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细胞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细胞因子已能入人工合成,其中EPO,GM-CSF,G-CSF,IFN,IL-2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而IL-3,IL-6,IL-11,TPO,NGF,EGF,IL-Ira,TNF,M-CSF等也通过动物试验及试验试用展出现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 生物技术是20世纪末科技领域最令人注目的高新技术,在20世纪为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生物技术可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化工、食品和信息等重要领域,因此,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生物技术确定为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药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惠基 《医药导报》2001,20(3):147-148
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 ,人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 ,这对医药行业也是巨大的冲击。基因工程药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 ,利用基因治愈更多的疾病不再是一个奢望。随着人们对自身的了解迈上新台阶 ,很多病因将被揭开 ,药物就会设计得更好些 ,治疗方案就能“对因下药” ,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可能根据基因进行调整 ,人类的整体健康状况将会提高 ,2 1世纪的医学基础将由此奠定。1 什么是基因工程药物所谓基因工程药物就是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 ,然后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基因取出来 ,经过一系列基因操作 (图 1) ,最…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药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继珩 《医药导报》1997,16(4):147-149
基因工程已诞生20余年,原理已清楚,技术已定型,在医药、化工、食品、电子、环保及农业各领域已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但其成就最为显著者乃是医药行业.自从基因工程人脑激素获得成功以来,已有数十种基因工程药物及近200种单克隆抗体(McAb)面市,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1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7.
国内外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开发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物药物第一讲 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梧桐 《世界药品信息》2000,1(1):87-92,100
  相似文献   

9.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继建立了DNA重组和单克隆抗体两大技术,从而产生了现代生物技术,而把包括有机溶剂、维生素、工业用酶制剂和抗生素等在内的老工业,称为传统生物技术。 重组DNA技术的原理系把所需的遗传密码从宿主细胞中分出,连接在载体上,然后转移到另一种微生物或动物细胞中。在受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药物的现代仪器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基于重组DNA技术的特效药物,如治疗肾性贫血的基因工程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白细胞缺乏的基因工程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M-CSF),这些药物与传统...  相似文献   

11.
As a number of diseases are caused, or accompanied, by abnormal gene expression an understandable temptation to mod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bnormal gene’s mRNA or protein to restore proper functioning of the cellular machinery has arisen. In addition, as many tradition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re accompanied by serious side effects (because the cell killing they cause is not specific to the tumors they are intended to treat) there is a natural desire to design drugs with a very targeted mode of action so as to minimize these side effects. The motivation for developing tumor-specific therapies has now become so strong and so pervasive that we are now truly entering an era of targeted therapeutics. One of the major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targeted therapies, and an example that many are hoping to duplicate,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into the clinic of the first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of the bcr-abl tyrosine kinase – imatinib. Indeed, the spectacular success of imatinib has rapidl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generation inhibitors, which are now either approved themselves or are in advanced clinical trials. Monoclonal antibodies have also found their way to the bedside and are being used widely to treat malignant and non-malignant diseases. In the present treatment climate, dominated as it is by small-molecule drugs and antibodies, one could wonder whether alternative approaches, such as RNA or gene-targeted nucleic acid-based drugs, are still needed. For reasons discussed in the body of this review, many colleagues believe that there is still a place for nucleic acid-based therapeutics. Here, the reason for believing that this is true is re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nucleic acid drug development and the 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se new medicines.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及迅速蔓延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反义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反义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包括寻找新的抗菌药物作用靶点、利用反义技术构建敏感菌从天然化合物库中筛选新型抗菌药物、采用反义技术抑制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逆转耐药菌对现有抗生素的敏感性。另外,本文还讨论了人工合成的反义核酸的抗菌活性,并分析了其作为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WorldPatentsIndex)中收录的1980--2012年全球范围内申请的生物医药相关专利数据为基础,使用ThomsonInnovation工具,通过计量排序、可视化聚类、引证统计等分析方法,揭示了生物医药4大领域——抗体药物、疫苗、核酸药物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期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策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制药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榕珍 《海峡药学》2010,22(12):5-8
基因工程制药通过DNA重组技术,进行无性繁殖和基因表达来获得所需核酸或蛋白质,产品主要有细胞因子、蛋白质激素、抗血栓药等,广泛应用于癌症、免疫性疾病、抗病毒、心血管疾病等。本文就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为主的基因工程制药的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药品与生化药品的研究与发展,论述了生物技术与生物药品间的关系,介绍了近代生物技术在某些生物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氧环境通过改变机体胃肠排空速率、器官血流量、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表达等影响药物的药代谢动力学过程。癫痫是一种需长期用药的脑部疾病,而大多数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指数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临床上常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来寻找抗癫痫药物的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法。该文对临床上常用抗癫痫药及其治疗窗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高原抗癫痫药物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熊叶  台宗光  李强 《药学实践杂志》2015,33(6):490-493,532
适体,即体外合成筛选得到的能特异性地与靶分子结合的一段寡核苷酸序列。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靶向给药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靶向给药研究领域的热点。综述了适体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优势及其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空心微针类似于微米级的注射针,具有注射给药和透皮给药的双重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技术,空心微针近年来在疫苗和胰岛素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递送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笔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对空心微针的促透机制、常用制备材料及工艺和在透皮给药中的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空心微针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付婷婷  宋凯 《药学研究》2016,35(7):412-415,424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药物载体系统和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许多靶向药物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并被批准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恶性肿瘤的潜在治疗药物正处于研究之中。本文主要针对分子靶向药物的载体系统和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酶法合成L-色氨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以L-丝氨酸和吲哚为底物,用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酶法合成L-色氨酸。方法:以IPTG诱导工程菌色氨酸酶表达,将酶活最高时的工程菌游离细胞作为转化反应的酶源,通过纸层析分析并测定转化液中L-色氨酸的含量。结果:100ml反应液(L-丝氨酸3g吲哚3g)37℃反应48h可积累L-色氨酸4.9g,L-丝氨酸转化率为84.2%,吲哚转化率为93.6%。经分离经所得的L-色酸晶体,在熔点、旋光性和红外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