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血管狭窄的发病基础,在中国有研究调查发现冠心病血瘀、痰浊等标实证候要素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成为当今冠心病的主要证候类型之一。依托国家973计划项目,选取中国7家临床单位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为观察人群,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为疾病对照人群,以健康人为空白对照人群,开展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检测脂质代谢、炎症介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等评价病证关系的生化指标,检测血尿代谢组学、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揭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学基础。该方案进行了严格的入组筛选,严谨的样本采集、运输及统一检测,从量表到临床生化指标再到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的多组学分析,全面诠释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生物学基础,是冠心病证候学研究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2.
借助高通量测序的组学技术探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证候实质,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4个方面.通过梳理目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学研究文献,发现基因组学研究相对成熟,KDR等基因多态性位点、白细胞介素6等功能基因研究成果有利于揭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内在遗传基础;转录组学研究以miRNA为机制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瘀血证、痰浊证11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痰瘀互结组心绞痛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瘀血组和痰浊组(P<0.05~0.01),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血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作用。结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易患因素及其生物学指标进行述评,从易患因素、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组学研究等方面对目前较为广泛报道的指标进行归类,根据痰瘀互结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梳理其研究状况及不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存在各项生物学指标异常广泛加重的特征,因此探索多维指标联合辅助诊断痰瘀互结证的影响意义深远。虽然目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但研究方法学上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在诊断标准规范化,对照组设置合理性,证据质量和级别提升等方面进行方法学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3种证候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痰湿证38例,血瘀证18例,痰瘀互结证64例)及51名健康人的血液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利用Progenesis QI和Simca-P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及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筛查,通过Metabo Analyst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 共得到10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N-乙酰鸟氨酸和月桂酸是冠心病血瘀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1,1-二氯乙烯环氧化物是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余6个为冠心病共性差异代谢物,涉及视黄醇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结论 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3种证候之间有共性代谢物及差异性代谢物,对于冠心病中医证候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不同时点的SAQ和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探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的研究方法记录冠心病患者SAQ积分,并检测脂质代谢、炎症介质、金属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等7类28项指标,检测时点为0、8、12周,对SAQ进行聚类分析并与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得出,痰瘀互结证以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脂质代谢和炎症介质指标为主要参考标准,气阴两虚证以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炎症介质和凝血功能指标为主要参考标准。结论:SAQ与生化指标的联合应用,对于临床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和气阴两虚证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人尿液脂质组学研究,以期发现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脂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集辨证为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尿液,同时采集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尿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脂质组学模型,多元统计发现差异脂质代谢物,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差异脂质代谢物区分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诊断能力。结果健康志愿者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尿液脂质组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OPLS-DA模型可有效区分两组样本,发现并鉴别了尿液中13种差异脂质代谢物。结论脂质组学是有效区分健康志愿者和痰瘀互结证患者的有效方法,差异脂质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8.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209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深入地探讨其证候特点和病变机理.发现其中涉及痰瘀互结者120例,占57.4%.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虚为主;标实除血瘀、痰浊、气滞,痰瘀互结与冠心病直接相关,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法.指出,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因而提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  相似文献   

9.
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稳定性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学基础与标志物靶点。采集5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5例冠心病非痰瘀互结证患者、5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有核细胞进行RNA-seq检测,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及韦恩分析确定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专属靶点。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丹蒌片的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网站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实现“成分-靶点”预测。使用Cytoscape软件优化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确定目标分子后,纳入90例受试者,开展诊断性试验。进一步纳入30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明确丹蒌片对该靶点的治疗效果。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和韦恩分析,共发现200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专属基因。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共预测出丹蒌片的1 118个潜在治疗靶点。对2个基因集进行整合分析,共发现13个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关键靶点,分别是CSF1、AKR1C2、PDGFRB、ARG1、CNR2、ALOX15B、ALDH1A1、CTSL、PLA2G7、LAP3、A...  相似文献   

10.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观察209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深入地探讨其证候特点和病变机理。发现其中涉及痰瘀互结者120例,占57.4%。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虚为主;标实除血瘀、痰浊、气滞、痰瘀互结与冠心病直接相关,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法。指出,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因而提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HT)或糖尿病(DM)患者四诊信息的复杂网络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研究提供新方法、新依据。方法:采用复杂熵聚类方法构建1 576例冠心病患者的107项四诊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应用Pajek 2.0软件计算网络属性指标,绘制四诊信息复杂网络可视化图。结果:冠心病合并HT或DM网络均为非连通网络;抽象化网络图显示合并HT患者更易出现心悸、头晕和恶心呕吐,合并DM患者中气短、倦怠乏力和五心烦热更常见;反映证型方面,合并HT患者以气虚证为主,兼见血瘀、气滞等证;合并DM患者以气虚证为主,兼见阴虚、阳虚和脾虚证。结论: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结合Pajek可视化平台,可以清晰、直观的反映四诊信息(群)分布特点及相应证型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从病证结合模式进行冠心病的现代研究是主要模式之一。冠心病中医证的特点多认为包括虚、实两类,虚多责之气、阴、阳,实多有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等,且分布随时代与地域不同发生变化。大量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中医证与冠脉造影、心电图、心功能、脂代谢、凝血功能、血流变、内皮功能等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虽具参考价值,但结论不尽一致,提示单一指标与证的相关性可能不强,还需考虑群组指标与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影响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中药干预调控网络的研究对于在证候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前期冠心病证候标准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组以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为切入点,从分子生物水平对证候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通过采集累计312例患者外周血基因信息,运用差异显示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斑点杂交法,高通量芯片,测序等方法,确立了冠心病血瘀证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信使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micro ribonucleic acid-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lncRNA-miRNA-mRNA)3个层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第二,在前期筛选出的差异基因的基础上,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细胞功能学验证的方法,构建了冠心病血瘀证基因miRNAmRNA以及lncRNA-miRNA-mRNA 2个水平的调控网络。第三,基于血瘀证差异基因及调控网络,通过累计202例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前后共计400余人次的基因检测,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处理相关细胞模型的体外实验,从基因-蛋白-功能3个层面研究中药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调控网络机制。本研究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引入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了一套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方法,为证候实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痛心绞痛气阴两虚及兼痰瘀证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各指标的客观特征表现及其规律,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痛心绞痛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49例)及气阴两虚兼痰瘀证(52例)的患者共10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接受平板运动试验记录(1)试验阴性或阳性结论;(2)总运动时间(min);(3)最大代谢当量(Max MET);(4)峰运动ST段平均下移(mV);(5)ST段下移0.1mV所需时间(min);(6)ST段下移0.1mV时代谢当量;(7)测量并计算运动前与运动后即刻QRS波时限(ms)变化。结果 与单纯气阴两虚证组比较,气阴两虚兼痰瘀证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较高,峰运动ST段平均下移幅度,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QRS波时限差较大,总运动时间、最大代谢当量、ST段下移0.1mV所需时间、ST段下移0.1mV时代谢当量值均较低;运动诱发心绞痛的比率较大,能达到目标心率的患者所占比率较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痰瘀证组较气阴两虚证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差,冠脉病变程度重,是较严重的中医证型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真心痛"范畴,而血瘀证为其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在3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以"冠心病血瘀证"为研究对象,在"标准规范-分子机制-循证评价"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建立了冠心病血瘀证定量诊断标准,创新了中医证候定量化和客观化的研究方向,还从宏观表征到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揭示了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冠心病的防治中,提升了中医诊断准确率及冠心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多元数据统计和神经网络挖掘方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瘀证基于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的诊断模型,探索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瘀证相关的理化指标信息的组合模式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血瘀证患者组)和对照组(非血瘀证患者组),其中观察组37例,对照组57例。观察组为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四诊信息和生物样本进行多系统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在分析差异指标基础上,综合应用回归方法及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模型建设,从而形成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多系统理化指标诊断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血瘀证患者占37%。应用上述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20项,按照条目的显著性顺序依次进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模型,显示筛选指标的建模准确率为75.4%,测试样本的准确率达到82.4%。结论: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理化指标信息数据进行CHF患者血瘀证的建模分析,与血瘀者密切相关的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也为进一步了解心力衰竭血瘀证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差异表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信使RNA(mRNA),构建基因间调控网络,从转录组层面研究冠心病血瘀证物质基础和病理机制。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非血瘀证和正常(各5例)lncRNA,miRNA和mRNA表达情况,通过交联分析筛选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对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通路分析,根据基因间Pearson相关分析和star Base靶基因预测平台,构建基因间调控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其中的关键基因。在另一匹配队列中(每组各15例)对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结果:39个lncRNA,229个miRNA和221个mRNA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功能与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血瘀证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和炎症相关。共有9个lncRNA(均为下调),31个mRNA(11个上调,20个下调)和24个miRNA(14个上调,10个下调)构成共调控网络,包括76个基因间调控关系。CTA-384D8.35,CTB-114C7.4,RP11-567M16.6和hsa-miR-3158-3p是冠心病血瘀证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Real-time PCR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果。结论:冠心病血瘀证存在lncRNA-miRNA-mRNA差异表达基因谱,其与免疫和炎症密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并可依此构建冠心病血瘀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度挖掘,可为从转录组层面开展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不同证候类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其降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种冠心病常见证候类型各50例冠心病患者为治疗组,另随机选择了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治疗组用药后各项血脂指标与用药前和对照组用药后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治疗组用药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用药前、对照组用药后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治疗组的心绞痛改善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疗效优于心阴亏虚证和心气亏虚证组(P<0.05).结论:血脂康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心阴亏虚证和心气亏虚证冠心病患者,提示血脂康对冠心病标实证的患者要优于本虚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症状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2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620例,根据四诊信息、体检指标、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步分析,之后对阳性指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多因素分析,通过聚类、对应、因子及结构方程等分析方法,探索各个指标与本病中医证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得到五大主证即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证、痰浊内阻证、心气阴虚证、心肾阴虚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四诊信息及心肾阴虚证和心气阴虚证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结论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标准的研究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症状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条件,得出正确、合理的中医胸痹的辨证分型,使得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