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全肠外营养(TPN)在不能行手术切除的晚期腹部恶性肿瘤所致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近8个月我科收治的24例晚期腹部肿瘤所致肠梗阻病例,观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TPN的治疗结果、生长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9例肠梗阻缓解,15例梗阻症状得到控制;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CRP差异显著;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Karnofsky分值差异显著;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联合TPN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肠梗阻的不适症状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
0 引  言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通常在手术后 1~ 3周内发生。我科自1987年以来 ,共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5 6例 ,均采用以全肠外营养 (TPN )为主的非手术治疗 ,特别是近两年在TPN的基础上再加用生长抑素 ,缩短了治愈时间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病人中 ,4 8例由外院手术后转入 ,另 8例在本院手术后发生。其中男 4 2例 ,女 14例 ,年龄为 7个月~ 71岁。除 2例仅有 1次腹部手术史外 ,其余均有 2次或多次手术史。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胀…  相似文献   

3.
肠外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乳糜腹水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观察以肠外营养为主联合生长抑素在乳糜腹水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1月至2002年7月治疗的4例乳糜腹水病人,治疗中均使用腹腔引流、禁食、肠外营养,其中3例病人加用生长抑素。结果:4例病人中有3例治愈,1例好转,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是治疗乳糜腹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0 引 言   我科1995年10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转诊的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共9例,全部采用以TPN为主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均获全部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使用生长抑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的不同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制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术后观察指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其在发病机理和治疗选择上与传统肠梗阻不尽相同。若治疗不当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23例EPISBO患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肿瘤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 ,均作肿瘤切除术。根据术后提供热氮量不等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案 ,归为三组。结果提示 :术后三组平均每天的负氮平衡分别为 :A组 - 12 .34 g ;B组 - 6.59g ;C组 - 4 .84 g。无论接受何种方案的营养支持 ,三组的负氮平衡曲线呈平行趋势 ,氮丢失的高峰均处在术后第 3~ 5d。提示机体对于手术创伤的适应性反应有一调整过程 ,故认为在术后 1~ 2d内不必急于提供静脉营养支持 ,应待内环境稳定后再予以支持。其次 ,肠外营养支持应大于 5d。其最终效果不在于提供大量热能 ,而在于提供合适的热氮比 ,全面、完整的营养素。唯有如此 ,方能达到减少自身组织消耗 ,早日康复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0 引  言肠外瘘是腹部外科的严重疾病之一 ,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为了加速瘘的愈合 ,缩短治疗时间 ,我科提出了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以促进肠外瘘快速自愈的方案。近一年来 ,治疗了 2 5例外院转入的肠外瘘病人 ,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人选择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病人均可接受本方案治疗 ,例如 :1近期内发生的管状瘘或可以转换为管状瘘的唇状瘘 ;2瘘口为单发 ;3无明确影响瘘自愈的因素 (如远端肠梗阻、肠管完全断裂、肿瘤、特异性疾病等 ) ;4腹腔内无严重的感染、脓腔等。1 .2 一般资料 接受肠…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加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促进肠外瘘快速自愈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提高肠外瘘的自愈率与缩短治疗时间,观察营养支持加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的作用。方法:7例病人(十二指肠瘘1例,小肠外瘘3例,结肠外瘘3例)接受治疗。首先行引流手术,术后立即给予生长抑素(施它宁6mg/d)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少肠液流出量,促进窦道的形成。在感染控制和窦道形成后,使用生长激素(思增8U/d),同时将胃肠外营养逐渐改换为肠道营养,瘘口引流改换为窦道水压疗法。结果:7例病人经治疗后全部自愈。在瘘发生后开始本法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4.6±16.0天,使用生长抑素的时间平均为12.6±8.2天。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使用的间隔时间为13.3±12.0天,生长激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0.0±3.9天。瘘口接受生长激素后平均愈合时间为7.3±4.6天,瘘口总平均愈合时间为20.6±16.0天。结论:本研究表明,营养支持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可促进肠外瘘的快速自愈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大多数肝癌病人继发于肝硬化,肝功能较差,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手术创伤对病人造成明显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性影响,对机体的代谢和内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十分必要[2-3].根据营养液给予的方式不同,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我们通过对60例肝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EN和PN支持,比较病人的营养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肝癌病人术后早期EN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其中37例经严格系统保守支持治疗后治愈,1例因手术指征掌握不准确错误实施了剖腹探查术,手术后继续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准确诊断,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的唯一有效措施,手术治疗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中西医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23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地塞米松及中药内服等保守治疗痊愈,1例手术治疗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左右,有典型肠梗阻表现,首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十二指肠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改善十二指肠损伤后病人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来我院收治65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的治疗,将资料分为三组,A组:手术 一般性治疗 生长抑素;B组:手术 PN 生长抑素;C组:手术 EN 生长抑素.统计分析三组病人的血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①C组术后7、14 d血清前清蛋白显著高于A组(P<0.05);②B组和C组清蛋白、血红蛋白在术后7、14 d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③C组较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④B组和C组术后肠瘘发生率、再手术率和病死率均较A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B组和C组术后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1),C组总费用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十二指肠损伤,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与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6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2周内者占80.33%(2~28天).5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1.9天,2周内恢复的占86.8%;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平均治愈时间为9.75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有:发生在手术后早期(4周内);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手术治疗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非手术治疗和术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肠梗阻导管材质的进步,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例如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小肠排列术、小肠瘘、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以及恶性肠梗阻的术前辅助治疗,其肠腔减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胃管减压。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胃泌素、胃酸、胰岛素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胰腺的内外分泌,减少胃、小肠以及胆囊等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腔压力,减轻肠管扩张,从而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肠功能恢复。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各类型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本文对肠梗阻导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生长抑素用法、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红军  孙保军  孙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31-343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6月在某院住院的5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除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外,余56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3.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有效,并发症少,治疗应首选。  相似文献   

17.
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综合措施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 0 1年 5~ 12月收治 10例EPII病人 ,在一般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加施他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并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液量、营养支持时间、住院时间、血常规、血生化及营养指标。 结果 :治疗后第 2天病人胃液量即显著减少 (P <0 .0 5 ) ,腹痛、腹胀等症状很快缓解 ,营养指标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 2 1天 ,肠内营养支持平均为 9天 ,平均住院32天 ,所有病人均治愈 ,未行手术治疗。 结论 :EPI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 ,采用胃肠减压、维持内稳态、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给予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综合治疗 ,能明显改善症状、维持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 ,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有效地治疗EPII。  相似文献   

18.
李刚 《现代保健》2011,(12):11-12
目的观察食管贵门痛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EN组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膻情况。结果EN组术后8天PA水平高于PN组;TBIL、GGT均低于PN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于P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PN纰,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PN组的29.17%(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