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期与非老年期妄想性抑郁症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2例老年期妄想性抑郁症和36例非老年期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了对照分析,发现两组抑郁的表现相仿,属同一疾病单元。前者疑病、焦虑激越、思维困难、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有明显的精神及躯体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本文对7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有无妄想症状分为2组,结果显示妄想性抑郁症组焦虑激越、绝望、自杀行为比非妄想性抑郁症组发生率高,可见于各种临床亚型。两组病前性格有显著性差异P〈0.05。妄想性抑郁症以联合用药为多,非妄想组以单用药为多。  相似文献   

3.
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妄想性抑郁症的遗传情况。方法:对81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40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亲属进行了病历、家访和信函调查。结果:两组病人的亲属所患的精神疾病的总数无明显差异(P>0.75);妄想性抑郁症病人的亲属所患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明显多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亲属(P<0.05);妄想性抑郁症的亲属所患的双相情感障碍也多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亲属(P<0.025);而两组病人的亲属所患的妄想性抑郁症无明显差异(P>0.5)。结论:妄想性抑郁症的亲属比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亲属易患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 8 3例妄想性抑郁症和 13 3例非妄想性抑郁症作了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对象与方法本文对象共 2 16例 ,均符合CCMD— 2—R中抑郁发作的标准 ,并排除器质性抑郁、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等。其中妄想性抑郁症 83例 (下称研究组 ) ,非妄想性抑郁症 13 3例 (下称对照组 )。对两组进行对照研究。2 结  果2 1 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 43例 ( 5 1 81% ) ,女 40例( 4 8 19% ) ;年龄 16~ 63岁 ,平均 ( 3 7 5 1± 12 0 1)岁 ;已婚 5 0例( 60 2 4% ) ,未婚 3 3例 ( 3 9 76% )。对照组男 65…  相似文献   

5.
新型抗抑郁药治疗妄想性抑郁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48例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和76例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各分为两组,分别用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的严重程度。结果: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均有效。  相似文献   

6.
对83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33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治疗时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联合抗精神病药;伴有的妄想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等。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治疗妄想性抑郁症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妄想性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利培酮组与舒必利组。两组从治疗效果、副反应、服药依顺性、复发率、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对照。结果:利培酮的治疗效果优于舒必利,复发率更低、服药依顺性更好,能改善认知功能。结论:利培酮可作为治疗妄想性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1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40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的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对单独用三环抗抑郁剂治疗效果欠佳,而三环抗抑郁剂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舒必利对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妄想性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差异,对71例妄想性抑郁症与13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妄想性抑郁症的精神病家族史、幻觉、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出现率显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妄想性抑郁症的自杀行为危险必理非妄想性抑郁症的1.99倍;妄想性抑郁症可能需联合治疗。提示妄想抑郁症可能抑郁症中的一种独特的亚型,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脑瘤是ECT治疗的绝对禁忌症,但有少数文献报告持异议。据报导ECT治疗伴重症抑郁反脑部转移癌相对较安全。有人认为ECT适用于有高度自伤危险和/或严重违拗的脑瘤病人。本文作者详细报导了ECT治愈Ⅰ例左额顶部脑膜瘤病人。病例,女性,75岁,反复发作妄想性抑郁史50年,20岁时首先表现为抑郁体征和症状。62岁时,用ECT治疗其妄想性抑郁成功。  相似文献   

11.
妄想性抑郁症的妄想症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81例妄想性抑郁症病人的妄想症状。结果表明,最多见的是罪恶妄想,男性病例所占比例更高于女性,其次为被害、关系、疑病和虚无妄想,仅个别病例出现附体妄想。首次发病有妄想症状者在复发中妄想较易再现,且其内容有明显的相同性。  相似文献   

12.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55例妄想性抑郁症与9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幻听,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率为非妄想性抑郁症的3.7倍,往往需要联合治疗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3.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5例妄想性抑郁症与9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幻听、焦虑、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率为非妄想性抑郁症的3.7倍,往往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人们早就认识到严重抑郁症可伴有妄想,而且还影响到抑郁症的预后。电休克用于临床后,许多报告强调抑郁症病人不论其症状如何严重及有无妄想,对电休克的反应均良好,但缺乏情感成份,仅有偏执症状者疗效则差。50年代末三环类抗抑郁剂问世以来,许多作者指出有妄想的抑郁症的疗效较无妄想的差。Decarolis 用大剂量丙米嗪治疗(200~350mg/日,治疗28天)400多例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的妄想并不少见,但常不为临床医生重视。作者研究了48例平均年龄73岁的住院老年病人,发现老年人妄想性虚构和“其同体被害妄想”较为多见。虚构倾向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末首次发现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同,尔后的治疗、生物学、临床及其一些家族史的研究提示妄想性抑郁症可能是一种单独的亚型。将重性抑郁症各类亚型先证者的亲属和正常人的亲属进行对照研究,发现:①不论那种重性抑郁症先证者的亲属与正常组相比,前者中重性抑郁症的发病率高;②妄想性抑郁症先证者  相似文献   

17.
外伤后远期出现的外伤性幻觉-妄想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症状很相似.本文为寻求鉴别诊断依据,对两组病人各42名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组是以幻觉-妄想为主的周期性外伤性精神病,第二组是既往遭受过脑外伤的精神分裂症,初期经过呈发作性,同样以幻觉-妄想症状为主.根据疾病各个阶段(前驱期、初期、发展期、终期),分别进行对比.前驱期系指从外伤直接后果消失到精  相似文献   

18.
妄想;抑郁和自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妄想;抑郁和自杀行为夏友春,陈德沂,严善明Rare等(1983)研究认为,住院自杀的精神病人中,以妄想性抑郁症为多DI.但也有不少人将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自杀观念和行为作了比较,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有何差异m.目前国内还未见有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对妄...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于后。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1)本文病例均符合CCMD -2 -R中抑郁症诊断标准 ,HAMD≥ 17分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 ;(2 )分为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两组进行分析 ;(3)妄想性抑郁症共 32例 (2 6 .4% ) ,其中男 1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为 (33 .8± 5 .85 )岁 ,伴自杀行为者 18例 (5 6 .3 % ) ;(4)非妄想性抑郁症共 89例 ,其中男 5 9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 (32 .43± 10 .12 )岁 ,伴自杀行为者 12例(13 .5 % )。1.2 方法  (1)详细分析病史记录 ,包括所用…  相似文献   

20.
妄想性抑郁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药物疗效、对ECT的反应、自杀、生化和CT、遗传、预后等方面讨论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