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膀胱穿刺套管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医院治疗的60例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钳钝性分离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膀胱穿刺套管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皮下气肿、拔管时间、引流管移位率及引流不畅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疼痛程度、皮下气肿程度、术后拔管时间、发生引流管移位率、引流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穿刺套管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降低患者疼痛,减少皮下气肿出现,缩短术后拔管时间,降低引流管移位率及引流不畅发生率,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均具有良好效果,但腋下小切口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疼痛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更具有微创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粗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及适用人群。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应用闭式引流治疗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引流方式分为细管组48例和粗管组50例。观察两组间及两组组内拔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 d肺复张率、管道堵塞率、皮下气肿发生率及需要干预的疼痛发生率;分析肺复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细管组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粗管组,皮下气肿及需要干预的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粗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吸烟史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有吸烟史组,3 d肺复张率高于有吸烟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60岁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年龄≥60岁组,3 d肺复张率高于年龄≥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气肿、需要干预的疼痛、管道堵塞的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管引流应用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吸烟和年龄是影响拔管时间和3 d肺复张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治疗的外伤性气胸患者43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007年9月—2009年9月治疗的外伤性气胸患者5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28号硅胶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切口疼痛11.63%,皮下气肿6.98%,切口出血2.32%;对照组切口疼痛82.35%,皮下气肿31.37%,切口出血27.4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镜下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及体会。方法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62例,其中甲状腺腺瘤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3例,甲状腺癌3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2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出现皮肤直径0.5 cm的轻度灼伤;1例术后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穿刺道出血。无高碳酸血症发生,无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腔镜下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经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与传统后正中棘突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7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64例胸腰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棘突入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48 h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棘突入路比较,Wiltse间隙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好、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等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方案,试验组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和疾病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效果更为理想,不易引起并发症和疾病复发,能够改善患者疾病的预后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腋下直切口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左腋下直切口PDA结扎术治疗97例患者,其中管状型76例,漏斗型21例;经胸腔入路65例,经胸膜外入路3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30~80ml,平均(50±6)ml,均未输血,1例PDA残余分流,术后60d复查消失,其余病例心脏杂音术后即刻消失.全组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3~10d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无声音嘶哑,均恢复良好.结论 左腋下直切口施行管状型和漏斗型PDA结扎术是安全、可靠、适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小彬 《中国卫生产业》2013,(24):99-99,10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术(LC)除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进行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140例计划进行LC的患者分为无粘连组和粘连组,其中无粘连组66例,粘连组74例,无粘连组的33例患者和粘连组的37例患者进行经胆囊前三角入路,剩余的33例无粘连组患者和37例患者进行经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结果粘连组患者无论在手术时间还是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均大于无粘连组;粘连组中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均小于胆囊前三角入路患者;两组患者中胆囊后三角入路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明显低于胆囊前三路入路患者。结论胆囊后三路入路方法治疗安全,并且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低,尤其对胆囊三角存在粘连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后正中入路治疗,试验组采取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腰椎疼痛程度、生命质量、腰椎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胸腰椎疼痛程度、生命质量及腰椎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且可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腰椎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8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秋华 《现代医院》2012,12(2):41-4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2~5 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肺全部复张,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治愈出院,近期随访无气胸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是首选的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丁宁  ;侯敏  ;窦光华 《现代保健》2014,(22):153-15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各种胸腔积液和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长约30 cm硅胶引流管、引流瓶组成密闭的引流系统,对65例自发性气胸和76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包括外伤性血气胸或自发性液气胸37例、胸腔积液或恶性肿瘤伴胸腔积液39例,共计141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结果:胸腔积液有效率为94%;65例气胸除2例行切开闭式引流外,其余均治愈,有效率95%。结论: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管、引流瓶组成的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细胸腔引流管接负压球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胸外科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放置28F传统硅胶下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试验组术后放置15F螺旋十字形硅胶软质下胸腔引流管接负压球,比较两组胸腔总引流量、下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次胸腔置管率、拔管后气胸发生率、下胸腔引流管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胸腔总引流量、下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次胸腔置管率、拔管后气胸发生率及术后第1、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胸腔引流管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术后第4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胸腔引流管接负压球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引流中安全、有效,且能减少发生引流管切口愈合不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粗管径硅胶管结合滑石粉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粗管径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则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时间,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O.05),且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出现继发性气胸、脱管及肺水肿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出现胸痛、导管堵塞及3年内复发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粗硅胶管结合滑石粉治疗及预防自发性气胸相对于细管径的中心静脉导管,其治疗效果更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柏华 《现代保健》2011,(24):30-31
目的分析锁骨下静脉穿刺管胸腔穿刺留置治疗自发性张力性气胸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本组68例患者设为治疗组,采用胸腔切开置硅胶管持续闭式引流治疗为主的68例类似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和分析不足。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患侧肺复张、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例数、总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自发性张力性气胸,可把锁骨下静脉穿刺针行胸腔穿刺并留置穿刺管行胸腔持续闭式引流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30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分为双管法组160例和单管法组145例,分别采用沿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及胸骨旁引流管的双管引流法和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的单管引流法;观察两组引流量、引流时间及皮下积液情况。结果:(1)引流时间双管法(8.2±1.39)d与单管法(10.4±2.09)d比较拔管时间缩短,引流量双管法总引流量(470.77±23.52)ml,较单管法总引流量(442.90±26.40)ml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5例单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15例;160例双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7例,双管法出现皮下积液的几率较单管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现皮瓣坏死和术侧上肢水肿情况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引流法患者带管时间较单管引流法短,总引流量较单管法多,对防治皮下积液的效果优于单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9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传统肺癌手术(传统组),46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改良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具有微创的优势,合理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商义  何德才  张才全 《中国校医》2010,24(12):938-939,941
目的探讨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60例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式,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多切口挂线引流"术式。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P〈0.01)、创面愈合时间短(P〈0.01)、肛门瘢痕小(P〈0.01)、肛门畸形发生率低(P〈0.01)、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P〈0.01),但术后复发率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双挂线引流手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比放射状多切口挂线引流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时,将7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微创胸腔镜手术38例和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37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和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缝合与非缝合方式闭合引流口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的应用效果,以寻求更安全便捷的封闭胸腔闭式引流口的方法.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且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引流管拔除后引流口封闭方式不同分为缝合组(26例)和非缝合组(30例),缝合组拔管同时局麻下缝合引流口,非缝合组拔管后用3M透明敷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