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抑郁障碍与艾森克人格关系,从人格个性角度提供预防肝炎发生抑郁障碍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问卷法,对212例明确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抑郁障碍116例,抑郁障碍的发生与个人人格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个性越内向、情绪越不稳定,抑郁程度越重。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易合并抑郁障碍,慢性肝炎患者发生抑郁障碍与人格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应从改善人格角度为患者提供帮助,以减少肝病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或减轻抑郁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采用抗病毒治疗与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治疗3个月后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治疗药物及疾病认识度等,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完全依从29例、占29.00%,非完全依从71例、占71.00%;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疾病认识度对治疗依从性有直接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疾病认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黄利胆合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2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给予大黄利胆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强力宁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情况和HBeAg和抗HBcIgM阴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HBeAg和抗HBclgM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利胆合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白霞 《医药论坛杂志》2011,(17):195-196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60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行为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实验组有25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83.33%,对照组17例患者能完全遵医,56.67%,2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肝病,多由病毒性肝炎和酒精中毒所致,晚期多有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现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护理的11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为家  徐建如 《江苏医药》2000,26(12):986-986
粘附分子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一类具有复杂功能的糖蛋白 ,介导细胞之间的相互粘附 ,参与众多的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肝病的发生亦与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为了进一步探讨粘附分子与肝病关系及其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 ,对10 6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检测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0 6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根据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确诊。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 2 4例 ,中度2 7例 ,重度 19例 ,肝炎后肝硬变 2 4例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2例。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00mg/次,3次/d),对照组46例口服肝得健(600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4周后,两组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及黄疸显著减轻,肝功能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76.09%(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用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黄疸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黄疸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14例,采取前瞻性分组研究模式行双盲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7例,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对照组57例,行常规门冬氨酸钾镁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身体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黄疸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改善肝功能,药物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黄疸慢性病毒性肝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质量因素主要为疾病症状,占46.0%,而家庭和社会原因最低,占12.00%。护理干预第2周末,观察组患者PSQI总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PSQI总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2周末两组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第4周末,两组PSQI总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1b与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其中干扰素治疗组90例;保肝治疗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结果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α-1b与胸腺肽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失眠特征,研究加味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入选病例均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伴失眠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失眠状况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中药纽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CVH患者失眠特征和治疗前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患者失眠特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夜间易醒、早醒、头昏、健忘、再入睡困难、反应迟钝等;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52.2%;中药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1.3%。中药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失眠特征以多梦、早醒、健忘等为主,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特征,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基于情绪安全感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8例,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情绪安全感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HPLP)及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CLDQ、HPLP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较高,消极应对评分较低(P <0.05)。结论 基于情绪安全感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琪波 《中国药业》2003,12(1):67-6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39例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和肌肉注射苦参素400mg,均每日1次;对照组19例,仅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性差异;但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率无显差异。结论: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复常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5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做好患者休息和活动指导,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护理,5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通过有效护理与指导,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情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的调动了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减轻和缓解了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医治信心增强,效果显著。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护理与指导可以有效减少病情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取得患者以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等分原则将其分成相同例数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即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以此作为基础施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好转,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优,同时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施予中医辨证治疗,可获得理想且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中不仅值得应用,还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本地区急性肝炎病原学的构成,为临床决策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入选患者血清各型肝炎病毒的标记物,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与肝脏有关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他相关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56例(36.60%),药物性肝炎47例(30.72%),胆源性肝损21例(13.72%),自身免疫性肝病12例(7.84%);非酒精性脂肪肝10例(6.54%);肿瘤5例(3.27%);酒精性肝炎2例(1.31%);药物性肝炎中老年组19例(44.19%),非老年组为28例(25.45%),病毒性肝炎中老年组9例(20.93%),非老年组为47例(42.73%)。结论非老年组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老年组以药物性肝炎为主,其中又以中药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为常见,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178-18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辅以PDCA循环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均使用慢性肝病问卷量表(CLDQ)及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实施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CLDQ量表的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PDCA循环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8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IFN治疗后,分析影响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385例接受IFN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32例(8.3%)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基线及治疗12、36、48周后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异常组(P<0.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女性为IFN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POAb水平及女性患者为INF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 我院2003~2004年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凯西莱注射液0.2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注射液30ml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检测ALT、AST、TBIL、ALB、HBVM。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处理,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八宝丹胶囊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应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宝丹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4.4%,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应用八宝丹胶囊服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应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增加八宝丹胶囊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而且用药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