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置管方式及固定方式对发生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间留置胃管的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以及对照组(94例)。观察组使用聚氨酯材质的经鼻饲管,给予3M弹力胶布进行固定;对照组置管材料使用国产塑胶鼻胃管,使用普通胶布进行固定。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1%(P<0.05)。观察组置管后优良率为97.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11%(P<0.05)。结论需要对引起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现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正确分析,才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引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因治疗需要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拔管后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我科于2001年至2010年对126例患者采用局部窦道缝扎法止血,拔管前准备好持针器,皮针(稍大)及4号丝线各1根,并穿好备用,常规以2%碘酊消毒后,以75%酒精脱碘,拔管后左手以无菌小纱布按压针眼,减少出血,右手于针眼后方0.5~1cm处垂直于窦道方向缝合一针,局部以无菌小纱布覆盖包扎。结果 126例患者经缝扎后出血停止,3~5d拆除缝线后无再出血。结论采用局部窦道缝扎法止血操作简单,用时少,缝扎后血液不容易外渗,不容易形成局部血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中应用的效果及分析。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的品管手法及各种品管工具,对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头脑风暴,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从6.13%降至2.46%。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显著,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意外管率,规范了操作流程,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小念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2):232-232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中出现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共计90例,其中出现非正常拔管10例,对出现拔管的事件原因做归纳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10例患者出现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中导管滑脱5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所致2例、导管破裂所致1例。结论: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中为防止非正常拔管的出现要加强管理,并且控制好输液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观察,在操作过程中做好导管固定工作,避免出现非正常拔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UEX),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010年12月ICU非计划性拔管22病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发生UEX的原因。结果:患者因素、护理因素、健康宣教不足、医疗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是导致UEX的主要原因。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后,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例数及百分比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正确使用镇静和镇疼剂,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有效地肢体约束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6.
王晓雁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3):89-90
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拔管产生的高危因素,改进护理措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成立特别小组,运用FOCUS-PDCA程序探讨我科2008年全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结果我科2008年全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2例,其中蓄意拔管20例,占90.9%;意外拔管2例,占9.1%。单纯呼吸衰竭的患者12例,占54.5%。插管重置15例,占68.2%,其中11例(73.3%)是单纯呼吸衰竭的患者,9例(60%)GCS评分<11分,8例(53.3%)氧合指数<200,12例(80%)在拔管前的给氧浓度≥40%;未重新置管的7例患者中,4例(57.1%)为手术术后的患者。22例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例中16例(72.7%)的患者没有合理有效的镇静治疗。意外拔管的2例患者中1例发生在护士为患者翻身操作时,1例发生在医生为患者实施诊疗操作时。22例非计划性拔管的病例中,16例(72.7%)的患者没有插管史。结论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因素与患者的诊断、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意识状态、镇静状况、蓄意拔管与否、给氧方式、呼吸机参数等多项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舒华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223-225
目的 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临床科室上报的非计划拔管16例,对胃管,尿管,胰岛素泵管发生意外拔管的临床资料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6例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较多,包括护理人员资历较低经验不足,缺乏对管路重要性的认... 相似文献
8.
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不仅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10.
高显臣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6):32-33
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导致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本院治疗肿瘤且行PICC导管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密切观察,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析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20例(13.3%)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而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是导致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结论:肿瘤内科PICC导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应用高浓度药物密切相关。所以医务人员需要掌握PICC置管的适应症,明确造成PICC非计划性拔管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外科患者术后常留置多种管道,如护理不当极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共发生非计划 相似文献
12.
陈秋婉 《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2012,(3):34-35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在降低外科置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应用FMEA管理方法,对外科置管病人UEX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实施前后置管病人UEX风险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及反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改善情况。结果:FMEA的管理方法用于流程的改进,能使潜在的风险量化,并加以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甚至规避风险。结论:将FMEA用于外科置管病人UEX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UEX事件的发生,提高置管病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理论在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NICU住院惠儿185例为实验组,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制订并实施改善措施;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NICU住院患儿161例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模式,分析得出NICU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儿自身原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导管质量问题等,同时根据这些原因制定了相应改善措施并加以实施,使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实验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由实施前的4.32%下降到1.24%,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NICU非计划性拔管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NICU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顺利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9.81%降低到活动后的3.49%,患者对PICC置管及维护服务满意度从活动前的82.8%提高到活动后的94.2%。结论QC小组活动的开展,能有效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防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加强肢体固定,上肢手部戴自制透气手套;加强与患者沟通和适当使用镇静剂等措施.结论可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柏拉图分析对UEX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因素,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死亡情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柏拉图分析方法能针对性地找出存在的不足,减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寻求妥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11例EICU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归纳。结果 11例E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有气管导管、病人、医护人员三方面的因素。结论护理人员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降低外科置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应用FMEA管理方法,对外科置管病人UEX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实施前后置管病人UEX风险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及反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改善情况。结果:FMEA的管理方法用于流程的改进,能使潜在的风险量化,并加以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甚至规避风险。结论:将FMEA用于外科置管病人UEX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UEX事件的发生,提高置管病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要点。方法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普外科共102例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重症胰腺炎25例、胃肠道手术63例、胆管癌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6例。置管时间最长者28天,最短者3天。结果 2例发生局部感染、3例发生置管后阻塞。结论深静脉置管在胃肠外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观察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要点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0.30%降低到活动后的8.61%,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QC小组活动可改进ICU临床工作方法.从而降低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