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医科生学习素质性别的差异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学生不同性别学习素质的差异。方法在不同年级医学生中随机抽样调查,以总体和不同年级按性别列出学习素质各因子。结果总体上女生焦虑程度高,但其在专心、环境利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优势;在各年级内部焦虑、专心、人际等因子各有不同情况。结论①医学生学习素质大一是培养关键期;②重点应关注大二学生。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456名学生施测,结果:医学生交友态度在不同年级、南方与北方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校园人际氛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不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师生关系.不同年级、贫困生、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宿舍人际关系,不同年级存在差异:结论:校园人际关系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应针对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人际交往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学生自我评价量表、教师态度量表和中学生应对问卷对1 33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P=0.000);人际关系和外貌的自我评价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P=0.001);教师态度(Sig=0.000)和中学生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Sig=0.000)、自责(Sig=0.000)和退避(Sig=0.000)人影响中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教师态度(Sig=0.000)、解决问题(Sig=0.000)和自责(Sig=0.000)对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有显著影响;教师态度(Sig=0.000)、解决问题(Sig=0.000)、自责(Sig=0.000)、幻想(Sig=0.000)和合理化(Sig=0.000)外貌自我评价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三个方面存在不同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同时还会受到应对方式和教师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非医学类文理不同专业同一年级学生对辐射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应对态度.方法 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9级文理科不同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该校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文理科学生比较,在辐射基本知识方面,辐射对人体的损伤表现认识,存在辐射损伤的医疗器械,对电脑电磁辐射的了解程度等认知存在差异(P<0.05);在辐射防护知识方面,应对放射性散布事件的措施,降低电脑辐射措施,降低手机辐射措施,抵御和减少核辐射损伤的食物等认知存在差异(P<0.05);在辐射的应对态度方面,接受相关知识的意愿和采取措施降低辐射的意识存在差异(P<0.05).结论 大学生辐射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有必要开展辐射有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在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探讨大学生学习策略模式。方法使用Wein-ste in等编制的学习策略问卷,对徐州地区3所高校医科、理工科、文科7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科及各等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结果医科、理工科及文科的大学生在焦虑、专心、选择要点、学习辅助、考试策略5个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上分别存在差异性,男女生在态度、动机、专心及学习辅助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学科各等级间亦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不同专业、性别及不同学习等级的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存在差异,应针对性辅导学生以培养更高效率的学习策略,高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学生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自我评价量表、教师态度量表和中学生应对问卷对 1 33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P=0. 000);人际关系和外貌的自我评价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 000;P=0. 001);教师态度(Sig=0. 000)和中学生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 (Sig=0. 000)、自责 (Sig=0. 000)和退避 (Sig=0. 000)人影响中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教师态度(Sig=0. 000)、解决问题 (Sig=0. 000)和自责 (Sig=0. 000)对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有显著影响;教师态度(Sig=0. 000 )、解决问题 (Sig=0. 000 )、自责 (Sig=0. 000 )、幻想(Sig=0. 000)和合理化(Sig=0. 000)外貌自我评价有显著影响。结论 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三个方面存在不同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同时还会受到应对方式和教师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360份大学一年级新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略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中着重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恐惧等方面.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人际关系问题、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以及自我意识模糊等3个方面.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探讨了原因,并提出了心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鲁娟  任凤云  游晓华 《当代医学》2021,27(12):16-21
目的 探讨年级因素对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员岗位认知度的影响,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以已经构建的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调查某军医大学二年级到五年级共935名在校学员各项岗位素质的认知度.结果 不同年级学员认为最重要的能力素质(二级指标)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7.256,P<0.001),四年级对临床医疗服务能力相对更加看重(61.1%);对各项岗位素质(9项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重要性的看法中,不同年级在校学员有43项素质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年级学员对35项岗位素质的认知度最高.结论 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学员总体岗位认知较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岗位认知教育.  相似文献   

9.
护理本科生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生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延安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生认为影响实验课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实验室条件,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氛围和教师教学态度等。不同年级护生在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认识上有差异(P<0.05)。主要表现在实验室条件、学生个性特点、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结论影响护生进行实验课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不同年级护生在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认识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符合高等医学专业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模式,提高高等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方法使用Weinstein等人编制的学习策略问卷,对徐州医学院30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分析,并与学习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态度和动机的学习策略应用上强于男生;学习优等生在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焦虑、选择要点、考试策略方面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均显著高于学习良好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学习良好学生仅仅在动机和专心两个学习策略的应用上屁著高于学习困难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一定的专业特点,男女生及成绩优秀者具有不同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教师应当引导、培养学生采用更加符合医学学习特点的、更加有效的方式去进行医学专业学习,对学习困难学生需要进行学习策略的评估,以便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338名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除自我维度外,大、中学生[适应(64.17±7.12)分,(68.27±5.86)分;人际(58.70±7.13)分,(64.78±5.25)分;个性(127.72±14.41)分,(135.72±10.52)分;动力系统(109.34±11.76)分,(129.79±10.12)分;认知风格(61.19±5.35)分,(71.57±5.84)分;归因风格(43.76±4.24)分,(49.86±4.70);应付方式(106.14±10.33)分,(124.77±9.80)分]、男女生、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父母受教育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各维度及其子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②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良好;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人际归因能力培养,以期提高护生的人际归因能力。方法: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认知干预的方法对65名护理本科女生进行人际归因能力培训,并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培训前、后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前、后护理本科女生人际归因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7,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2,P<0.05)。结论:通过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干预的方法改善人际归因的方式,加强了护生人际归因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2名心理咨询师学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的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学员在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敌对、恐怖和精神病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而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男生在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女生,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分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咨询师学员总体来说心理健康程度较好,但在某些因子上略高于国内常模,学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对南京地区两所高校的3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其中,男生的社交焦虑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网络社交行为显著相关,社交苦恼和社交回避可以显著预测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社交苦恼能显著预测网络交往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在4所地方高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对14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男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得分[(9.88±5.51)分,(93.29±13.48)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8.84±5.11)分,(90.09±12.60)分;大四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得分[(10.26±5.89)分,(96.79±12.93)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工科生在人际关系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得分[(10.26±5.86)分,(93.57±12.83)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应对方式的各因素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的差异(P<0.01).(2)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3)人际关系总分、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退避、求助、年级对自我和谐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灵活的应对方式,可促进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操作技术、科学态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为真实反映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对数个年级学生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期末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分组完成实验比独立完成实验的学生成绩优异,全日制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成绩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较突出,他们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负担来自疾病本身、家属态度、社会公众和经济压力等。大多数儿童存在自卑、焦虑、害怕、悲伤等心理问题,这与艾滋病对家庭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有关。因此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育干预对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以体育手段给予干预。结果:体育干预后,医学院校贫困生与全国常模相比在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等4个因子上由极显著差异降至显著差异,恐怖因子有显著差异降至无显著差异。贫困生自身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5因子产生了极显著差异,强迫因子产生了显著差异,只是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体育活动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