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干骨折因闭合复位失败、开放性、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或同侧肢体多发骨折、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已成共识。但骨折已临床愈合 ,去除内固定物后再发骨折 ,是股骨干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住 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对1998年-2006年收治的17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17例内固定失败中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9例,加压钢板3例,"V"形髓内针2例,梅花钉3例。结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时未遵循生物力学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可靠的外固定、粉碎性骨折一期植骨,术后正确功能锻炼,是减少和防止内固定失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上是金属物,最大的缺点是在骨折愈合后需再改手术取出,若金属内固定物留在体内,因应力遮挡作用和腐蚀,可在骨折治愈过程中造成骨质疏松,还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这无论在经济上、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负担。新的可吸收内固定物由于避免病人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1984年,Rokkanen首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仅限于松质骨骨折的固定,我们自1996年2月起,应用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选择性用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疗效满意;同时.通过实验动物骨折模型,观察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内固定术在骨伤科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应用不当导致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屡见不鲜。我科自1995年-2002年先后收治了股骨干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落而致手术失败36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本组36例,平均年龄37岁。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出现骨愈合不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发生骨愈合不良的股骨干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对骨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钢板内固定问题是最主要原因,发生率56.52%(26/46),术后功能锻炼不良和骨缺损患者未行一期植骨也是引起骨愈合不良的原因,其发生率分别为26.09%(12/46)和17.39%(8/46)。钢板内固定问题明显高于后两种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15.115、8.787,P均〈0.05)。钢板内固定问题包含内固定物选择不当(8例)、开放性骨折造成血供损伤(12例)和复位操作不当(6例)3种。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应强调内固定物选择的恰当性、注意骨缺损患者的一期植骨效果以及正确实施术后的功能锻炼,从而提高骨愈合能力,减少骨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410002)付玉庆随着社会的进步,创伤骨科的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很多需要手术治疗的骨折病人越来越对金属内固定物固定骨折后需第2次手术取出感到不便和抵触,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内固定物来取代它。经...  相似文献   

8.
应用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骨折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骨折应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指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部位关节骨折在臂丛麻醉下或硬外麻醉下手术,材料均采用1枚或多枚可吸收内固定物。结果:随访3~12(平均8)个月,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骨折均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结论:PDLLA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骨折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股骨干再次发生骨折的原因。方法 对151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折原因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造成股骨干再次骨折的原因有:(1)钢板固定于股骨干前方或前外侧方,这组病例最多,有132例;(2)骨折端骨痂生长过少或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47例;(3)钢板选择过短,有23例;(4)螺丝钉选择过短,有16例;(5)过早负重或功能锻炼,有56例;(6)钢板类型选择错误,有13例;(7)钢板与螺丝钉不配套,有8例。结论 上述7种原因是导致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折的主要因素,应引起外科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目前大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内固定器材种类繁多,应用普通螺钉加双环抱器作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特别是多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目前国内报道较少见。本院从2000年2月至2002年4月共收治严重(多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26例,均采用普通螺钉加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经过8个月至26个月的随访,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钢板内固定术因容易获得骨折的解剖对位,手术所用器械简单,已成为各类医院尤其是基层各医院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股骨干因周围肌肉肥厚,收缩力强,与其它部位相比要承受较大的应力,不利于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稳定,若对股骨干的生物力学、钢板的机械性能缺乏了解、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手术技术欠佳,治疗失败或留有后遗症者屡见不鲜。本文收集18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失败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43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手术内固定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骨折不愈合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们对1998—2005年我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长型PFNA固定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不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3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除了1例(伴同侧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活动度欠佳外,其余3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100.0%,膝关节优良率达96.9%。结论长型PFNA使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通过一次手术完成,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固定牢固、防切割、防旋转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8例,其中1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和股骨颈骨折,5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而漏诊股骨颈骨折的2例,术中均采用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后,其中1例加用空心螺钉治疗,另1例更换为重建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1.5年。19例于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例在术后1年时股骨干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植骨后24周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只要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严格按规范操作,仍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15例上段及中上段骨折采用髓内针固定,14例中下段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3例螺旋斜面骨折采用钢丝捆绑加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32例手术治疗随访31例,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具有达到解剖良位,住院时间短.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不愈合23例,根据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结合我院治疗方法及相关内固定知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靳灵芝 《护理研究》2008,22(4):1081
下肢骨折后行内固定术具有无痛康复、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和费用以及减少外伤后营养不良和畸形愈合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内固定物植入后期管理不善,缺乏动态指导,造成内固定物断裂,则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我院2000年-2006年共治疗170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病人,其中8例内固定物断裂。现将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8年2月间使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闭合骨折5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8个月,平均6.4个月,术后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3—11个月),无肢体短缩及旋转畸形,无感染及断钉,关节功能障碍。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固定新鲜股骨干骨折具有生物学接骨术特点,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感染及内固定物失效率低,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郑伏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81-518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分析了7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的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结果功能锻炼不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延迟愈合、内固定物质量因素及外伤等。结论提出术后早期开展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训练.合理进行行走锻炼和负重锻炼,锻炼应从弱到强、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上曾遇到这样一些病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骨折端局部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亦无感染现象,但过一段时间后,因内固定物刺激周围软组织,从而发生水肿、坏死,形成窦道与外界相通出现继发感染,这类病例暂称之为内固定物引起异物反应继发感染。有别于术后即引起感染和开放性骨折术后的感染。现将所遇到的15例,对其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