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00-202
目的探讨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单用克氏针治疗的3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一期愈合人数、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指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年龄在55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78例,按照其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9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术治疗39例,观察比较二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L、FAM、FIM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诊断并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在治疗下肢围关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下肢围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中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8例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的优点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应用于下肢围关节骨折手术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51-253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受到外伤导致出现新鲜骨折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程度不一的骨折移位。按照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动力髁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7.50%和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膝骨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方法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针对性的内固定治疗方法,且加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提升临床治疗优良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手法复位),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切开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骨折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骨折康复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患者骨折康复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患者骨折康复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肱骨骨折与保守治疗肱骨骨折相比较,手术治疗更有利于骨折的恢复,且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在临床中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采用内固定治疗的同类骨折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等,其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后Pilon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88.2%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6%低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后Pilon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且为关节内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保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以及VAS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术治疗能够治愈患者骨折,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使得患者的VAS评分减小,住院时间缩短,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入的10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各52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取得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与分析。方法6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按数字排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2例,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研究组(93.8%)显著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薛鹏 《中国医药指南》2014,(10):138-139
目的比较髓外内固定与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外内固定方式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髓内钉予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髓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也比对照组的短,术中出血两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了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出现了11例并发症患者,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术后1年的Harrs评分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比髓外内固定治疗效果更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提高Harris评分,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优先用于合并关节内腔内结构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4%,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0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较快愈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使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内治疗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将它们随机分配,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使用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PFNA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及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55例患者无论是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还是其治疗的临床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例患者,其差异比较显著(P<0.05),具有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PFNA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手术的时间,还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复位后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13±0.34)分低于对照组的(3.46±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减轻疼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多枚钢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90例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多枚钢针固定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均经过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经过观察评分,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1.11%,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多枚钢针固定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AO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AO双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短、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O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显露充分,复位良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成都市锦江区成都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InterTAN手术治疗在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方面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中效果显著,该疗法是脊柱骨折患者的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