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评估高温热浪与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在南京市的试运行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7月15日至9月30日预警模型发出的预警信号数,比较预警信号与试点医院同期门急诊、住院病例的相关性,以中暑病例评估模型的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结果观察期间共发出预警信号170条,平均每日2.18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暑、总健康风险各占信号总数的22.9%(39/170),17.6%(30/170),18.8%(32/170),17.6%(30/170),22.9%(39/170)。不同预警级别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和住院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级和II级预警的就诊数均高于0级(P0.05或P0.01);不同预警级别的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门急诊和住院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健康风险预警与当日气象高温预警均呈正相关(rs值为0.650~0.724,P0.01)。中暑预警灵敏度为72.7%(8/11),中暑错误预警率为34.9%(22/63)。结论预警系统信号发出及时,运行状况良好,对儿童呼吸系统发病和中暑的预警准确率较高,但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及应对体系,为深圳市预测与合理应对高温热浪天气可能对市民造成的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历年的空气污染物、气象、人口、死亡数据,以及医院门、急诊资料,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开发预警软件系统,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及指标评判的内容与依据,并于2017年夏季(6~9)月开始正式向公众发布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同时比较预警信号与试点医院同期门急诊、住院病例的相关性。结果将高温热浪引起发病的易感程度以"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表示,按照发病风险(以百分数表示,表示发病的概率,即引起发病的可能性)的大小建立深圳市Ⅰ~Ⅳ级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等级;Ⅱ级预警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与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警系统信号发出及时,运行状况良好,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及应对体系在预测与合理应对高温热浪天气对市民造成的健康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江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江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领先时间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预警系统的运行结果。结果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7 646条,经现场调查确认发生暴发/流行20条,涉及病种26种。4—9月为预警信号发送高峰,占预警信号总数的60.87%。从发出预警信号到填报异常信息卡的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为8.99 h。预警系统灵敏度为35.09%,阳性预测值为0.26%。探测事件的预警信号领先时间80%为负值。结论江门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不高,阳性预测值较低,预警信号发出时间滞后于疫情报告时间,现有的预警工作机制和预警方法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平顶山市的运行情况,评价其运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领先时间作为预警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其运行效果。结果 2008—2013年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13 021条,经现场调查确认发生暴发或流行12条;预警信息涉及病种24种,预警信息较多的病种有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痢疾、丙型肝炎和麻疹,共计11 888条,占预警信息总数的91.30%。预警信号发出高峰在5—7月,共发出预警信号4 880条,占预警信息总数的37.48%。从发出预警信号到填报异常信息卡的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40 h。预警系统灵敏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0.09%。预警系统探测到的12起传染病暴发事件中,8起事件预警信号领先时间出现负值。结论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较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建议适时合理调整预警阈值,使预警系统在基层传染病预警工作中真正发挥传染病预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国家建立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安徽省的运行状况,探讨预警参数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方法对2009~2014年安徽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预警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评估预警参数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结果 2009~2014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101 596条预警信号,响应率为99.94%,24h响应率为88.60%,平均响应时间为1.48h。预警参数调整前后,预警灵敏度分别为81.71%和8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P=0.071);在预警参数调整前后均有暴发/流行的5个病种中,流行性感冒阳性预测值有所上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阳性预测值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总体平稳,调整警阈值后,预警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时空模型探测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为构建多点触发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7—2021年浙江省传染病时空模型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果进行比较,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时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时空模型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16 382条,涉及16种传染病,平均每周每县发出预警信号0.71条。响应率为100%,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84 h。预警信号经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后,共确认5种疾病342起暴发疫情。时空预警模型灵敏度为66.02%。Ⅰ类疾病阳性预测值6.99%,错误预警率为0.0227%;Ⅱ类疾病阳性预测值3.44%,错误预警率为0.9450%。结论 浙江省时空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可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探测识别作用有限,仍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目前传染病监测预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湖南省的应用情况,探讨在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为提高传染病预警能力及功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中,湖南省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发出的预警信号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预警系统4年间共发出预警信号63 996次,涉及30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3.16条。全部的预警信号都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其中2 723条(1.25%)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事件80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29.77%。结论预警系统可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系统灵敏度逐步提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疾病的差异性、合理设置预警阈值,进一步减少假阳性和重复预警、提高早期探测暴发和预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评价泉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为推进其应用提供依据。以泉州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中的预警信号、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6 286条,涉及24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天预警0.3次。响应信号6 105条,响应率为97.12%,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被判断为疑似事件111条(1.81%),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25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28.74%,阳性预测值为22.5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效率仍须提高。通过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可提高预警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肇庆市的运行情况。 方法 对肇庆市2008-2014年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信号数、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方式及响应结果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及时性、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效果,并比较2010年12月10日预警阈值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 结果 2008-2014年,肇庆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5 708条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00%;预警信号以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 460条,占43.10%)、流行性腮腺炎(1 453条,占24.56%)、流感(664条,占11.63%)为主;共有3种传染病的11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预警系统及时性为6 d、灵敏度为53.85%、错误预警率为87.43%。预警系统阈值调整后,错误预警率从96.52%下降至90.91%,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乙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种传染病的错误预警率有所下降。 结论 肇庆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预警信号能够及时响应,但预警系统的预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合肥市运行状况及其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作用,为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2008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期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数、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传染病暴发疫情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作为研究依据,以信号响应率、响应及时性评价运行状况,以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和突发事件阻断率评价预警效果。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 958条,99.90%得到响应,92.57%在24h内有响应,响应及时性逐年提高。30起传染病暴发疫情中,预警系统探测到27起并发出预警,预警灵敏度90.00%。44.44%的暴发疫情及时预警。49条聚集性疫情预警信号中,39条未发展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阻断率为79.59%。结论预警系统运行机制操作性强,预警信号响应良好,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自动预警,但预警信号滞后,假阳性预警信号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福建省的应用情况,探讨系统运行功效,为提高传染病预警能力及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收集超出预警阀值时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11年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10 308次,涉及病种25种,排除10 121次,判断疑似事件87起,现场调查123次,确认暴发27起。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灵敏度为100%,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26%。结论系统能及时发现异常疫情并发出预警信号,但预警信号阳性率较低,系统预警参数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上海市的应用情况,探讨系统运行功效,为提高传染病预警能力及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控制图法模型为平台,收集超出预警阈值时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08年5月1日-2010年3月31日,共发出预警信号7 641次;预警信号疑似率在0.10%~2.84%之间;预警触发值分布在2~115例之间;预警系统阳性预测值较低,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60%,不同验证标准的灵敏度差别明显。结论系统可对异常疫情发出预警信号,应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同病种调整预警阈值,合理选择现有的评价标准,建立针对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的"准暴发事件标准"。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暴发预警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 以浙江省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数及初步核实、现场调查结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6 446条,涉及17种传染病,平均每县每周预警信号2.83条.99.95%的预警信号得到响应,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254条(0.90%)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30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77%,预警错误率为1.39%.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合理设置阈值,提高暴发探测来源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湘西自治州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敏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96-2098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系统的改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期间预警系统(时间模型)运行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警系统共发送预警信号1 612条,其中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10条,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信号1 602条;信号的响应率为100%,阳性率为0.620%。1 602条预警信号的初步核实方式主要是监测数据分析(60.61%),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36 h(P25~P75:0.05~1.04),初步核实有11条(0.69%)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经过现场调查核实最终确定10起暴发事件。10起暴发事件的疾病分布为痢疾2起、流行性感冒8起,预警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0.34%、8.42%;地区分布保靖县6起、龙山县3起、吉首市1起,预警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4.72%、1.05%、0.25%。结论预警系统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传染病预警系统在衢州市的运行情况。方法:对2008年4月21日-2011年6月30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初步判断核实和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8年4月21日-2011年6月30日,衢州市共接到传染病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2724条,预警信号响应率99.96%,24 h信号核实率为95.04%,移动百分位法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的比值为7.12∶1。疑似事件占全部预警信号的3.05%,疑似事件阳性率为19.28%。结论:预警系统已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探测预警,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吕锐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3,(2):347-348,351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结果,为提高传染病预警能力及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平台,对其子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的平顶山市2010年全部信息与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预警系统共发出2559条预警信息,最终确定为暴发流行3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12%;全市预警信号的平均响应时间为1.37h(﹤2h)。发出预警信号较多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丙肝、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痢疾。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该市早期发现和识别传染病暴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周口市2008年4月21日-2012年4月21日传染病自动预警(时间模型)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为优化该系统预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预警系统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周口市该时间段通过预警系统收到预警信息共6 372条,初步判断疑似事件2起,比例为0.03%;确定暴发/流行2起,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03%;10个县(市、区)均有预警信息,涉及病种22种,前3位是痢疾(22.71%)、流行性感冒(14.97%)和丙肝(13.47%)。结论预警系统能及时对网络报告异常疫情发出预警信号,但预警信号阳性率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8-2015年天津市河东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8-2015年河东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号、预警病种、预警灵敏性、响应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天津市河东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2459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1.26%,三种预警方法的预警信号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3,P0.01)。预警信息覆盖了17个病种,预警信号阳性率最高的病种为手足口病3.24%,其次为麻疹2.48%。预警信号灵敏度为44.44%,响应率为100%,及时响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对及时发现重点病例和早期发现暴发疫情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 - 2018年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 - 2018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20 350条,预警信号响应率100%,响应时间中位数0.34 h(P25~P75:0.10~0.97 h),疑似事件率1.21%,预警信号阳性率0.14%。预警信号最多的地区为昆山市、吴中区和常熟市。预警信号高峰为4 - 7月。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麻疹、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肺结核、布病和疟疾;时间模型法预警信号数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痢疾。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2 h内响应率为90.02%,时间模型法预警信号24 h内响应率为99.77%。信号核实方式以综合分析为主。结论 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响应率高,但预警信号阳性率低,需根据不同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不断完善预警参数设置,提高预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