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视网膜点彩细胞是否可作为慢性铅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同车间的126名工人中确诊为慢性铅中毒及铅吸收者63人(观察组),其他车间不接触铅的63人(对照组)为正常工人,用托吡卡胺眼药水充分散瞳后,在暗室用检眼镜对双眼进行眼底检查。结果 仅有3例(4.76%)在视乳头周围的视网膜上见到散在的灰色闪光颗粒,且与一般所见的胆固醇结晶反光难以区别。结论 欲以此作为慢性铅中毒的早期诊断依据,会造成漏诊,误诊的人数增多。  相似文献   

2.
自1963年Sonking提出将铅吸收视网膜点彩细胞作为慢性铅中毒早期诊断的体征以来,国内各家调查结果各异,且有很大差别,因此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云南省疾控中心对某厂冶炼车间确认为慢性铅中毒和铅吸收的63人及其他车间不接触铅的63人进行了眼底检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3.
虽然机体吸收铅之后通过抑制酶系统,影响血色素的合成及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而引起一些早期临床症状,但首先见到的是神经系统症状。过去诊断铅中毒多数根据中毒性脑病和末梢神经病变,随着接触剂量的减少,则往往由一些难于测定的情感异常、神经运动和传导障碍来证实铅中毒的存在。因此,作者对160名接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为探讨本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对本市243名无职业性铅接触的健康成人作了ZPP测定。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274名健康成人锌原卟啉正常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我们于1990年对济南市274名健康成人做了ZPP测定,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铅中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铅作为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毒物 ,可造成机体多系统损伤 ,尤其儿童对铅中毒更为敏感。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在相同的环境铅暴露下个体对铅的毒性反应有明显差异 ,即易感性不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毒理学方面的应用 ,已证实了一些对环境毒物易感的基因。对铅中毒易感性基因研究较多的是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水酶 (ALAD)基因、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和血色素沉着症 (HFE)基因 ,其中已证实ALAD的基因多态性在铅的吸收和生物蓄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VDR基因调…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吸收铅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尤其在诊断慢性铅中毒上意义重大,它比尿中δ—ALA敏感,在特异性方面亦优于血铅,而且不受铅污染的影响。1976年美国就应用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血液中锌原卟啉,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指标。在八十年代初期已经受到国内学者的推荐,继国内锌原卟啉血液荧光测定仪问世以来,由于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铅接触者全血锌原卟啉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常用血铅、尿铅作为诊断铅中毒或铅吸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上述指标基本上是反映体内铅负荷,并非表明铅其毒性,且操作繁琐,易受污染,故有一定的缺点。为此,有人试图用测定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来代替。锌原卟啉(ZnPP)是慢性铅吸收全血中出现的主要异常代谢产物,其操作方法简易、迅速,可作为职业铅接触的快速筛选指标。我们观察了铅接触者全血ZnPP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在铅中毒防治工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铅中毒诊断用四项检验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驱铅试验的尿铅值能反应机体铅负荷 ,代表血液与软组织中发挥毒作用的含铅量 ,临床上用诊断性驱铅试验的尿铅值来作为诊断铅中毒更有意义[1] ,是诊断铅中毒最灵敏可靠的病因指标[2 ] 。本文以临床驱铅试验尿铅值为诊断基准 ,探讨血铅、尿铅、红细胞锌卟啉 (ZnPP)和尿δ 氨基酮戊酸 (尿δ ALA)在铅中毒诊断上的合适度。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4例铅作业工人 ,男 93例 ,女 2 1例 ,年龄 19~ 60岁 ,平均(3 4 94± 9 18)岁 ,工龄 2月~ 2 7年 ,平均 (9 76± 6 87)年 ,主要来自本市某蓄电池厂。其中 1例系口服含铅药物所致急性铅中毒 ,…  相似文献   

10.
较低剂量的铅暴露一般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可引起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减慢,血红素合成障碍及尿酸排泄异常等变化。这些变化不只是机体对铅的一种生理平衡与生理适应,更是铅对机体造成的亚临床(早期轻度病变)改变。必须予以重视。 铅与血液系统 红细胞贫血是铝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且贫血程度与血铅(Bpb)浓度直接相关。铅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红素合成与加速红细胞溶解两个途径引起贫血。首先是抑制红细胞胞浆的ALAD(δ-氨基-γ—酮戊睃脱水酶),从而使血中ALA(δ—氨基—γ—酮戊酸)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铅在作业环境中含量日趋降低,明显重症的职业性铅中毒已属少见。而长期低浓度铅暴露对机体早期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本文仅就这方面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一、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一般认为卟啉代谢紊乱是铅对机体影响的较早的重要变化之一,其中尿粪卟啉检验应用较早,但文献报道,在低浓度铅暴露下此项检验很不敏感。 Alesslo等曾对108名铅接触者进行血铅和红细胞原卟啉(EPP)测定,结果二  相似文献   

12.
56例铅作业工人血锌原卟啉检测分析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肖妙容,麦兆生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反映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有资料认为ZPP的敏感度超过尿铅,且操作简便、快速,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  相似文献   

13.
班永宏  陈敏  仲立新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56-1257
铅是重金属毒物,对机体损害主要表现在神经、消化、血液、泌尿生殖系统等。急性铅中毒时,铅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并可使肝内小动脉痉挛引起局部缺血,发生急性铅中毒性肝病。但长期慢性铅接触对人体肝功能影响尚有分歧。我们主要是探讨长期铅接触对工人肝脏功能的影响,寻找铅作业人群早期损害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防治铅中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生产环境日益改善,铅中毒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做到早期发现铅中毒和铅吸收者,我们对122名铅作业工人作了血铅、尿铅、尿中—氨基乙酰丙酸(简称ALA)、粪卟啉、发铅等项目测定,同时还作了无铅接触史的正常人尿—ALA、粪卟啉和发铅测定,对铅接触的早期诊断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铅中毒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职业中毒,工业生产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起病缓慢,呈隐匿性过程,有时早期无任何症状,仅出现血液上变化,临床以失眠、多梦、头昏、便秘或/和腹泻多见,体征可有口腔铅线,手指、眼睑、舌震颤,手心多汗,膝反射活跃。严重有贫血、腹绞痛、多发性神经炎、铅麻痹、铅脑病,而铅中毒引起眼的改  相似文献   

16.
有铅线,是否就可诊断为铅中毒?临床上惯性铅中毒诊断分级标准是什么? 有铅线,不能就诊断为铅中毒,只能说明机体有铅的吸收。因为铅进入身体后,在齿龈边缘与腐败的食物残渣所产生的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铅,黑色的硫化铅颗粒在齿龈边缘组成蓝色的铅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全身性疾症。早期表现为卟啉代谢障碍、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消化系统症状 ,中毒较重时出现贫血、腹绞痛 ,严重时出现铅麻痹或中毒性脑病[1] 。现将我所收治的 38例慢性铅中毒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方法1 1 一般情况  38例慢性铅中毒患者为我省铅锌矿厂、蓄电池厂、矿灯厂、印刷厂的工人 ,长期接触铅烟或铅尘 ,具有铅中毒症状和体征 ,尿铅或血铅超过正常值 ,按照国家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均已诊断为慢性铅中毒 ;其中男性 31例 ,占 81 6 % ,女性 7例 ,占18 4 % ;平均年龄 4 1…  相似文献   

18.
冶炼锰铁工人发生铅中毒的报道甚少,我厂曾做过冶炼锰铁铅中毒的调查,现将1979年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项目及方法 (1)生产场所卫生学调查:用沪纸、沪膜分别采铅烟和铅尘,双硫腙比色定量;(2)进行职业史、自觉症状调查、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收集晨尿,用热消化双硫腙法测尿铅,用δ—ALA比色定量尿δ—ALA;(4)对部份锰铁冶炼工进行肝超声波对照性检查。  相似文献   

19.
铅对血红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可使尿中粪卟啉(cp-u)含量增加,其增加的程度与工人接触铅的浓度和时间有关。许多人对cp-u早期诊断铅中毒方面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认为对铅中毒的筛选或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我国以cp-u做为职业性铅中毒的常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通常采用半定量法测定。该法简易快速易普及,但分级粗、误差大,而定量测定cp-u可克服其缺点并兼具较简易快速的优点。为确定我市cp-u正常值并探讨定量测定cp-u在职业性铅中毒诊断方面的意义,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对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特别对锌原卟啉(简称Zpp)的测定,认为它是目前判断铅对机体影响特异的指标。本文对国产XY-Zpp测定仪在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一、XY-Zpp测定与AVIV荧光计比较:先用进口标样分别在两仪器上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