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统辉 《上海医药》2004,25(6):245-247
1 药品价格的重要性。药品是人类防病、治病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药品的特殊属性,赋予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诸多环节管理上的特殊性。各国政府对药品管理历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邱家学  戴彬  王浩 《上海医药》2003,24(6):253-256
药品价格是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的话题 ,它一方面与广大病患者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 ,另一方面又维系着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上每年都要发一份的国家药品价格管理法规、条例使得药品价格被“上升”为国家“大事” ,连篇累牍有关药价的报道渲染着一个主题 ,即药品“虚高定价”。当我们在进行药品价格的分析时 ,反思一下 :我们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假定 ,即药品“虚高定价” ?我们应该对药品“虚高定价”本身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如果连分析的基本依据都不成立或仅在一定条件下成立 ,那么 ,我们就应该重新认…  相似文献   

3.
药品价格近年来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参保人员必须要负担一定的费用,而药品价格与费用负担紧密相关,特别是药品生产经营中的高折扣、大回扣,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整顿药品价格秩序,规范药品价格行为,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是价格部门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价格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改善。而在价格体系中,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它是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物质基础,所以药品价格是一个涉及面广、十分敏感的问题。药品价格水平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药品价格管理状况关系着医药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医药行业的生产、消费特点出发,剖析药品价格管理的主要问题,整顿药品价格秩序、加强药品价格整顿力度,寻求药品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揭金阶 《医药导报》2005,24(12):1193-1194
目前,我国医院用药存在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构成了主导药品价格的利益共同体,而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对药品定价却缺乏有效的监督。另外,由于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医药生产企业不断变换药物商品名,导致同一药品具有多个不同的商品名,并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患者。在患者对药品价格提出质疑或患者难以负担药品费用时,药师应介绍该药品的通用名及其同品种、同规格、同剂型的其他药品供患者选用,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同时,对于虚高的药价,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用药和我国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1客观看待药品价格虚高问题 药品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药品的特殊属性赋予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诸多环节管理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陶宜富 《上海医药》1998,19(8):18-19
关于药品的价格,是这几年来人们议论较多、全社会都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药品的价格管理不仅与政府、企业和患者的利益有关,还与我们医疗卫生机构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1996年8月,国家计委颁布了关于《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及以后的《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这是国家关于药品价格管理的法规性指导文件,根据此文件精神,各地相继推出了有关药品价格管理的具体措施。本文仅就我省新的药品计价方法实施后,医院可采取的  相似文献   

8.
李伯良 《今日药学》2009,19(10):54-56
药品属于商品范畴,其价格的制定应遵循商品价值的基本原则和市场规律。即要以社会平均成本为依据,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我国施行政府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管理形式。生产流通环节对药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带来价格变动。西方国家药品政策,价格管制的形式:定价管制、比较定价、参考定价、利润控制与强制削价。我国的药品价格体系如何完善,让企业,药价与患者共同融入和谐圈。  相似文献   

9.
李伯良 《广东药学》2009,(10):54-56
药品属于商品范畴,其价格的制定应遵循商品价值的基本原则和市场规律。即要以社会平均成本为依据,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我国施行政府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管理形式。生产流通环节对药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带来价格变动。西方国家药品政策,价格管制的形式:定价管制、比较定价、参考定价、利润控制与强制削价。我国的药品价格体系如何完善,让企业,药价与患者共同融入和谐圈。  相似文献   

10.
合资药价该不该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直美 《医药导报》1999,18(5):382-383
1 加强价格管理不是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联合会(PHRMA)认为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是恢复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控制药品价格的“老办法”。其实新制定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把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对药品价格实行分类指导,有管有放:只对带有一定垄断性、临床应用量大面广的少数基本治疗药物和特殊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其品种不到总量的1%,销售额占总量约30%。对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供求基本平衡的大多数一般性药品由生产企业自主决定价格。二对企业定价的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 ,当前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 ,医药费用负担多年来成了社会热点问题。许多药品价格畸高 ,严重背离价值 ;药品价格的管理混乱严重地妨碍着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并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近年来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多种方式的治理整顿及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部门的积极配合 ,药品零售价格整体上开始回落。但是在药品已大范围的执行集中招标采购的情况下 ,群众仍觉得负担沉重 ,那么药品价格到底应该…  相似文献   

12.
邬时民 《上海医药》2003,24(2):67-67
自 1997年以来 ,我国已先后十多次降低了中央管理的药品价格 ,让老百姓看到了一缕曙光。但是 ,大部分降不下来的药价 ,确实又表明了政府对药价管理的无奈。虽说药品降价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可是老百姓似乎在药品降价后并未得到很大的实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 药品降价而百姓感觉不到实惠的原因探讨1 .1 以药养医没有彻底改变  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消息称 ,我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低水平重复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我国现已能生产药品的品种及规格已达上万种 ,生产企业达 60 0 0多家 ,批发企业有 1万多家 ,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药品价格一直是我国的热点问题之一,一方面它与广大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另一方面又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一直在进行改革,从最初计  相似文献   

14.
章小兵 《中国药店》2002,(12):15-15
药价问题一直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牵涉面很广的敏感问题。国家对百姓关注的药品价格进行调整,包括对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中的药品及预防用药、必要的儿科用药、垄断经营的特殊药品也将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甚至制定全国统一零售  相似文献   

15.
剖析我国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的弊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虽然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旧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定价主体来看,政府对药品价格直接干预和管理过多按照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我国的医药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然而一般来说,企业只对一些用量小、价格低的药品有完全的自主定价权,而政府价格部门不但规定作价办法,规定利润率、销售费用率、流通差价率等,还要规定折扣率。这种定价方式,不仅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符,也与我国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由于国家不能对数以千万计的药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细节加以精…  相似文献   

16.
梅旭辉 《医药导报》2012,31(2):270-271
药品是特殊商品,有其商品属性,又有其特殊属性,因此其定价应遵循市场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行政过度干预药品价格,既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相悖,也将损害药品生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属性。此外,药品过度降价危害的不仅是医药行业,患者也将受到影响。药品过度降价将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亦难以保障。  相似文献   

17.
第七章 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第五十五条 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的定价原则,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价格,做到质价相符,消除虚高价格,保护用药者的正当利益。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提高价格。药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如实提供药品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得拒报、虚报、瞒报。  相似文献   

18.
俞致  侯祥树  阮景 《安徽医药》2009,13(11):1417-1419
该文运用系统思维的观点和方法,对影响药品价格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为政府对药品价格进行有效规制提供新思路。合理药品价格的形成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系统,它涉及医药产业目标与政策执行之间、众多政府机构之间、体制制度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处理药品价格问题时应当自觉地用系统论作指导,系统地思考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最终使产业发展,让民众满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现状及改革思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鸣  曾渝  王燕 《中国药事》2009,23(12):1179-1180,1183
目的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药品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对其价格的有效管理十分必要。方法在比较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制的经验与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药品价格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结果与结论只有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和医疗机构积极响应,才能最终建立起健康的、符合国情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25):3466-3469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实施途径。方法: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对实施药品价格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药品价格改革的实施途径。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最高零售价政策失灵,导致部分药品价格"虚高";政府主导药品集中采购,导致部分药品价格"虚低";药品加成率管制存在漏洞,导致医院采购高价药;政府对药品价格过度干预,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而实施药品价格改革面临药品流通体制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的现代药品交易市场;医保部门权利过分集中,缺乏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药养医"导致医疗行为扭曲等问题。建议通过实施以下措施予以解决: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培育现代化的药品交易市场;建立以医保机构为主导的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药品价格协商谈判机制;发展零售药店,逐步替代医院的门诊药房,促使"医药分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