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舌失味觉案
患者甲,去年11月产后月余,始觉唇麻不仁,舌动不利,渐至含酒而不知其味,经中西医屡治,虽唇麻已愈,舌动自如,而舌仍失味觉,病已三月。彼亦业医,故询其前医何治?谓以心肝肾脾诊之。更询之,素来体弱,短气乏力,胃脘怕泠,常敷热水袋,纳谷不香,食后可缓,脘腹隐痛乍作乍止,尤值产后失血,诸证渐甚。望唇口色淡颜面胱白,脉细而缓,舌淡苔白。 相似文献
2.
<正> 班秀文教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从医五十余载,善治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录班师临证验案二则如下。左下肢肿胀治从血分曾某,女,31岁,1991年3月5日初诊。月余前行人工流产术,术后4天出现左下肢浮肿疼痛,步履艰难。曾服行气利水中药10余 相似文献
3.
一、全身皮肤味甜治验孙××,女,56岁,农民,1985年3月1日就诊。患者于半月前因生气而发生胸胁胀满、嗳气不畅等症,尔后又逐渐出现全身皮肤味甜如蜜,因疑自已味觉失常,复让子女试舔,皆觉甜如蜂蜜。化验血糖120mg/ml,尿糖阴性。现症:全身皮肤味甜如蜜,胸胁胀满,嗳气不畅,肢困乏力,纳差便溏,舌谈苔薄白,脉沉弦。脉证合参,证属肝郁脾虚,运化失常。拟疏肝解郁健脾之方:柴胡 相似文献
4.
<正> 席汉氏病的发生多见产妇分娩时大出血、休克引起垂体缺血、坏死,以致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子宫萎缩,继则闭经,毛发脱落,性欲减退,全身乏力一系列极度衰弱的综合症状。本病属于中医虚劳证范畴,根据脏腑虚损的不同情况进行施治,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病历摘要例1 彭某,女,27岁,1974年12月9日入院。患者产前3个月出现腹泻,每日5~6次,经中西医治疗症状好转。1974年9月分娩时流血较多(约1,500~2,000毫升),产后仍然排稀烂便,每日2~3次,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口淡纳差,乳汁断绝,合并 相似文献
5.
(一) 尿毒症合并心衰黄某某,女,51岁。工人。住院号:87207。因胸闷、心悸、腰痛、双下肢反复浮肿1年,全身浮肿少尿3~4天。入院时症见胸闷、心悸、喘息不能平卧,腹胀,尿少,神疲乏力,面浮便溏,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体查:血压15/6.7KPa,精神欠佳,全身浮肿, 相似文献
6.
一、产后癃闭张×25岁职员住院号32632患者于10天前行手术破膜,会阴切开娩出婴儿。由于产程过长,出血较多,即日出现小便点滴不通。一直保留导尿管,间断4小时开放一饮。经给膀胱注射红汞,膀胱区马蹄形新斯的明局封,膀胱区热敷、按摩、针灸,双侧足三里局封及内服中药等治疗后,似有尿意感,终未自行排尿。妇产科检查,未发现盆腔血肿。尿检多次均正常。会诊时症见,头晕汗出,神疲乏力。精神抑郁,恶露未净,其色略暗。少腹胀,余无明 相似文献
8.
温热病是多种急性热性病的总称。其特点是发病急、传变快、病势重。笔者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以来,对于本病的诊治,除遵循叶、吴的学术思想外,常从“热、痰、虚”象去推敲琢磨,辨证施治,确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兹不揣谫陋,爰举验案如次,就正于同道。暑温案(热、痰并重型)周××女3岁。患儿因发热四日,时有呕吐,抽搐,神志不清,收治入院。入院后,西医诊断为“乙脑”,经用西药处 相似文献
9.
一、乳痈(乳腺炎)李××,女,26岁,已婚。1986年3月10日诊。产后1月,左乳房生一红肿包块,日渐肿大,半月内屡用各种抗菌素等药,包块有增无减。检查:左乳有10×6cm~2包块,质地较硬,局部赤、热、肿、痛.面黄颊赤,口干心烦,胁肋胀痛,少腹作胀,纳差腰酸,头晕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沉弦。 相似文献
10.
<正>一、舌失味觉案刘×,女,27岁,医生,1972年4月5日就诊。去年11月产后月余,始觉唇麻不仁,舌动不利,渐至含酒而不知其味,经中西医屡治,虽唇麻已愈,舌动自如,而舌仍失味觉,病已三月。彼亦业医,故询其 相似文献
11.
崩漏属妇女经水异常范畴,经水关乎天癸冲任,天癸冲任皆系于肾,故崩漏之属虚者其本在肾,而又以肾精亏虚为病机重点,故治崩漏之虚证以补肾寒流为最常用之法,崩漏之实证原因虽多,以又瘀阻冲任为病机重点,故治崩漏之实证以活血化瘀为最常用之法,举医案两侧,说明崩漏证分虚实,其治则不外塞通两法。 相似文献
12.
一、一更咳喘孟某,女,44岁,山东省日照县竖旗乡人。1987年8月3日诊:咳喘年余。一年前患感冒,继而咳嗽。久治不愈,病情日甚,渐致喘促气急。经地、县级五处医院中、西医诊治,耗资千余元,只能取效于一时。现咳嗽不甚,吐痰较多,以喘为主,白天甚 相似文献
13.
<正>贾建华老师是湖州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今将老师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和用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医案各一则介绍如下,与同道分享。1苓桂术甘汤加减疗胃脘痛案患者吴某,女性,49岁。初诊日期:2014年3月19日,主诉胃脘部位胀满疼痛1月余。1月前始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部位胀满,疼痛,进食后或空腹均 相似文献
14.
狐惑病治验二则江苏众想集团公司职工医院(224001)王成狐惑病具有眼、咽喉、外阴蚀烂,精神不安,神志恍惚等表现,与西医之白塞病(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近似。近几年来,许多医家认为,狐惑病与现代医学之白塞病是同一疾病。狐惑病,始载于汉张仲景... 相似文献
15.
姜建国教授早年师从伤寒大家徐国仟、李克绍教授,致力于《伤寒论》教学和临床工多年,洞悉《伤寒论》辨证精髓,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深感其思辨方法活而又准,临证每获奇效。厥阴病为《伤寒论》最为复杂深奥之病,其症状表现多怪异不常,病理上又寒热虚实错杂,给辨证施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近代名医陆渊雷将其称为“千古疑案”。老师多年临证中,抓住厥阴病阴尽阳生、以肝为主的特点,灵活辨证,治愈多例厥阴病患者,现举二例以述之: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甘草泻心汤加味治愈2例孤惑病,报告如下:例1.姜某,女,58岁。1990年夏因患口腔、唇部及外阴粘膜溃疡,在长春某医院住院治疗月余,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曾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治之无效,求余诊治。诊见:口腔、唇部及外阴粘膜溃疡,痛苦面容, 相似文献
17.
治验二则湘乡市中医院(411400)周端求1燥咳误汗,变生肺痿刘某某,女,40岁。素有咳喘病史。1974年8月下旬,久晴不雨,秋阳施虐,燥气逼人,因辛勤田野,加冒时邪而诱发夙疾,复发咳嗽微喘,肢体酸楚,周身不适。遂延余诊治,询知以往常投小青龙汤多验,...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阻塞性黄疸袁某,男,59岁。患者于1977年7月初开始出现脘腹及右季肋部胀闷隐痛,乏力,尿黄如红茶,经几所医院检查,均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经某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终无转机,黄疸呈进行性加深。11月1日组织会诊,各项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1.5克%,白细胞9,500,中性70%,淋巴30%,血沉 相似文献
19.
(一)急性肾炎邝某某,男,6岁。1988年3月12日诊。其父代诉:肢体浮肿10天。初因发热咳嗽伴眼睑浮肿,曾服感冒灵等药不效,遂肿及四肢。于某院尿液检查: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1~3,以急性肾炎收入住院。治疗5天,发热虽退,浮肿未消。故出院求余治疗。证见肢体浮肿,皮肤光亮,小便短赤。微咳,苔薄白,脉浮数。证属风水相搏,溢于肌肤。治宜宣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长期畏寒某医师三年前因抢救病人连续五日未眠,突然昏倒,继即发热,经治疗后热退身凉。此后长期畏寒不愈,曾辗转于数省、市求医,经多方治疗无效。在上海经名教授数人诊治,诊为“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前来就诊时,正值七月流火烁金之际,虽身着卫生衣裤,外加棉袄,犹频频呼冷不已。诊见患者呈寒战状,全身乏力,肢体沉重,精神萎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