次数(0.75±0.72)次/24 h少于对照组的(1.92±0.78)次/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盆底肌肌电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电评分(84.40±7.10)分高于对照组的(72.20±7.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ICI-QSF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ICI-Q-SF评分(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后盆底肌肉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后42 d复查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于产后42 d开始进行1个疗程(12次)的生物反馈+电刺激的盆底肌肉锻练,治疗期间指导产妇在家进行Kegel锻炼配合阴道哑铃的盆底肌肉锻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教育.2组均于产后42 d、3个月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测定及POP-Q分度,评价盆底肌肉康复锻练的效果.结果 产后42 d妇女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压力受损,2组盆底肌肉张力测定及POP-Q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肉张力均高于对照组;2组产后3个月POP-Q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对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盆腔器官脱垂、促进妇女产后盆底康复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90-9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阴道的收缩练习,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联合治疗,比较两种康复方案对于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的改善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改善率(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后产妇采取电刺激治疗,可使其盆底功能逐渐恢复,避免阴道组织松弛及盆底肌肉肌力松弛等情况发生,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避免产后妇女尿失禁等不良症状的发生,使其阴道紧缩度及盆底肌力的力量达到正常标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各46例,分别采取常规康复指导与综合性产后康复治疗。最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及受损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优良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82.61%),且治疗前,两组各盆底肌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手法治疗后,观察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纤维疲劳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失禁、尿频、尿急、下腹酸胀、下坠感、阴道干涩、阴道松弛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现象,对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盆底肌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的肌电活动、疲劳度、1h漏尿量、尿失禁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盆腔器官脱垂(POP)、阴道壁松弛、排尿困难、性交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电位平均值、Ⅱ类肌纤维电位平均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h漏尿量、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壁松弛及POP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能有效改善阴道肌电压力,减轻尿失禁、阴道壁松弛及POP情况,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后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60例分娩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后42 d开始接受盆底肌的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照组为自然恢复。比较两组患者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和最大阴道内压力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最大阴道内压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产妇,随访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患者产后6周开始接受盆底肌肉训练,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有效226例,有效率为94.17%,子宫脱垂治疗有效76例,有效率为90.48%,尿失禁治疗有效119例,有效率为95.97%。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有效182例,有效率为75.83%,子宫治疗有效脱垂53例,有效率为60.92%,尿失禁治疗有效84例,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盆底肌力治疗有效率、子宫脱垂治疗有效率及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测盆底肌力为(4.04±0.35)级,盆底玉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08±1.56)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11±1.51)μV,盆底玉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2±0.02)%,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01)%。对照组治疗后手测盆底肌力为(3.32±0.41)级,盆底玉类肌纤维肌电压为(5.05±1.24)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5.42±1.33)μV,盆底玉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4±0.02)%,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1±0.02)%。观察组盆底肌力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力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有显著效果,对改善尿失禁与子宫脱垂情况也起到有效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20例住院分娩产后6周的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盆底肌肉训练。产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调查、盆底肌肉张力测定以及POP-Q分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以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P-QI度脱垂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提高盆底张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对产后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龚丽萍  肖帆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05-108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60例分娩后患PF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 三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健身操进行产后康复,B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C组患者采用健身操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产后康复.比较训练前后患者Ⅰ和Ⅱ类纤维肌力和肌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夜尿次数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训练后,C组患者Ⅰ、Ⅱ类纤维肌力Ⅳ、V级的例数多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A组与B组Ⅰ、Ⅱ类纤维肌力Ⅳ、V级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Ⅰ、Ⅱ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Ⅰ、Ⅱ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阴道压力大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阴道压力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的夜尿次数、PFIQ-7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的夜尿次数、PFIQ-7指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与健身操训练均对盆底功能恢复具促进作用,但相较于单一疗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对改善盆底肌Ⅰ、Ⅱ类纤维肌力、收缩强度和盆底压力有明显优势,可有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57-1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产妇分娩的6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肉张力在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全、便秘、产后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能有效维持心理情绪稳定,提升盆底康复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