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氟桂嗪对视网膜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彤  刘建宗 《眼科研究》2001,19(1):23-25
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氟桂嗪(flunarizine)在视网膜缺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TBA法测定兔眼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比较实验组、氟桂嗪治疗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组在缺血再灌注30,60,90min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DA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1);氟桂嗪治疗组MDA含量在缺血再灌注30,60,90min3个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细胞内Ca^2 超载参与了视网膜组织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氟桂嗪对急性视网膜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盐酸氟桂嗪对家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升高至16kPa。维持1h后再灌注,再灌注后第2、7、14天分别记录其ERG,与缺血前ERG相比,观察b波的变化。药物治疗组在造成缺血前12h,缺血-再灌注即刻及再灌注后12h静脉给予药物治疗。结果 药物治疗组ERG的b波与正常眼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盐酸氟桂嗪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监测视网膜电流图(ERG)a,b波恢复的百分率,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GM-1)球后注射给药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用眼内灌注方法制成视网膜急性缺血的动物模型,治疗组于撤压前5 min球后注射GM-1(1 mg/kg),实验组只加压不给药,均记录缺血前ERG,缺血期ERG及再灌注30,60,90 min时的ERG图形.结果:两组缺血前的a,b波振幅无显著差异(P>0.05).a波振幅的恢复在再灌注30,60及90 min两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波振幅的恢复在再灌注30,60及90 min两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间30,60及90 min比较均P<0.01),治疗组均高于实验组.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氟桂嗪治疗高眼压性视网膜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刘业滋 《眼科研究》2002,20(2):126-127
目的 观察家兔高眼压前、高眼压即刻及高眼压后用盐酸氟桂嗪对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升至125.56mmHg,维持1h,恢复再灌注,在造成高眼压前12h,高眼压即刻及高眼压后12h用药。在再灌注7天,通过形态学及ERG的b波的观察,了解盐酸氟桂嗪对家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高眼压前用药,ERG的b波可恢复至缺血前的85%左右。高眼压即刻及高眼压后用药可恢复至缺血前的60%左右,而未用药组则只能恢复43%左右。有统计学意义。功能民形态学变化一致。结论 盐酸氟桂嗪对家兔高眼压性视网膜损伤有保护作用。高眼压前用药比高眼压即刻及高眼压后用药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复方樟柳碱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易  陈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268-2270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和复方樟柳碱组,每组10只。采用前房灌注升高眼压制作急性视网膜缺血模型。观察1,3,7d视网膜电图a波b波的恢复情况。每组随机取2只大鼠造模眼球光镜、电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神经节细胞线粒体的变化。结果:复方樟柳碱组较造模组神经节细胞线粒体肿胀程度轻,b波明显恢复,同造模组与正常组间b波的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樟柳碱可减轻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DR)患者视网膜电图(F-ERG)的振幅、峰潜时、OPS总和振幅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将53例102眼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NDR、BDR、PDR),并采用美国UATA-2000型视觉电生理仪对53DR例进行F-ERG检查,主要分析其a、b波峰潜时、振幅、OPS总和振幅.结果随着DR病情的加重,ERG及OPS无波的情况所占比例增大.a波峰潜时BDR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DR组和DM无D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WTBZ〗<0.05);a波振幅正常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b波振幅正常对照组与BDR、PDR间以及DM无DR组与BDR、PDR组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OPS总和振幅除了BDR与PDR间外,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OPS、ERG之a、b波振幅,尤其是b波振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DR患者以及估计预后的敏感指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DM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7.
熊海波  刘苏  沈洁  晏兴云 《眼科研究》2008,26(6):429-432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索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8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缺血组和治疗组各40只.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于6、24、48、72 h检测视网膜电图(ERG)b波振幅,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与缺血组相比,治疗组可维持ERG b波振幅,升高SOD含量,降低MDA、NO含量,降低caspase-3表达,可减轻超微结构损伤(P<0.05).结论 米诺环素可维持ERG b波振幅,调控SOD、MDA、NO,改善超微结构而保护视网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氟桂嗪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来探讨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护.方法40只S.D(Sprague Dawley)健康大鼠,体重200~220 g,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20只平均分配到光照前及光照后24h,6 d,10 d 4个时间点,实验组20只大鼠采取同样的分配方法.光照前12 h对照组大鼠耳缘静脉注入40%聚乙二醇,实验组大鼠耳缘静脉注入氟桂嗪20mg/kg(溶于40%聚乙二醇),光照开始前两组再次分别注入相同剂量的上述两种药物后光照开始,两组共30只大鼠经手术显微镜灯泡连续照射1 h,于光照前及光照后三个时间点急性处死大鼠进行视网膜NO含量的检测.结果对照组视网膜光损伤后NO水平在各时间点均较光照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17,12.21,11.98,均P<0.01),实验组视网膜光损伤后各时间点亦较光照前增高,但增高缓慢,光照前24h及6 d差异有显著意义(t=7.03,10.74;均P<0.01),10 d时差异亦有意义(t=2.90;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光照前两组差异无意义(t=0.58;P>0.05),光照后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NO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t=8.13,5 76,8.88;均P<0.01).结论氟桂嗪可抑制光化学损伤后NO含量的升高,这对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可能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力  韩萍  张晓云  郭玉清 《眼科研究》2004,22(6):585-587
目的 研究阿法根(alphagan)对动物模型视网膜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损伤治疗组,通过急性升高眼压的方法,制成视网膜缺血损伤动物模型,在视网膜缺血前1 h结膜囊内给予0.2%阿法根滴眼液局部治疗。于第7 d观察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b波振幅变化,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分析。结果 损伤对照组与损伤治疗组相比,相对b波振幅恢复率分别为(6.20±4.60)%和(63.78±9.27)%(t=17.60,P<0.01),RGC的丢失率(43.26±12.42)%和(11.74±6.69)%(t=7.07,P<0.01),明显保护了视网膜的组织形态结构。结论 局部应用阿法根治疗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PPswePS1转基因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给予6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PPswePS1鼠)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光照处理为实验组,设鼠龄匹配的转基因鼠为对照组,在光照6个月后(即小鼠12个月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测,取材并进行切片,行HE染色并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予以视网膜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Rod反应a、b波波幅分别为(18.33±3.53) μV、(107.58±14.72)μV,Max反应a、b波波幅分别为(64.80±7.57)μV、(178.76±14.47) μV;实验组光照6个月后小鼠视网膜电图Rod反应a、b波波幅分别为(17.92±4.89) μV、(21.83±5.51) μV,Max反应的a、b波波幅分别为(18.23±4.44) μV、(24.50±4.49) μV;与对照组比较,Rod反应的b波和Max反应的a、b波的波幅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Rod和Max反应里a波和b波的潜伏期改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过光照处理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以外核层与感光细胞外节明显,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为(102.34±9.38) μm,与对照组(181.32±13.47) 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高强度光照可以造成TgAPPswePS1鼠视网膜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冯联兵  刘祥朝 《眼科研究》1992,10(4):237-240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方法对实验性兔眼球透热术后房水的纤维连接蛋白及丙二醛进行了测定,并对术后组织病理进行了观察。表明兔眼术后房水中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1周时达高峰,1个月时基本降到正常。房水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3天至1周时下降明显。讨论了房水中丙二醛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变化及术后组织病理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角巩膜穿孔伤一期急诊手术在视功能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168眼角巩膜穿孔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角巩膜修补术3 6眼,角巩膜修补 虹膜复位术93眼,巩膜修补 热凝 硅胶外加压术2眼,角巩膜修补 白内障摘出2 4眼。角膜修补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眼。结果 全部病例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前视力无光感6眼,光感~0 . 0 4者84眼,0. 0 5~0 .2 5者71眼,0 . 3~1. 0者7眼。术后视力无光感4眼,光感~0. 0 4者3 9眼,0. 0 5~0. 2 5者92眼,≥0 . 3者3 3眼。脱盲率5 2 . 2 2 %。脱残率3 6. 62 %。结论 角巩膜穿孔伤一期手术水平决定了伤眼治疗结果,应把角巩膜伤口的缝合视为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眼部电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兔实验性玻璃体出血模型18只(3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2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出血的自然转归;用药组: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电导入治疗。分不同时间点抽取兔房水和玻璃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和玻璃体中的药物浓度。用检眼镜观察眼底的可见度,以判断玻璃体出血吸收的情况。结果:对兔实验性玻璃体出血,川芎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组出血吸收较对照组快。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法可促进玻璃体出血的吸收,缩短病程,是一种简易有效的眼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屈光不正对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17例和无屈光不正的受试者17例,按照屈光状态与眼别进行分组。屈光不正者未戴镜矫正条件下17只主导眼为ADa组,17只非主导眼为ANa组;屈光不正者戴镜矫正条件下17只主导眼为ADb组,非主导眼为ANb组;正常受试者主导眼为ND组,非主导眼为NN组。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对受试者双眼分别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记录。采用自编的Matlab程序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对各组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微扫视间隔时间等量化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Turk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组间平均微扫视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Da组(5.42%±0.26%)、ANa组(5.48%±0.25%)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幅度变异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7,P〈0.01);ADa组[(55.25±2.40)°/s]、ANa组[(54.51±1.77)°/s]微扫视峰值速度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小(F=311.84,P〈0.01);ADa组[(1.56±0.03)Hz]、ANa组[(1.57±0.05)Hz]微扫视发生频率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低(F=155.25,P〈0.01);ADa组[(558±23)ms]、ANa组[(555±22)ms]微扫视间隔时间较ADb组、ANb组、ND组、NN组长(聘102.12,P〈0.01);屈光不正者戴镜或不戴镜及正常受试者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者戴镜条件下与正常受试者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屈光不正可影响人眼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行为,表现为微扫视幅度变异度增加、峰值速度降低、发生频率降低及微扫视间隔时间延长。戴镜可矫正屈光不正患者微扫视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谢汝欣  黄敏丽 《眼科新进展》2016,(12):1184-118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20~74岁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早期的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后期新生血管形成。米诺环素作为一种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除了具有抗菌、抗炎症反应外还有抗新生血管、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着重于米诺环素对DR的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米诺环素抑制DR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米诺环素在DR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改良型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钢  孟永安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56-1157
目的:探讨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1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结果:改良术组远期眼压控制与传统术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是常用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较易掌握,且远期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眼位对主动追踪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金属环模拟虹膜及瞳孔,其上置3.5 mm厚透明PMMA板模拟角膜,将该模拟装置置于MEL-70准分子激光主动追踪系统下,分别标记模拟装置在中央位置及位置偏移5 mm及10 mm后主动追踪系统所指示切削中心位置,观测两种位置偏移引起的追踪效果偏差量。结果偏差量分别为0.15mm及0.25 mm。结论眼位对主动追踪有影响,这种影响对常规屈光手术是可接受的,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ET-1的眼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内皮素1(ET-1)是体内已知的作用力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缩血管肽,目前在眼科有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青光眼、角膜疾病中的作用研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秀兰 《眼科》2012,21(1):3-6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其现代的处理原则、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等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发展对青光眼治疗具有重要贡献。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前房角粘连范围、用降眼压药物数量、晶状体混浊程度以及视力情况等。规范、精细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青光眼手术技巧是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前提。要尽量避免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行联合手术。合并有白内障或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还是先青光眼后白内障手术抑或先白内障后青光眼手术仍需深入研究。对于其它类型的青光眼如恶性青光眼,急进地摘除晶状体也存在争议。(眼科,2012,2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