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加强我市中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1990年底北京市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把青少年列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并把中小学生的卫生知识普及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列入3年达标规划项目。历年来有关我市中学生卫生知识及卫生行为的调查有不少的报道,但不能全面地反映北京市的情况。因此我们于1991年3、4季度调查了7197名中学生的卫生知识及卫生行为,掌握本底资料,以指导健康教育工作。1 调查对象、方法、内容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全日制中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  相似文献   

2.
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健康教育应从小抓起亦已为社会所共识。为了解我市小学生卫生知识(k)和卫生行为(p)现状、促使我市儿少期的健康教育步入轨道,我们于1995年4月对辖区小学生进行了一次K.P.问卷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城镇、乡村学校各两所,其中健康教育试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各一所。随机抽取五年级段各二个班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共4所学校8个班级413人。2.方法:按浙江省卫生防疫站统一命题进行问卷,采用答卷不署名、集中答卷、独立完成、限时交卷的形式调查。试题分为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两部分,各10题。每部分满分为100分。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社区农民的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卫生行为形成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更有针对性,于2007年1~2月随机抽取了6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冠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80-1480
目的:了解小学生卫生知识和行为情况。方法:选择城镇、乡村学校各两所,其中健康教育试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各一所,共413人。结果:健康试点学校的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均显著优于普通学校(P〈0.01)。城镇小学校的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优于乡村学校(P〈0.01),男女生之间对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接受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卫生行为的表现则女生优于男性。结论:小学生对卫生知识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各学校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才能使我市的健康教育步入轨迹。  相似文献   

5.
信息汇萃     
9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开展至今整整两年来,不断深入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学到了健康知识,不少农户新建改建了卫生厕所,改变了不良卫生行为。一些省的中期效果评价显示,农民卫生行为正在形成,疾病减少,体质增强。 据了解,两年来,“行动”利用声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农村改厕对农民卫生知识和改厕意识及卫生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农村改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别选择6个县为调查点,采用现场问卷的方式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农民进行调查。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户主的文化程度与卫生知识和改厕意识有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改厕意识越明显,改厕成功率就越高。农村改厕对农民相关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重大影响,并产生明显效果。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宣传与改厕的技术培训,是今后农村改厕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军队健康教育方案(试行)》,了解新兵的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状况,更好地指导部队健康教育实施工作,我们于1998年12月对某部1999年新兵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1对象:某部1999年男性新兵785人,年龄在15~21岁间,其中初中文化程度者333人,占424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452人,占5758%,来自农村者481人,占6127%,来自城市(镇)者304人,占3873%。2内容:①一般情况②卫生知识③健康行为3方法:此…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1991~1993年每年约7200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卫生行为状况,结果显示卫生知识正确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呈逐年上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式作,有利于学生从小树立健康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9.
北京7197名中学生卫生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北京市中学生的卫生知识及卫生行为的普及情况,指导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随机抽样调查了7197名中学生的卫生知识及卫生行为。结果表明: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5.10%,卫生行为的平均形成率为69%,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之间没有相关性。我市中学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淄博市中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少年时期的行为方式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了解中学生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卫生行为习惯等,开展相应的、积极的健康教育,不仅使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终生受益,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卫生.为此,1999年10月,我们进行了中学生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秦石榴 《中国校医》1988,2(3):49-50
<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学校健康教育非常重视。1984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卫生教育的通知》。儿童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接受能力快,模仿性强,健康教育从小抓起甚为重要,以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为了解各校学生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从中找出中学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再反馈到学校健康教育中去,以促进学校的卫生教育工作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中小学生的卫生行为和卫生知识水平,为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米泉县56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卫生行为和卫生知识水平的调查。一、调查对象按照城乡中小学生典型抽样的原则,抽取2所城镇中学、8所乡(镇)中学、  相似文献   

13.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卫生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合格率和卫生行为形成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的卫生知识培训技术。[方法]随机抽查龙岗区360名食品从业人员对其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卫生知识测试总合格率为78.61%,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在从事食品卫生工作年限、所在单位规模、年龄、文化程度,是否经过培训等方面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卫生行为形成率为75.51%。[结论]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合格率仍较低,卫生行为形成率也偏低,提示在食品从业人员中开展健康教育是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成效.纠正小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行为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我们于1991年初,在本县城峰区中心小学进行了小学生卫生行为的干预研究。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卫生知识测试与卫生行为习惯跟踪调查相对照,采用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方式,来统计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行为之间的脱节车.对小学生卫生行为的干预内容为:膳食营养、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和用脑卫生四个方面,共25项.干预措施为四个方面:1向家长分发健康教育宣传信,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在卫生的行为方面为孩子树立好榜样.2在校内开展“讲卫生红十字”活动,学生…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女性流动人口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 了解女性流动人口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及流动前后的变化 ,为进一步做好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信息。  [方法 ] 对 10 70名育龄女性流动人口采用问卷调查 ,并开展多次专题组讨论。  [结果 ] 在人口流动过程中 ,卫生行为明显改善 ,但仍存在不足 ;缺乏卫生知识 ,对性病了解不足。  [结论 ] 女性流动人口对卫生知识有一定的需求 ,且具有相应的接受能力 ,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波  高歌  季圣祥  朱晓云 《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68-1969
餐饮业卫生状况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而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卫生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餐饮行业的卫生质量.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不但要抓好监督监测等工作,更应重视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为了解临沂市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从2005年3至5月在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体的餐饮业从业人员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068人,进行卫生法规、卫生标准及卫生态度、行为的调查、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郊区居民卫生知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郊区居民卫生知识水平与行为的关系,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在郊区七个乡镇按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512户家庭的1434人为调查对象,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入户问卷。结果:卫生知识的平均分56.10分,总及格率为54.25%。卫生知识水平在不同性别、民族中差异无显著性,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卫生知识得分不同,14-17岁的青年人卫生知识得分高于成年人,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得分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差异有显著性;卫生行为总形成率为56.7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卫生行为形成率与卫生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结论:在郊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应根据其年龄及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卫生知识的宣传不是健康教育目的,强化卫生意识,矫正不卫生的行为才是最终所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的特殊阶段 ,这一阶段的发展 ,对他们一生中其他阶段的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城市中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 90 %以上。但实际效果如何 ,学生学到了多少卫生知识 ,又把多少卫生知识转化成卫生行为等 ,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生双休日的一些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了解目前中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健康教育后 ,是否自觉地建立了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 ,以便为今后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原则 ,抽取浙江省湖州市区某中…  相似文献   

19.
对南昌铁路分局47935名在岗职工、11879名在校中小学生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进行抽样调查:职工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1.13%;卫生行为平均形成率为78.19%;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中学生为47.25%,小学生为83.01%;卫生行为平均形成率中学生为72.12%,小学生为55.37%。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健康教育应以转变不良卫生行为目标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卫生知识与卫生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7月~8月对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地区200名居民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卫生知识与卫生行为的调查。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知识的理解以及卫生行为的差异,提出了今后本地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内容及努力方向,为更有效地增进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