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包括炎症作用、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减轻心肌的慢性炎性反应,改善心肌代谢,因而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刘瑞芬 《北方药学》2016,(1):165-16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片为代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应。方法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他汀联合组38例,在常规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20mg/d,各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患者比治疗前LVED和LVES)均缩小,LVEF有所增加,且他汀联合组比常规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具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弊。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外,还要采用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Ⅰ级、Ⅱ级心功能患者数多于对照组,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有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有关。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调节神经内分泌、抑制心室重构、抗血栓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B组进行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标准治疗,A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配以普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使用他汀类药的A组相比常规治疗的B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观察他汀类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注意用药剂量,以提高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或无洋地黄等)+辛伐他汀;B组为对照组,无他汀类药物,48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或无洋地黄等)。随访1~2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HR)、LVESD、LVEDD、收缩压(SBP)、心肌耗氧量(HR×SBP)、LVEF、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改善上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CHF安全有效,患者心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年收治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9.
董改英 《中国药业》2011,20(16):17-20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减少心室重构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筛选,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随机或临床对照试验(CRT和CCT)文献,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项研究包括90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总胆固醇(TC)降低0.99[95%(CI)0.82-1.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0.63[95%(CI)0.41-0.85],C反应蛋白(CRP)降低4.46[95%(CI)3.58-5.35];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降低0.35[95%(CI)0.11-0.59],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降低22.31[95%(CI)6.13-38.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7.03[95%(CI)5.88-8.19]。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调节心力衰竭患者血脂的同时,还可降低心肌促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改善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后LVEF均比治疗前所增加,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LVEF明显较对照组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有所分级改善,总有效率71.1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在6 min步行实验中均比治疗前的步行距离远,实验组步行距离明显较对照组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fure,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在CHF发生、发展和加重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参与及心室重构。因此,CHF治疗模  相似文献   

12.
姜芳  李明霞  杨蓉  张辉  李拥军 《河北医药》2007,29(5):482-484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statins)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CHF)防治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已充分证明,这类药物是目前降低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强效的药物,可显著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他汀类药物的许多益处认为与其降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结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72例CHF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行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率(H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肪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F(44.47±4.69)%高于对照组的(39.78±4.72)%,LVEDD(43.76±4.28)mm、LVESD(40.22±3.64)mm小于对照组的(54.18±3.88)、(45.26±3.7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R、hs-CRP、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对改善CHF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HR等均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具有较好,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正>他汀类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调脂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影响血管内皮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不仅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而且具有独立的抗炎作用。来自多中心、随机、双盲等临床实验均证实了他汀类药物是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CSAHS)患者的影响,评价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 CHF合并 CSAH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均参照《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建议方案治疗,控制心率、血压、血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浆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呼吸暂停通气指数( AHI)、氧减指数( ODI) ET-1、CRP、BNP、AHI、ODI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动脉饱和度( MSaO2)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心率达标率97.5%高于对照组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压、血脂达标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可用于CHF合并CSAHS治疗,改善缺氧症状、减轻缺氧损伤,提高心率控制率,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最强效的降血脂药物,可降低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但是,也有报道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可能有损害作用。本文主要搜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旨在进一步阐述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并客观评估其对肾脏损害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者且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和他汀类治疗组,同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他汀类治疗组患者心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智红  吴学思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00-1903
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与调节神经体液因素等机制产生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有益作用。对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与是否为缺血性病因无关。现综述近年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回顾性分析及前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它可改善左室功能与炎症状态,但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随机双盲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