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先天性腹膜鞘状突闭塞发生停顿、迟缓或不完全,使鞘突管仍然保持开放而造成的,而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造成腹股沟斜疝嵌顿。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收住二例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行超声检查,观察疝块的各项指标,包括大小、内部回声、形态及周边情况等,并用CDFI观察疝内容物的血流信号。结果新生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声像图多表现为阴囊内肿块,疝囊内容物以肠袢最为常见,超声可显示增厚的肠壁及肠腔内无回声区(积液)。CDFI:疝内容物血流信号较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检出新生儿嵌顿性斜疝,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嵌顿性斜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嵌顿 ,是外科常见急症。嵌顿物多为小肠肠管或大网膜 ,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病。如不及时处理 ,可引起嵌顿物缺血、坏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疝内容物出现坏死 ,应急诊手术 ;如确认疝内容物尚未发生坏死 ,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还纳内容物、高位结扎疝囊并行疝修补或疝成形术。但在某些情况下 ,如社区服务站或条件比较差的医院 ;患者心肺功能较差或不愿即时手术时 ,采取手法复位 ,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 ,避免绞窄疝的发生乃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一些嵌顿时间较短、张力较小、体积不甚大的嵌顿疝 ,手法复位往往不难 ,甚至… 相似文献
4.
5.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科自2000年5月~2004年10月,共收治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0例,采取手法复位和急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阴囊破裂较罕见,我们于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2月收治 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最多见的腹外疝,除股疝外,腹股沟斜疝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发生嵌顿绞窄后,由于手法复位或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嵌顿疝全部复回,但由于其发生率低,一般教材均未提及或明确指出,临床上极少报道,为提高对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特将我校附属医院从1981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28例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全部完成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4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劣。方法 2005年4月至2011年3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例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43例(腹腔镜组),及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的腹股沟嵌顿斜疝52例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在手术中检查对侧隐性斜疝,一并行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可作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治疗的优先考虑术式。 相似文献
11.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儿科急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彩超室1997~2005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3例,女1例,出生后27d~3周岁。2.临床表现:出生后3d~2年腹股沟处、阴囊、大阴唇内发现可回纳性肿物。站立、哭闹、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平卧、睡眠后肿物变小或消失。近日肿块突然增大、变硬,患儿发热、白细胞增高。3.使用仪器:使用超HDI9型彩超仪,探头频率7.5MHz。结果彩超声像图表现:腹股沟、阴囊、大阴唇内可见直径1.5~4.0cm实性类圆形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伴卵巢嵌顿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10月收治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腹股沟斜疝伴卵巢嵌顿 10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女性患儿 10例 ,年龄最大 2 3个月 ,最小 2 5d ,平均年龄 6 .5个月 ,其中 6个月以下 6例。体重 2 .8~ 10 .5kg ,平均5 .7kg ,其中早产儿 1例 ,出生时体重 2 15 0 g。末次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最长 96h ,最短 4h ,平均 18.9h。临床表现为哭闹不安 8例 ,呕吐 4例 ,腹股沟部肿块 10例 (左右各 5例 ) ,肿块压痛 8例 ,白细胞升高 6例。二、仪器与方法采用AcusonSequoia 5 12超声诊断仪 ,… 相似文献
13.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嵌顿性斜疝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收治22例小儿嵌顿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法复位10例,手术12例。肠管坏死1例,异物嵌顿肠管穿破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个月大。无明显诱因啼哭,查体:心肺(-),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左腹股沟区可触及一杏仁大小结节,边清,活动度大,不能还纳腹腔,压之啼哭更甚,临床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并嵌顿,彩超检查:左腹股沟区见一结节,大小约2.5cm×1.5cm,内见散在分布的小囊泡,直径约0.4cm,结 相似文献
15.
赵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2,4(4):246-246
患儿 ,男 ,2岁 ,右侧阴囊进行性肿大 1周来诊。B超检查示 :右阴囊明显肿大 ,大小为 7.8cm× 6 .5cm× 5 .9cm ,其内以液性无回声区为主伴有不规则强回声光团 (图 1 ) ,呈漂浮状 ,回声杂乱 ;自阴囊往上探查 ,可见腹股沟管内有肠道声像 (图 2 ) ,而右侧睾丸被推挤到一侧。B超诊断 :右腹股沟斜疝嵌顿入阴囊。手术证实为盲肠嵌顿入阴囊内 ,肠管已坏死。图 1 HMAS阴囊内积液 箭头所指为肠内容物图 2 RT右侧睾丸 箭头所指为腹股沟管内肠道声像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嵌顿性斜疝所… 相似文献
16.
手法复位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急腹症之一,指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可发生绞窄性肠梗阻造成严重后果。正确的手法复位是提高整复成功率和防止不良后果发生的关键。我科近年收治90例该病患者经过手法复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右侧附件及卵巢囊肿嵌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 女,20天.因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不能回纳7天入院.患儿无腹胀、呕吐,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症状.查体:站立位及平卧位右侧腹股沟区均见-2.0 cm×1.5 cm大小包块,皮肤稍红,质硬、固定,不能回纳,有触痛反应,包块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界限清楚,包块部位及周围听诊未闻及肠鸣音.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疝内容物多为小肠或大网膜,回盲部多为右侧滑动性疝的内容物,而回盲部嵌顿于左侧腹股沟斜疝的病例较为少见。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回盲部嵌顿于左侧腹股沟斜疝8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
超声诊断儿童腹股沟斜疝嵌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鑫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7):499-499
腹股沟斜疝占各种疝的80%,10%~15%的腹股沟斜疝易发生嵌顿,儿童腹股沟斜疝者约有30%以嵌顿疝为首发症状。年龄愈小嵌顿机会愈多。本研究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声像图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