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变化的影响,探讨其阻抑COPD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芪蛭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加烟熏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5日开始药物干预,第43日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BALF中IL-8、TNF-α、ET-1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BALF中TNF-α、IL-8、ET-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大剂量组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大、小剂量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中剂量组血清中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芪蛭中剂量组BALF中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大、中、小剂量组BALF中IL-8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大、中剂量组BALF中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蛭皱肺颗粒对COPD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调节IL-8、TNF-α、ET-1含量可能是其干预COPD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水平,探讨益气类中药对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组和泼尼松组,采用气管内滴加博莱霉素的方法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并应用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各组大鼠分别于第28 d处死,观察大鼠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益气组IL-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和泼尼松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益气组较泼尼松组肺纤维化程度更轻(P〈0.05),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水平也更低(P〈0.01)。结论:益气类中药与泼尼松均可下调肺组织中TNF-α及IL-8的表达水平,抑制或延缓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益气类中药疗效较泼尼松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IL-8及TNF-α的含量,探讨培土益金方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脾两虚型肺纤维化模型纤维化程度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A 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治疗组)、D组(激素治疗组)、E组(中药加激素治疗组)。采用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药液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起以番泻叶煎液灌胃15天构建肺脾两虚证型,第17天开始对治疗组灌胃15天。通过观察肺组织病理及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8、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中药治疗组肺组织匀浆中IL-8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肺组织匀浆中IL-8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剩余各组间肺组织匀浆IL-8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P<0.01);对照组与中药加激素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以及中药治疗组与中药加激素治疗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培土益金方对肺脾两虚型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有显著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IL-8、TNF-α等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鸣号  李桂忠  徐华  张娟  曹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0):2390-2394
目的:观察苦参素(oxymatrine,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组织NF-κB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盲肠节扎穿孔法(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将5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OMT对照组、模型(CLP)组、CLP+OMT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CLP+地塞米松)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NF-κB(p65)及IkB-α的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改变。结果:OMT能显著抑制肺组织NF-κB(p65)及IkB-α的活性(P〈0.05),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6的含量(P〈0.05),并提高动脉血PaO2,SaO2含量,降低PaCO2,HCO3^-含量;降低肺组织W/D比值及肺系数(PWI)。结论:OMT能通过抑制诱导NF-κB的激酶(NF-κB-inducing Kinase,NIK)的活化从而抑制细菌、病毒等对NF-κB的激活作用,减少TNF-α,IL-6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进而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性病变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差异。方法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0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且肺阴虚组高于肺气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肺阴虚证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同时设立模型组、丹参组和空白对照组,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TGF-β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血清TGF-β1含量空白组最高,丹参组次之,模型组最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组织匀浆总TGF—β1含量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和丹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含量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模型组最强,与空白组、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参与了COPD气道重塑的发病过程,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下调TGF—β1干预COPD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7.
通腑利肺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整体、细胞、分子3个层面探讨通腑法通腑利肺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扎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体外直肠不全结扎法造模,治疗组于术后48h从体外解除直肠结扎丝线并继续常规饲养,同时每天以大承气汤灌胃2次,每只每次2ml,服用2天。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IL-8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TNF-α mRNA水平,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PAM)死亡百分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8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解扎组与治疗组IL-8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较解扎组明显降低(P〈0.05)。解扎组、治疗组BALF中PAM总数较模型组升高,PAM死亡百分率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治疗组BALF中PAM死亡百分率较解扎组降低(P〈0.05)。模型组TNF-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给予大承气汤治疗可降低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结论 通腑法对损伤肺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透骨消痛颗粒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透骨消痛颗粒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测定关节液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浓度,血清MDA、NO吸光度及关节滑膜SOD活性。结果各实验组8周、16周关节液中IL-1、IL-6、TNF-α、MMP-3,血清NO、MDA均呈高表达,16周时关节滑膜中SOD含量呈低表达状态,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8周后IL-1、TNF-α,MMP-3、NO、MDA含量,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后IL-6含量,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后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透骨消痛颗粒通过有效抑制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的生物效应来延缓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一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经大鼠皮下多点注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舍尼通组、解毒活血汤组干预治疗,另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治疗结束后将各组大鼠称重后处死,取前列腺组织,用ELISA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匀浆中TNF-α、IL-8、IL-I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TNF-α、IL-8、IL-10的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解毒活血汤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8的水平较模型组、舍尼通组明显降低(P〈0.01),解毒活血汤组IL-10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能够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促炎性因子TNF—α、IL-8的水平,从而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清热排毒胶囊对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清热排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戴芬组)、模型组、空白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于第5天灌胃给药1h后予尿酸钠晶体局部关节腔注射形成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量大鼠踝关节关节肿胀度,应用ELISA法测定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和戴芬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明显,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低于戴芬组(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中IL-1β、IL-8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留取血清测定IL-8、TNF-α、ICAM-1水平,留取血浆测定ET-1、CGRP含量,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治疗后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CGRP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IL-8、TNF-α、ICAM-1、ET-1、CGRP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急性加重和形成,燥湿化痰方药能够降低AECOPD的TNF-α、ICAM-1、IL-8、ET-1高水平表达,升高CGRP表达水平,可能是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重度AECOPD次数、肺功能、血清中TNF-α、IL-8水平。结果:埋线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AECOPD次数、重度AECO-PD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COPD患者可以减少AECOPD次数,特别是重度AECOPD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IL-32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工、Ⅱ、Ⅲ、Ⅳ级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和AECOPD(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血清,通过ELASA法检测各自血清IL-32浓度,并比较组间和组内差异,分析血清IL-32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相关性.结果:①IL-32在9组人群治疗前的浓度差异:AECOPD组IL-32血清浓度水平较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较健康对照组IL-32血清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COPD稳定期及AECOPD组Ⅰ、Ⅱ、Ⅲ、Ⅳ级各组间IL-32血清浓度均有显著差异,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或<0.05);②IL-32在AECOPD各组人群治疗前、后的浓度差异:AECOPD组工、Ⅱ、Ⅲ、Ⅳ级各组治疗后IL-32血清浓度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后AECOPD各组间仍有显著差异,仍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或<0.05);③AECOPD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32浓度与FEV1% pred、FEV1/ 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0.87和-0.66、-0.81,P均<0.01),COPD稳定期各组患者血清IL-32浓度与FEV1% pred、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和-0.74,P均<0.01).结论:IL-32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炎症反应;血清IL-32浓度与COPD患者FEV1% pred、FEV1/FVC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OPD病情严重程度.IL-32可作为COPD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指标之一,并可能成为COPD未来治疗的新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上,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1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留取血清测定IL-8、TNF-α、ICAM-1水平,留取血浆测定ET-1、CGRP含量,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治疗后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CGRP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IL-8、TNF-α、ICAM-1、ET-1、CGRP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急性加重和形成,清热化痰方药能够降低AECOPD的TNF-α、ICAM-1、IL-8、ET-1高水平表达、升高CGRP表达水平,可能是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BODE评分对清肺解毒化痰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评价。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加重期患者91例分为两组:中药组47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规范化治疗方案,中药组在其基础上加清肺解毒化痰方,疗程为8周。通过治疗前后对患者AECOPD缓解时间、住院持续时间和BODE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中药组AECOPD缓解时间、AECOPD住院时间和BOD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BODE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差异性不大。结论:清肺解毒化痰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肾病大鼠(SHR)血压及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A(模型组)、B(对照组)、C(实验组),每组8只。模型组不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针刺曲池、足三里),实验组(针刺曲池、足三里、肾俞)。每次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无创测血压仪对大鼠进行血压测定。治疗开始前及3个疗程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结果:经针刺治疗后,与A组比较,B、C两组大鼠血压及血清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1),与B组比较,C组大鼠血压及血清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也可以降低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从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脏的恶化。阻断原发性高血压与高血压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并且,加用肾俞穴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平喘固本膏方对COPD稳定期大鼠血清CRP、TNF-α、IL-6、IL-8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制作COPD稳定期模型,并用平喘固本膏方对其进行干预,疗程为1个月,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灌胃,治疗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取血清,以双抗体夹心ABC-EHSA法检测CRP、TNF-α、IL-6和IL-8.结果 各治疗组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仅高剂量膏方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各膏方组CRP水平相近(P>0.05).在跨肺压及潮气量方面,膏方各剂量与氨茶碱作用相近(P>0.05),在气道流速方面,膏方中高剂量组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平喘固本汤膏方可降低COPD稳定期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但对肺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AECOPD不同证型、痰色、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气道炎症程度的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ECOPD患者中属于痰浊蕴肺和痰热壅肺两种证型者并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收集痰液与标准色谱比对进行评分,同时测定痰液中的IL-8、TNF-α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结果:(1)不同证型患者IL-8水平无差异(P>0.05),TNF-α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痰热壅肺者高于痰浊蕴肺者(P<0.05)。(2)不同痰色组的IL-8、TNF-α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IL-8、TNF-α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痰色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RS=0.619)。(5)不同证型患者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构成有差异(P<0.05)。(6)痰色评分、病情严重程度与IL-8、TNF-α水平均具有相关性。结论:对于AECOPD患者,痰热壅肺者气道炎症水平可能高于痰浊蕴肺者,且痰热壅肺组中病情较重者较痰浊蕴肺者为多。从痰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