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FI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CHF时Hb水平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Hb、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P〈0.01);随着Hb水平的降低,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呈负相关,与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变化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F患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CHF贫血和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心室重构加重化。  相似文献   

2.
张欣  张志明 《甘肃医药》2014,(4):241-243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此为基础,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法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被改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降低幅度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CHF,可改进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甲期。肾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替米沙坦组6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糖、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24h尿蛋白,ELISA法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组治疗12周后的Cr、BUN、UAER和24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2)两组治疗后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组治疗后的CRP、IL-6和TNFa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苫升高(P〈0.01)。结论:替米沙坦可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颖 《海南医学》2013,24(24):3657-3658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诊治的50例CHF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研究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米力农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及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6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46/50),超声心动图提示LVE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米力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浓度变化度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②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住院CHF患者和同期心功能正常对熙组血清CRP、TNF-α与IL-6的浓度。③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RP、个NF-α、IL-6政度较正常对熙蛆显著升高(P〈0.001);CHF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浓度与年龄、性别无关;血清CRP浓度在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血清TNF-α、TL-6浓度随着心功能加重而升高,Ⅱ、Ⅳ度Ⅲ、Ⅳ级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Ⅱ、Ⅲ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TL-6三者增高的程度在CHF患者中呈明显的正相关性。④结论CRP、TNF-α、TL-6在CHF的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相互诱生.加重心肌细胞的损害.促进CHF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4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将CHF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15d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CHF组患者经15d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辛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 更为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T-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进一步降低TNF-α和IL-6的水平,提示辛伐他汀可能具有减缓心脏损伤的进程、保护和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短期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Qd,连续4wk。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增加更明显,而血清CRP、IL-6及TNF-α下降更明显(均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HF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0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TNF-α、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4周,重复上述检测。结果血清TNF-α和IL-6水平在CHF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HF组血清TNF-α、IL-6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经4周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6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阿托伐他汀组LVEF升高比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1)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2)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HF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考虑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有部分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内径缩短率(F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TNF-α、IL-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疗效优于单加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中炎症因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CAPD患者64例,均服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用药前及治疗8、16周后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的变化。结果经替米沙坦治疗8、16周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治疗16周后TF、Alb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血清BUN及S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和营养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邱源忠 《中外医疗》2009,28(14):9-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IL-6.TNF α和脑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A组,n=30)仅接受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乌司他丁组(B组,30万U/d,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6,TNF-α和脑钠尿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入院时比较,2组CHF患者IL-6、TNF α和BNP水平均明王降低(P〈0.05),其中与A组比较,B组更能降低IL-6.TNF α和BNP水平(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表竭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CHF患者土清IL-6.TNF α和BN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早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CHD患者分为黄芪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1,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含量,并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另选正常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黄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黄芪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CHD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而且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及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浓度、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和LVEF则逐渐降低,而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CHF贫血组患者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均升高,明显高于非贫血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CHF患者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血浆BNP、TNF-α、NO和ICAM-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TNF-α、NO和ICAM-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使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程度加重化。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30)仅接受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乌司他丁组(30万U/天,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哀积分(HFS)、NYHA心功能分级及6min步行实验距离(m)以及血清IL-6、TNF-α、C-反应蛋白(CRP)、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乌司他丁组患者HFS、NYHA心功能分级及6min步行实验距离(m)较常规治疗组均明显改善(P〈0.05);炎性介质CRP、IL-6、TNF-α、IL-10下降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炎性介质起免疫调理作用,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王玉秋 《中原医刊》2011,(22):27-2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血管紧张素U(AⅡ)、血红蛋白(Hb)、白细胞介素(IL)-10及IL-4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TNF-α、AⅡ、Hb、IL-10、IL-4的水平,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b水平逐渐降低,IL-10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程度加重高而降低,血清TNF-αA11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在各心功能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b水平、血清IL-10浓度与血清TNF-α、AⅡ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上述指标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积极纠正贫血,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上述指标变化,改善其心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米力农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运用米力农进行10 d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心率以及血清TNF-α、IL-6水平,同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两组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心率以及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患者经过米力农治疗后虽然仍与正常人的心功能、血清TNF-α、IL-6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能够不同程度的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使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月来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EH患者60例作为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80 mg,1次/d,疗程6个月)和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正常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空腹采血。通过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水平。结果替米沙坦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s-CRP、FIB、IL-6、IL-18、ICAM-1和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替米沙坦组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s-CRP、FIB、IL-6、IL-18、ICAM-1和TNF-α的含量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血清hs-CRP、FIB、IL-6、IL-18、ICAM-1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EH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反应,炎症因子参与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替米沙坦能通过降低血清hs-CRP、FIB、IL-6、IL-18、ICAM-1和TNF-α的蛋白水平,起到降压作用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洁淋通丸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制中药洁淋通丸,对照组给予银花泌炎灵。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95.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种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洁淋通丸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CHF患者及23例健康自愿者血清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ACEI治疗组(21例)共观察4周。结果(1)CHF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2,P〈0.05);(2)经4周治疗后ACEI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P〈0.05)和LVEF明显增高(P〈0.05)。结论CHF患者IL-6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左室收缩功能负相关,ACEI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有助于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和血清TNF-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含量均升高,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CHF患者血清TNF-α含量进一步升高 (P<0.01).结论: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使心功能不全程度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