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注射DTH栓塞胶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进胜 《河北医学》2007,13(2):144-147
目的:探讨内镜注射国产组织粘合剂DTH胶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采用碘化油-DTH胶-碘化油"三明治"状分层推注法注射DTH胶1~1.5ml,术后1个月以上复查2次,了解其止血有效率及静脉曲张消失率.结果:25例患者共注射38次,活动性出血即时止血成功率100%.其中1例术后d2因原发严重肝衰竭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广泛消化道渗血死亡.24例完成治疗,随访静脉曲张消失率45.8%(11/24).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D-TH栓塞胶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成功率及静脉曲张消失率高,降低了大出血病死率及再出血率.碘化油-KTH-碘化油注射法相对较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4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4例均采用碘油—粘合剂—碘油三明治夹心法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结果:24例均进行1次组织胶注射,23例治疗成功,1例排胶出血,注射后可见静脉团增粗、发白、变硬。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不仅可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好,还可以预防再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此方法不需特殊设备,创伤小,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国产组织粘合剂内镜下注射联合套扎治疗4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三种方法治疗:(1)套扎+组织胶注射1次完成20例;(2)套扎与组织胶注射分次完成20例; (3)采用组织胶直接注射治疗6例.结果 6例活动性出血经治疗均即刻止血,成功率100%,20例套扎+组织胶注射1次完成者,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100%;20例套扎+组织胶分次完成者,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90%,胃底静脉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总发生率6.52%(3/46),2例注射完拔针后少许出血,1例术后2周排胶出血,经适当处理均止血.结论 国产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出血,近期疗效可靠、操作安全,并发症少而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胃底静脉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静脉曲张治疗效果、术后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成功率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72.58%(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75.81%(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再出血率为5.08%(3/59),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优于单用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治疗,可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风险,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止血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急诊治疗胃底静脉出血35例,成功止血33例,成功率为70%。择期行注射治疗32例,成功率为100.0%。排胶引起再出血9例,占9.0%。复发后出血5例。结论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可有效止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经临床及内镜确诊有上消化道出血或曾有出血史的胃静脉曲张病例,男25例,女7倒,年龄5~72岁(平均51.2岁),进行组织胶注射治疗.[结果]32例病人接受共41例次组织胶注射术,5例活动性出血注射后即刻止血,18例术后复查胃镜,胃静脉曲张消失7例(39%),近期(6周)再出血7例次(17%),注射处溃疡2例,肺栓塞1例.[结论]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具有止血效果确切,针眼无渗血的优点,可作为胃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的首选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D-TH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D-TH胶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疗效分析。方法对17例胃底曲张静脉出血部位采用生理盐水 组织黏合剂 生理盐水即“三明治”法注射组织黏合剂D-TH胶1~2ml,术后复查2次,了解其有效率、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结果17例病人共注射24次,活动性出血止血成功率100%,17例随访3~10个月曲张静脉消失8例(47.1%)。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止血成功率及曲张静脉消失率高,降低了病死率及出血再发率。生理盐水 组织黏合剂 生理盐水这种治疗方法相对安全,副作用小,临床可采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洛沙坦药物防治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70例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在注射组织胶后洛沙坦(25mg/d)长期口服,对照组(35例)单独应用组织胶注射,观察患者出血状况,门静脉内径(DPV)及门静脉血流速度(VPV)。结果:随访12个月中,实验组发生再出血7例,对照组发生15例,实验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DPV下降、VPV增快,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药物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单纯内镜下注射组织胶相比,前者可明显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胶内镜下注射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均先行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接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随访3个月,了解其有效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不良反应和再出血率.结果 16例患者中,仅1例在拔针后有少量渗血,经喷洒8%去甲肾上腺素后止血,显效率25%,有效率68.7%,总有效率93.7%,再出血率18.8%.结论 组织胶内镜下注射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和)出血,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而轻,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洛沙坦片治疗,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胃底静脉曲张组织治疗术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确诊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患者,于出血24 h内行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后1、3、6个月行内镜随访,观察再出血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好转情况.结果 56例病人全部止血成功,1个月内再发出血5例,3例为排胶期轻度渗血,2例出血量较大,5例病人重新进镜行内镜下喷洒正肾液后血止;6个月内复查无再出血发生.食道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为96%,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为95%.结论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应用内镜组织胶注射联合曲张静脉套扎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肯定的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评价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③结果 25例患者的急诊止血有效率96%(24/25),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④结论 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胡华华  许捷鸿  易宏  卢瑶 《右江医学》2012,40(3):345-347
目的探讨经内镜注射国产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注射国产组织粘合剂治疗,术后随访1年,了解止血有效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6例急性出血患者出血停止(急诊止血率100%);镜下所有曲张静脉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显效的例数增加;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组织胶经内镜下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伴自发性脾-肾/胃-肾分流道的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7例有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肾/胃-肾分流道的胃底静脉曲张且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施行经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结果 7例患者全部操作成功率,术后随访6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14.28%,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改善率71.43%。结论对于GEV2型及IGV1型的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自发性脾肾/胃肾分流的分流道较狭小的患者,可尝试内镜下行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对合并的食管曲张静脉同时行套扎治疗,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组织黏合剂注射量1.0~3.2 ml,平均1.9 ml;套扎共行68例次,每例1~3次,平均1.4次,套扎217处.治疗成功率100.0%.9例(24.3%)出现胸痛,3例(8.1%)出现上腹不适,未有异位栓塞发生,随访3个月未有再发出血患者.31例3个月后复查胃镜,见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或明显减轻,食管静脉曲张减轻及红色征消失.结论 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序贯注射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下诊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为接受传统序贯注射治疗(食管静脉硬化+胃底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观察组为接受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聚桂醇-组织胶-空气-生理盐水)的25例患者。对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治疗次数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访3个月,对照组治疗次数为(2.76±0.83)次,聚桂醇用量为(43.45±23.16)m L,平均组织胶用量为2.0(1.5~4.0)m L;观察组治疗次数为(1.52±0.58)次,聚桂醇用量为(46.36±26.35)m L,平均组织胶用量为3.0(1.75~4.5)m L;两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止血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7/39),观察组为12.0%(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静脉曲张消失率为15.4%(6/39),观察组为4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Zhang CQ  Liu FL  Xu HW  Feng K  Zhu Q  Zhang JY  X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8):3389-3393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TH胶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插管将TH胶注射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胃底贲门周围静脉和冠状静脉主干,实现曲张静脉及其供血静脉的永久栓塞.本技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92例,术前均有消化道出血病史,18例为急症出血时栓塞.术后胃镜和CT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9例栓塞成功,成功率96.7%(89/92),3例1个月内死亡.余86例根据TH胶栓塞范围,分为食管-胃底型40例;胃底-贲门型栓塞33例;冠状静脉主干型栓塞13例.40例食管-胃底型栓塞者食管静脉曲张均改善(100%),其中29例静脉曲张消失(72.5%);33例胃底-贲门型栓塞者29例明显缓解(87.8%),15例静脉曲张消失(45.5%);而13例主干型栓塞者,仅2例缓解(15.4%),静脉曲张均未消失.随访6~52个月(平均31.5个月),总静脉曲张复发率14.1%(10/71),3种栓塞类型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7.5%(3/40)、17.2%(5/29)和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胃底型栓塞组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胃底贲门型及冠状静脉主干型(P<0.01);再出血率16.3%(14/86),食管胃底型再出血率7.5%(3/40),胃底型再出血率15.2%(5/33),主干型再出血率69.2%(9/1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随访期间总病死率24.7.6%(22/89),食管胃底型与胃底贲门型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干型栓塞病死率明显较高(P=0.013).8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异位栓塞.结论 经皮经肝TH胶栓塞能使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及其供血血管永久性栓塞,是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与TH胶栓塞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组织胶即氰基丙烯酸酯组织黏合剂,是一种快速固化的水样物质,静脉注射,与血液接触后即时发生聚合反应、硬化,能有效地闭塞血管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故可用于内镜下注射曲张静脉。目前认为组织胶注射治疗为食管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我科对6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实施胃底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底灾心注射组织胶粘合剂或硬化剂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2种方法治疗:套扎+组织胶注射28例,套扎+硬化剂注射36例。术后随访2个月,了解其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率。结果套扎+组织胶注射组再出血率为14.3%,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总改善率为96.4%;套扎+硬化剂组再山血率为19.4%,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总改善率为91.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组织胶、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操作安全,疗效可靠,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组织胶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7年1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38例,经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止血效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变化、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予聚桂醇注射治疗后35例即刻止血,3例患者聚桂醇注射治疗后针孔出血不止,即应用改良的“三明治夹心法”后血止,急诊止血成功率100.0%,早期再出血率10.5%(4/38)。38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治疗显效率为26.32%(10/38),有效率为39.47%(15/38),总有效率为65.79%(25/38);胃底曲张静脉治疗显效率为31.58%(12/38),有效率为42.11%(16/38),总有效率为73.69%(28/38)。治疗后患者均有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感,部分患者出现咽下困难感、发热等,经对症治疗缓解。术后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未见肺栓塞,也无其他部位栓塞情况。1例肝癌患者在术后15d排胶过程中再发大出血死亡。结论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急诊胃镜下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锦华  陈力强  范公忍 《医学综述》2013,(24):4555-455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注射组织胶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治疗中心收治的57例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24 h内接受胃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57例患者共接受76点组织胶注射,累计注射组织胶109 mL。结果①76点组织胶注射均取得成功,成功率为100%。②57例患者均为活动性出血,注射组织胶后均即时止血,随访期间未发现再出血病例。24例患者复查了胃镜,10例患者胃底曲张静脉明显缩小,14例患者胃底曲张静脉未见明显变化。近期死亡3例,病死率为5.3%,死亡原因均为肝性脑病。③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4例患者出现低热,9例患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感。结论急诊胃镜注射组织胶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确切,具有止血效果好、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