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野根治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3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切除途径和方法,证实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对行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的23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情况、上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生存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6例患者右颈气管旁三角淋巴结癌转移率67%(158/236)、转移度30%(213/710),无一例上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比左侧进胸左胸内或左颈部吻合平均延长1h,与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手术相当,术后恢复时间与既往术式无区别。结论右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三野根治术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 例行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标记各部位清扫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7.2%、10.5%和2.2%,上纵隔分别为22.6%、23.5%和3.7%,中纵隔分别为7.5%、69.3%和11.0%,下纵隔分别为0.9%、28.6%和33.8%,腹部分别为3.8%、19.7%和33.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越高(P <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胸下段食管癌可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隆突下、下胸段食管旁、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告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初步经验。方法 从2000年3月-2000年10月开展食管次全切除合并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前瞻性研究。结果 37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接受手术,无死亡(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0.5%(15/37),颈淋巴结转移病人占51.35%(19/37),淋巴结转移27%(10/37),上胸段食管癌颈淋巴结转移71.4%(5/7)。结论 1.三野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风险较大;2.上胸段食管宫颈淋巴结转移比例高,建议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手术野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及其转移规律,指导临床实施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62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双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05枚,其中检出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02枚,淋巴结转移率20.2%(102/505).淋巴结转移区域特征为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影响淋巴结转移,T1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0% (1/10),T2为20.0%(3/15),T3为43.3%(13/30),T4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表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2/14)、39.5%(15/38)、57.1%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5,P <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双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规律。方法对156例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9.0%,转移度为13.28%,跳跃性转移率为3.8%。胸中段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上段和下段(P〈0.05);蕈伞型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类型(P〈0.05);肿瘤浸润至浅肌层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但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长径、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分型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胸中段癌转移率较高。蕈伞型转移率较低,浸润达浅肌层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外科医师[1]发现近40%的可切除的食管鳞癌病例伴有孤立性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从而提出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概念.Akiyama等[2]回顾近20年的食管癌根治术的经验,比较393例二野清扫术和324例三野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R0切除的三野清扫术术后5年生存率55.0%,而二野清扫术为38.3%,具有显著差异.Nishimaki等[3]报道的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5年生存率更是高达68%.Isono等[4]回顾分析日本2 800例食管癌二野清扫术和1 800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隐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同时进一步证实食管癌三野清扫术较二野清扫术在生存上具有优势.从此三野清扫逐渐成为日本食管癌手术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腹腔镜下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腔镜手术,其中50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三野组),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二野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胸腹腔镜三野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较二野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留置胸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22.94±3.26)枚、(15.41±1.84)枚,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6.00%(33/50)、43.75%(2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26.00%、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乳糜胸、肺部感染、肺栓塞、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2年颈部淋巴结复发率较二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食管癌行胸腹腔镜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据食管癌具体位置及术前颈部B超,上腹部、胸部CT检查结果,采用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并对其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22例(27.50%);死亡1例,死亡率1.25%;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发生率40.0%,其中食管旁、喉返神经旁、贲门旁和胃左动脉旁为转移的高发群。结论胸段食管癌有广泛转移的倾向,应常规行胸、腹两野淋巴结规范清扫。翻身三切口(二切口)的手术方式是较方便、安全达到根治手术目的、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62例患者中36例(58.1%)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5例(24.2%)。全组共清扫淋巴结1954枚,平均每例清扫31.5枚,187枚(9.6%)淋巴结有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病变长度、胸段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和胸部淋巴结转移、胸部淋巴结转移组数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1.976、1.346、3.012、2.023、2.254,95%C1分别为1.436—2.538、1.032—1.683、1.572~6.825、1.463—4.745、1.483—4.952,P值分别为0.035、0.041、0.012、0.025、0.020)。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子是施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根据,其有效性还需在临床试验中验证。  相似文献   

10.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47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经手术切除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8例(45.54%)发生淋巴结转移,共清除淋巴结4 063枚,转移淋巴结643枚,淋巴结转移度15.83%.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上下双向性和跳跃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及病变长度则影响不大.结论: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强度的主要因素,对胸中段食管癌早期病变患者可行三野淋巴结清扫,对胸下段食管癌行二野淋巴结清扫即可.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的手术范围是一个至今仍有争议的问题,常规食管癌切除术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而颈淋巴结转移常是食管癌术后首发转移部位。2000年3月起,我院开展了食管次全切除合并三野淋巴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共完成了100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趋势,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胸腹外科收治的933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及构成比的比较。结果933例患者中517例经病理学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5.4%),其中320例单独或合并存在腹腔淋巴结转移。全组总共清除淋巴结26118枚,转移2142枚(转移率8.2%),其中腹腔淋巴结清除12072枚,转移906枚。不同分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方向分布不同(χ^2=7.90,0.01〈P〈0.05),胸中段上行与下行转移的频度相当,胸下段下行转移多见,且胸下段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均高于胸中段(χ^2=52.83,P〈0.01;χ^2=134.52,P〈0.01)。除7例Tis期食管鳞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外,T,以后各期均可见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方式分布不同(χ^2=18.12,0.05〈P〈0.01),病变浸润越深,发生连续性转移的机会越多,而病变浸润越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机会越多。结论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参照淋巴结转移趋势,结合术前检查结果,合理地选择。同时,应重视腹腔淋巴结的清扫,尤其胸下段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6例(微创组),选取同期经传统开胸手术的相同病理分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7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阳性率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微创组16例,清扫淋巴结总数228枚,均数(14.27±5.61)枚,阳性率为12.50%;传统组17例,清扫淋巴结总数241枚,均数(16.20±6.24)枚,阳性率为11.76%。两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转移淋巴结例数7例,转移淋巴结45枚,转移率为43.75%,转移度为19.74%;传统组转移淋巴结例数8例,转移淋巴结55枚,转移率为47.06%,转移度为22.82%。结论微创手术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胸手术一致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在胸段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较高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键  方文涛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93-1896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肿瘤,外科手术一直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经历了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经胸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痛根治术等阶段.其中后两种术式强调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三野淋巴结清扫由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其原因是研究发现,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的病例有50%是由于局部复发而不是远处转移[1],而在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在30%~4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在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3例食管癌患者及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超声观察食管壁厚度、回声特点,常规扫查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情况。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对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5.2%、56.9%、93.3%,食管癌的管壁较对照组增厚(P〈0.05),超声显示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食管周旁、颈部锁骨上窝及腹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55.3%、89.4%、98.7%及100%。结论超声检查对食管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肿瘤侵及深度(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9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0.7%,淋巴结转移度为46.9%。肿瘤长度之间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侵及深度之间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侵及深度相关,与肿瘤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颈、右胸、上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2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经颈、右胸、上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并总结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9 h,平均7.1 h;清扫淋巴结20~46枚,平均31枚;术中出血200~500 ml;术后声音嘶哑发生2例,颈部吻合口瘘2例,胸内吻合口未出现吻合口瘘。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根据手术所需的多体位、多切口特点,认真做好手术护理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2例初次诊治且术前无任何局部并发症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总体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2.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0.0%。微小癌组与非微小癌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1%、6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3%、63.1%。微小癌组与非微小癌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有明显差异(χ2=9.593,P<0.05)。微小癌组中,原发灶大小对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影响(χ2=0.982,P>0.05),多发灶患者较单发灶者更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χ2=4.334,P<0.05)。结论非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微小甲状腺癌也应建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侧清扫可否应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的颈部治疗。方法 对 6 3例下咽癌颈清扫标本的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颌下淋巴结转移占 2 .5 %。N0 ,N1,N2a和N2b -N3的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 .5 % ,11.1% ,2 5 %和 4 0 %。病理证实仅有颌下淋巴结转移或上中颈深淋巴结转移 ,而无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 5 .6 % ,有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 4 0 %。结论 对于N0和N1的喉癌患者可行颈侧清扫 ,对N2和N3的喉癌患者应行根治性清扫。行颈侧清扫时 ,行下颈深淋巴结冰冻 ,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行颈后三角的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