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血吸虫成虫—卵—尾蚴三联抗原EIA,检测类卵阳性患者血清94份、非疫区有疫水接触史皮试阳性者血清190份、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血清205份,阳性率分别为100%、27.9%及10.2%。69份肝吸虫病人血清,虫卵抗原EIA假阳性率为1.4%;与72份肺吸虫病人血清未显交叉反应;153份献血员血清,其虫卵及尾蚴抗原EIA假阳性率分别为1.3%和2.6%。用三联抗原EIA、成虫粗抗原ELISA、COP及CHR检测94份粪卵阳性患者血清,仅卵抗原EIA 阳性率明显高于COP;成虫及尾蚴抗原 EIA的阳性率分别和成虫粗抗原 ELISA、CHR 的阳性率相同。  相似文献   

2.
报道使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用含虫卵的肝脏切片作抗原的一种间接免疫酶染色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新方法。对86例确诊病人,124例健康成人和72例肺吸虫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98.8%,假阳性率仅0.8%。本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于COP及ELISA 法,且滴度与病人每克粪中排卵数呈正相关。因而,本法可用作考核防治效果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酶免疫过滤技术检测粪检阳性的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73份、健康人血清41份和肺吸虫病人血清51份,并与标准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比较。本法与粪检阳性符合率为93.15%,假阳性2.44%,与肺吸虫病人交叉反应为5.88%,与ELISA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重现性总符合率100%。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检测血吸虫病抗体的组织内虫卵免疫酶间接染色试验进行了现察,证实感染血吸虫的家兔和小白鼠肝组织内虫卵抗原切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10例以粪检确定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率为96.3%;22例健康人(对照)血清未发现假阳性反应。本法抗原性稳定、操作简便、快速,在检测血吸虫病方面优于环卵沉淀反应试验。  相似文献   

5.
用感染血吸虫鼠肝组织内虫卵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150例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人及150名健康人的血清,阳性率为96.7%,假阳性率为1.3‰;检测137例其它6种蠕虫病患者和50例内科疾病患者,交叉反应率为0~3.3%。该法的敏感性显著地高于用血吸虫成虫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及环卵沉淀试验,而且方法简便,应用抗原经济,检测率高及获得结果较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毛蚴抗原免疫酶染色法(IEST)共检测94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92.6%;90名健康献血员血清,假阳性率1.1%;肝吸虫病患者血清40份,交叉反应率2.5%;肺吸虫病患者血清36份,无交叉反应。本法血清工作浓度以1:200~1:400为佳;反应时间45min为宜;室温(16℃)与37℃下,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自来水与PBS洗涤效果无差别。本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现性及稳定性好,方法简便、经济、取得结果较快及标本容易保存。  相似文献   

7.
目前公认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特异。其测定方法现有数种,常用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免法虽然敏感,但需要贵重仪器并对人体有一定影响。短膜虫(Crithidia Luciliae)和马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以单盲法对比检测不同对象共596例。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急性血吸虫病人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倒数几何均值(GMRT)分别为80.0%、80.0%、86.7%和2.52、18.88、61.27;慢性血吸虫病人的阳性率和GMRT 分别为81.9%、89.1%、88.8%和2.16、22.63、37.82;晚期血吸虫病人的阳性率和GMRT 分别为53.6%、60.7%、60.7%和2.19、15.03、25.54;健康人除ELACIE 出现6.7%假阳性率外,余均为阴性反应;肺吸虫病疫区正常人均为阴性;已治疗病人三法的转阴率和GMRT 分别为95.7%、91.4%、94.3.%和2.00、10.00、10.00;其它寄生虫病患者中,除IFAT 和IEST 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均出现2.6%的交叉反应率外,余均未出现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膜蛋白是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细胞间的接触与信号传递,并与细胞的分化、成熟息息相关。因此,开发多种深入解析膜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除了传统的免疫共沉淀方法之外,新开发的邻近标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邻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生物工具酶标记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邻近蛋白,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质谱以及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等方法检测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新开发的用于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的多种邻近标记技术,并展望了该类技术在膜蛋白相互作用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成虫、卵及尾蚴抗原做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96份血吸虫患者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0.8%、91.7%及81.3%。三种抗原 Dot—ELISA 的互补阳性率为93.8%。而对50份献血员及38份肺吸虫患者血清进行检测都是阴性。Dot—ELHSA 的重现性及稳定性好,抗原用量少、简单、出结果快。  相似文献   

11.
顾启章  许复苏 《浙江医学》1991,13(5):14-15,57
以日本血吸虫肝卵与成虫切片为抗原,作IEST,检测116例不同病期血吸虫病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肝卵阳性检出率为98.2%,成虫为90.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经抗体滴度半定量测试比较,几何平均滴度肝卵为902.5±0.23,成虫为73.53±0.42,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种切片抗原的IEST与COPT、LAT、快速ELISA相比较,在急、慢性病人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晚期病人成虫切片IEST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OPT与快速ELISA(P<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感染鼠肝石蜡切片免疫酶染色法。检测109例血吸虫病病人血清,阳性率达95.41%;141例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1.42%,表明该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实验中并对所应用的底物及有关步骤作了比较及改进。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寄生虫所致疾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仅次于疟疾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全球有2亿人受感染,约6亿人生活于疫区,年死亡人数多达数十万。我国目前仍有108个县有血吸虫病流行,69.5万人感染血吸虫病。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血防工作成绩辉煌,但由于日本血吸虫保虫宿主多,钉螺分布广且难以消灭,吡喹酮化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对用5种血吸虫抗原作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除盐水浸提成虫抗原SEW外,其余4种抗原(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尿素溶性虫卵抗原JEU,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尿素溶性成虫抗原JWU)均具较高的敏感性(88.24%~90.20%)和特异性(86.84%~94.73%),这4种抗原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制备的2种尿素溶性抗原JEU和JWU,其制备方法简便、抗原产量高、诊断效果好,使通常废弃的沉渣得到利用,为抗原来源增辟新途径,具有较好的实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双面胶纸条法环卵沉淀试验(DGS—COPT),并以单盲法对比检测153例血吸虫病人,49例经吡喳酮治疗后5年以上的血吸虫病人,22例华支睾吸虫病人和76名健康人的血清。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IEST 分别为89.5%和89.5%;DGS—COPT 分别为86.3%和97.4%;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3.6%和9.1%;已治疗后血吸虫病人的转阴率分别为59.2%和77.6%。两法的经治疗后血吸虫病人未转阴,假阳性及交叉反应者的阳性血清滴度(1∶20—1∶80)或平均环沉率(≥3%)可达所占总数的12.5%—25%或62.7%,这些病例未进行追查,故很难排除其有血吸虫感染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IEST 及DGS—COPT 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和考核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20.
1979~1980年对64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免疫学检查包括植物血凝素皮试,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结,血清IgG、IgA、IgM、C_3、CH50及HBsAg(RPHA法)作了观察。结果免疫功能低下者有:(1)植物血凝素皮试54例(84.4%),(2)淋巴细胞转化率36例(56.2%),(3)E—玫瑰花结48例(75.0%),(4)C_3 35例(54.7%),CH50 29例(45.4%)。而IgG、IgA、IgM偏高,分别为42例(65.62%),19例(29.68%),33例(51.56%)。总的看来,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55例(85.93%),可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很显著。 HBsAg阳性者34例(53.12%)。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HBsAg阳性率高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