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癫(癎)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43例癫(癎)病患者(观察组)发作间期和4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2例正常,4例双侧增快,8例减慢,19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发生率为72.09%(31/43).对照组中,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3例正常,8例双侧增快,4例双侧减慢,3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异常率31.25%(15/48),两组异常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癫(癎)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存在异常改变,其异常改变的主要形式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癫疒间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43例癫疒间病患者(观察组)发作间期和4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2例正常,4例双侧增快,8例减慢,19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发生率为72.09%(31/43)。对照组中,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3例正常,8例双侧增快,4例双侧减慢,3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异常率31.25%(15/48),两组异常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癫疒间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存在异常改变,其异常改变的主要形式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3.
癫痫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38例癫痫病患者发作间期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了观察。结果38例中6例正常,4例Vm增快,3例Vm减慢,22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BAV),3例BAV并Vm增快或减慢,脑动脉Vm异常发生率为84.21%(32/38)。说明癫痫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可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其异常改变的主要形式为BAV。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红  李勇  刘彦峰 《临床医学》2006,26(12):63-64
目的分析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原因以及其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TCD)分别对48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EEG正常6例,异常42例,异常率87.5%,其中轻度异常5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8例;局限性异常12例。48例TCD异常38例,异常率79.2%,其中血流速度增快13例,减慢19例,增快、减慢同时存在6例;两侧流速不对称13例,出现涡流、湍流频谱5例。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多由于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影响脑供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脑血管血流撮减少,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偏头痛的经颅多普勒(TCD)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围绝经期脑底动脉型偏头痛TCD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0例普通型偏头痛TCD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差值[(29.42±6.13)cm/s]、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差值[(25.15±5.32)cm/s],与对照组双侧差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绝经期脑底动脉型偏头痛的TCD特点是大脑中动脉或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两侧不对称。高流速侧平均血流速度接近正常值上限,低流速侧的平均血流速度接近于正常值下限。  相似文献   

6.
经颅多普勒评估偏头痛发作间歇期患者的脑血流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偏头痛发作间歇期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20例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歇期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观察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两侧血流是否对称,是否出现血管杂音,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组TCD异常率52%,异常改变主要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27%,32/120),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16%,19/120)及出现血管杂音(40%,48/120),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lt;0.05),有先兆和无先兆偏头痛两组之间异常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TCD检测显示偏头痛发作间歇期患者脑血流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非结段性增高,血流速度明显不对称和出现噪声性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发作间期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观察发作间期偏头痛颅内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反应能力。方法 对34例偏头痛发作间期患进行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和Muller呼吸抑制实验,以同期30例健康志愿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1)患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呈轻度增高,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P<0.05);(2)约1/3患椎基底动脉(VB、BA)有类似改变;(3)患组MCA呼吸抑制指数(BHI)明显增高(P<0.05)。结论 偏头痛患发作间期颅内血液动力学处于广泛、轻度的异常状态,脑血管的二氧化碳反应性存在缺陷,对其适当干预有可能预防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3例临床确诊为真性眩晕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简称TCD)测定其颅内动脉颈内系统及椎基系统主要动脉血流速度,以观察真性眩晕患者颅内动脉功能状态及血流分布情况,初步探讨TCD对眩晕的诊断价值。结果:2例为正常TCD,31例为异常TCD改变。颈内系统与椎基系统相比较,以椎基系统血流速度减慢为主,亦好供血不足为主。颈内动脉系统则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表明: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CD)对20例颅内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结果17例异常,3例正常,异常率为85.0%,说明颅内感染TCD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主要异常形式为部分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或降低,大脑中动脉为最易发生异常动脉。  相似文献   

10.
450例头晕患者的脑动脉血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450例头晕患者及正常人220例进行脑动脉血流分析,结果显示头晕组的VA、BA的Vp及Vm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与PI多数脑动脉无显著差异,血流速度增快的检出率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示头晕与VA、BA血流速度减慢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经颅多普勒仪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后正常人脑局部血流灌注量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于2003—05/09对体检健康、自愿参加本实验的川北医学院12名受试者的左额叶给予20Hz,100%声强阈值磁刺激,连续100次刺激为一串,每串刺激间隔2min,共5串,并在刺激前后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观察局部脑血流量变化及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12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人重复经颅磁刺激后局部脑血流量与刺激前比较表现:左侧额叶皮质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前局部脑血流量减低2名,刺激后减低7名(x^2=3.87,P〈0.05);刺激前未见异常,刺激后局部脑血流量增加6名(x^2=3.51,R〈0.05);右侧额叶和双侧颞叶、枕叶刺激前正常,刺激后局部脑血流量表现为减低为主2名,增加为主3名,其余未见明显异常。②刺激后平均血流速度除左右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左侧大脑前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增加尤为明显[(60.3&;#177;8.4),(87.7&;#177;11.2)m/s;(77.1&;#177;6.5),(90.5&;#177;14.6)m/s,P均〈0.05]。③刺激过程中无明显不适。结论:给予健康人左额叶20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共500次),在短时间内能增快脑血流速度,但高频磁刺激对脑组织代谢及血流灌注的影响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供血情况。材料与方法:运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51例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动脉血流进行检测,并与50例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的正常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左侧大脑前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双侧大脑后下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左侧大脑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1),左侧小脑后下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3)。结论: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局部血流供应减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0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TCD资料,106例中78例有异常改变,占74%。其中血流速度增快大脑中动脉共96支,大脑前动脉39支,大脑后动脉6支;血流速度减慢大脑中动脉44支,大脑前动脉36支,大脑后动脉7支;血流速度两侧不对称相差>15c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普通型偏头痛的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对25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分别在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进行TCD检查,记录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的颈内动脉系统中,颅内段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高,而颅外段无明显变化;椎-基底动脉系统无明显变化;发作间期双侧半球指数均较发作期明显增高。结论:偏头痛发作间期颅内段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持续性收缩而发作期处于相对扩张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得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脑血管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997-06/2000-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2例,以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管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时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67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高16例(轻度增高2例,中度增高9例,高度增高5例),低流速者7例,正常流速者9例.②脑血管动力学检测结果:32例患者病侧异常28例(82%),对侧异常18例(56%).③两组相关性:与平均血流速度正常组相比,平均血流速度增高和减低组最小血流速度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低(P<0.05或0.01);平均血流速度高度增高组和减低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大脑半球供血量和动态阻力等参数也低(P<0.01).与平均血流速度中度增高组相比:平均血流速度高度增高组和减低组颈动脉平均和最小血流速度,平均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均低,动态阻力高(P<0.05或0.01).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两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减低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0.01).其他各项参数(脑血管阻力、顺应性、零压顺应性、临界压力)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反映两半球供血状况的参数(平均和最小血流速度,平均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及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的参数(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得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余参数无相关性.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侧重点,两者联合应用可较全面反映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与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与甲襞微循环仪检测患者左手无名批甲襞微循环指标。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偏头痛组患者TCD示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组甲襞微循环也呈相应的微血管狭窄,张力增加,加权积分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甲襞微循环的异常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采用简便、无创的甲襞微循环检测方法。获得人体微循环信息,间接反映颅内血流动力状态,动态地监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儿童癫痫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癫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癫痫发作间期EEG对照。方法:对70例癫痫发作间期必进行SPECT检查,结果对三维图像进行目测分析,连续2个以上层面出现放射性显示rCBF明显者为阳性结果:70例癫患儿发作间期(发作72h后)检查,显示脑血流灌注减低58例,异常率82.85%。EEG检查,70例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25例,异常率35.71%。SPECT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03/2004-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收治的3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以3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被试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还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测(包括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总体衰退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2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情况:异常率为91%,其中颈内动脉系统异常率为56%,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率为52%。脑血流双侧下降18例,单侧下降8例,两侧不对称7例。②脑血流速度: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低于正常对照组[(43.6&;#177;8.9),(58.7&;#177;9.9)cm/s;(28.6&;#177;5.1),(38.7&;#177;8.1)cm/s.P〈0.05]。③两者神经心理学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①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已出现局部脑血流的下降,但并非全脑血流下降。②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病因学研究及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分析Rasmussen脑炎患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Rasmussen脑炎确诊患儿8例,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MCA血流速度。结果病灶侧血流速度变化率与病灶对侧血流速度变化率的差值分析显示,平均血流速度的方差最小。TCD检测的双侧MCA在癫痫发作期表现为不均等的血流速度增加。结论平均血流速度较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更适合作为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经颅多普勒评价分米波治疗椎—基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43例经临床和TCD证实的椎一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中,用分米波治疗后,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显著好转,椎一基动脉供血可见增加,治疗后痊愈率为48.84%,显效率27.91%,好转率13.95%,无效率9.3%,总有效率90.7%。分米波治疗后TCD检测表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舒张未血流及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快,93.02%达到正常水平(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