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19例应用激素释放电极及96例应用非激素释放电极患者在心房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3,6,12,18个月分别测试心房起搏阈值,并进行比较。发现激素释放心房电极的心房起搏阈值均显著低于非激素释放电极,且无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早期阈值升高现象。植入激素释放心房电极95%的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心房起搏阈值≤1.3V;植入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心房起搏阈值≤1.3V者仅占15%。表明激素释放心房电极明显优于非激素释放电极,即使进行长期低能量起搏前者亦非常安全,故能降低起搏器电池消耗和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激素释放电极对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长期的影响,检验激素释放电极能否用来长期低能量安全的进行双心腔起搏。方法:81例患者,男45例,女36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应用双心腔频率反应起搏器(DDDR)。心房和心室电极分别采用MEDTRONIC5524M及5024M激素释放电极。心房和心室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分别测试双极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结果:心房和心室激素释放电极在随访24个月期间所有测试的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保持低水平,呈稳定的平台型,无以往非激素释放电极植入早期的起搏阈值明显升高现象。另外,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中有98%的心房起搏阈值及94%的心室起搏阈值≤1.3V,因此可安全地以2.5V的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结论:被动固定激素释放电极可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长期的低起搏阈值状态。使绝大多数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可长期安全地以2.5V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从而有效地延长双心腔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起搏阈值分析与低能量起搏安全性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起搏阈值进行分析研究,随访观察低能量起搏的安全性。方法对106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术中、术后3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起搏阈值测试,并于术后3个月时将起搏器输出电压降为实测起搏阈值的2倍,随访观察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时间为1~6年,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电极的起搏阈值。结果106例起搏器均安全起搏。比较电极的起搏阈值,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无差别,心房电极高于心室电极,激素电极明显低于非激素电极。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证明,为节省能耗延长起搏器寿命,长期采用低能量起搏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1-10月共为7例病人应用了单电极VDD起搏器。术后随诊3-12个月,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达到心房同步起搏的目的,其中1例有别间断性P波感知差而自动转为VVI起搏,但总的P波感知率在98%以上,如植入病例经严格选择,单电极VDD起搏呆代替双腔DDD起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1~10月共为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人应用了单电极VDD起搏器。术后随诊3~12(平均6.5±2.5)个月,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达到心房同步起搏的目的,其中1例有个别间断性P波感知差而自动转为VVI起搏,但总的P波感知率在98%以上。如植入病例经严格选择(窦房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单电极VDD起搏可代替双腔DDD起搏。  相似文献   

7.
主动固定心房导线的起搏阈值在植入时和随访期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主动固定心房导线后心房起搏阈值的变化。方法对植入主动固定心房导线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植入后即刻阈值、术后3个月、6个月及随后每6个月心房起搏阈值的变化。结果362例患者随访了6~52个月,植入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心房电极导线脱位2例。92例植入后即刻阈值偏高(1.5~2.5V),但随访期显示心房阈值逐渐降低,植入后3个月随访时心房阈值1.0~1.5V者26例,≤1.0V者336例;6个月时1.0~1.5V者26例,≤1.0V者336例,其后心房阈值稳定。结论主动固定心房导线应用后部分患者植入时阈值偏高,但植入后逐渐降低并长期维持在稳定水平,且植入术后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8.
对33例植入心房电极者进行起搏阈值的随访,结果表明:起搏阈值峰值为1.44±0.74V/0.5ms,出现在植入后两周内;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22±0.40V/0.5ms;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慢性期起搏阈值(1.70士0.37V/0.5ms)明显高于不伴器质性心脏病者(1.16±0.37V/0.5ms),P<0.01;激素电极的起搏阈值峰值(1.12±0.29V/0.5ms)和慢性期起搏阈值(0.77±0.17V/0.5ms)均显著低于非激素电极(1.80±0.68V/0.5ms和1.40±0.33V/0.5ms),P<0.05及0.001。提出在非特殊情况下,将出厂时的电能由5.0V/0.5ms降至2.5V/0.5ms既可保证有效起搏,又可节省电能,从而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术中所测A波平均振幅为2.4±1.4mV;随访期间(平均11±4.9个月)A波感知阈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房室同步起搏率保持在100%,无心房感知不良、肌电干扰和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表明单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具有植入简便和房室同步功能稳定的特点,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激素电极与多层微粒镀复电极慢性起搏阈值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观察激素释放导线电极(steroid-elutingleads)和多层微粒镀复电极导线(frac-talleads)的慢性起搏阈值。方法对24例植入起搏器患者的30条导线电极,其中激素电极13条,镀复电极17条,应用起搏系统分析仪和体外程控仪测定植入即刻和植入后8个月的慢性起搏阈值。结果激素电极、镀复电极的慢性起搏阈值均显著低于普通电极(P<0.001),激素电极又低于镀复电极(P<0.05)。激素电极的慢性起搏阈值与植入即刻阈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激素电极、镀复电极均适合于长期低能量起搏,以激素电极更优。  相似文献   

11.
应用非螺旋直电极代替J形电极,普通直导丝代替J形导丝,为4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安置了心房按需起搏器。即刻起搏阈值0.72±0.35V,感知灵敏度为1.2±0.3mV与J形或螺旋电极基本相同。全部患者术后起搏功能正常,除1例因感知灵敏度进行性升高致感知欠佳外,余39例感知功能良好。未见电极脱位。笔者认为,采用作螺旋直电极安置AAI起搏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根电极心室起搏双腔感知双重反应型起搏器(VDD)心房电极感知功能的稳定性。方法:测试了14例安装单根电极VDD的患者在不同体位、扩胸运动及日常活动时的心房漂浮电极的最低感知阈值。并将术中测得的P波与术后测得的心房最低感知阈值做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4例中有12例患者不同体位的心房感知阈值不一致。其中9例在坐、立位时感知阈值最低,将心房感知阈值调至较最低感知阈值低两档的位置后做Holter检查,全部患者心房感知、房室顺序起搏功能良好。扩胸运动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过度感知。术中所测P波振幅与术后测得的最低心房感知阈值相关性良好(r=0.69,P<0.05)。结论:单根电极VDD可替代双电极导管的双腔起搏双腔感知双重反应型起搏器(DDD),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13.
对埋植DDDR起搏器的21例患者随访26(6~54)个月,未见电极移位。20条激素电极慢性能量阈值为0.44±0.51μJ,有意义地低于15条螺旋电极的1.89±1.98μJ。通常程控到慢性能量阈值的3倍以获得适当的安全范围,其中65%的激素电极程控到1.6V,0.3ms仍具3.94倍能量阈值的安全范围。提示具有较大范围可程控电压和脉宽输出的DDDR起搏器配用低阈值激素电极可延长起搏器寿命,这也将是今后起搏系统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两种心房电极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心房电极的优缺点。方法 对临床应用的150例心房电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心房壁电极移位率为9.2%(6/65),交叉感知率为7.5%(5/65),心耳电极组未发现这两种并发症(P<0.01)。心房壁电极组急、慢性起搏阈值均高于心耳电级组(P<0.01)。心耳电极植入较心房壁电极容易。两种电投慢性期P波幅度差异无显著性,植入失败率分别为4.6%(S/65)和2.4%(2/85)(P<0.05),随访4.29±3.13年,未发现工作异常情况。结论心耳电极植入较易,移位率、交叉感知率及术中、术后起搏阈值低为其优点。  相似文献   

15.
心房起搏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心房起搏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6例心房起搏患者进行了临床、心电图、起搏参数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38±20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1例心衰及死亡。术中、术后心电参数符合起搏要求。16例术前阵发性心房颤动者,术后发作频率及时间明显减少(P<001、005)。15例(227%)发生过感知,电极移位4例(61%),房室传导阻滞2例(30%)。结论心房起搏是一种安全的起搏方式,可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效果,而明显优于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16.
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合并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房室阻滞的患者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对3例电极脱位至右室流出道、9例因上述疾病主动将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12例患者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电压:0.86±0.10V,脉宽:0.3±0.04ms)较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电压:5.0±6.06V,脉宽:1.52±0.77ms)显著降低,P<0.01。随访68.5±34.65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果提示右室流出道是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  相似文献   

17.
VDD起搏治疗幼儿完全性房室阻滞(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3.5岁的女性幼儿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致迟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而安置VDD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埋置单根心房感知、心室触发起搏电极,使之于右房内塑形并贴靠房壁;起搏器埋于同侧皮下胸大肌筋膜上囊袋内。术中测得起搏阈值0.1V、脉宽0.4ms、电极阻抗520Ω、A波振幅1.5mV、V波振幅10.6mV,A波感知设定0.25mV。术后房室同步起搏率100%,临床症状改善。表明VDD起搏器不仅埋置简便,而且具有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起搏特点,是治疗幼儿CAVB的理想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在病窦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18例病窦综合征患者置人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Enpulse系列7例,Sensial系列5例,Adapta系列6例),于置入时,置入后1周、1个月、6个月采用起搏分析仪及体外起搏器程控仪测定心房起搏阈值和阻抗,利用ACM进行术后阈值和阻抗的动态观察。结果测定的心房阈值与AC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起搏阈值均〈1.0V,心房起搏阈值于置入1个月后有下降趋势,阻抗未见明显变化。预期使用寿命6个月时测定为(8.7±2.4)年。结论病窦综合征患者置入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起搏器心房起搏安全有效,起搏器预期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9.
为210例患者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166例,头静脉切开56例,其他2例;起搏阈值:心室0.4 ̄0.7(平均0.5)V,心房0.3 ̄0.9(平均0.6)V;起搏方式:心室起搏181例,房室顺序起搏43例。安置起搏器后患者症状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认为熟练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精确的电极定位和严格的囊袋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激素电极和非激素电极起搏阈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电极和非激素电极起搏阈值对比分析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15006)刘志华,宋建平,汪康平,蒋文平本文对植入激素电极及非激素电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起搏阈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激素电极在降低起搏阈值中的作用。资料和方法:植入激素电极者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