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浓度(0.25%)布比卡因间断硬膜外腔注入,用于开胸术后持续镇痛,观察时心功能的影响,与未用硬膜外阻滞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术前、术后8h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6、24h相差显著(P〈0.05);未用硬膜外阻滞镇痛组术后8、16、24h各参数与术前比相差显著(P〈0.05),硬膜外阻滞镇痛与术前比,8h相差显著(P〈0.05),16h部分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24h  相似文献   

2.
唐勇 《全科医生》1999,8(4):195-196
方法 60例拟行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CSEA组用26G腰穿针通入18GTUOHY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0.5%布比因0.2mg/kg,然后置入硬膜外置管。EA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两组麻醉平面均调整对T8水平。结果 达到T8时间,CSEA组比EA组显著减少,骶神经阻滞不完善率EA组高于CSEA组,产妇低血压发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血浆泌乳素及婴儿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局麻药镇痛对泌乳及婴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n=30)行硬膜外镇痛,注入0.2%布比卡因(2ml/h)持续72h镇痛。对照组(n=30)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两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泌乳素(PRL)。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PRL均较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麻醉时应用氯胺酮能增强吗啡的术后镇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时应用氯胺酮是否能增强吗啡的术后镇痛效应。方法:30例胆囊切除术的病人硬膜外麻醉时随机分成切皮前用氯胺酮0.4mg.kg^-1(n=15Ⅰ组)和生理盐水组(n=15,Ⅱ),术毕均经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术后镇痛,进行双盲对照观察吗啡的术后镇痛效应。结果:Ⅰ组术后镇完全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VAS、VRS值明显降低(P〈0.01),副作用未见增减。结论:硬膜外麻醉时应用氯胺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100例应用双氢埃托啡(DHE)全麻的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进行了呼吸功能的监测,结果显示:从应用DHE诱导期开始到麻醉恢复期,尤其是拔除气管导管(简称拔管)后15分钟内,病人的呼吸功能受到抑制,表现为RR减慢,VT及MV减少,SpO2下降等,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拔管后30分钟左右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我们认为,根据呼吸功能指标监测值的变化,准确评估恢复期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自控硬膜外镇痛改善术后危重患者呼吸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术后危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例中上腹手术后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其中对照组(M)10例术后采用肌注吗啡镇痛;观察组(E)10例术后采用自控硬膜外吗啡与布比卡因镇痛。结果 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注法(P〈0.05);两组病人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肺活量(Vc)、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围术期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镇痛组;安定+芬太尼+异丙酚+万可松+安氟醚复合全麻,术后硬膜外输1%利多卡因、4ug/ml芬太尼混合液4mlh镇痛。超前镇痛组:术前术中硬膜外持续输入1.5%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全麻方法及术后镇痛同上,于入室后麻醉前(T1)、切皮后2小时(T2)、术后一天晨(T3)、术后第二晨(T4)测血中E和NE值,于手术结束后4小时(t1)、8小时(t2)、24小时(t3)48小时(t4)、72小时(t5)分别观察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E值无明显变化。NE值术后均显著升高;但超前镇痛组在术中、术后显著低于术后镇痛组(P〈0.05~0.01)。术后疼痛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  相似文献   

8.
赵新艳  杨昶 《华西医学》1995,10(4):433-434
对30例ASAⅠ-Ⅱ级病人全麻前和全麻拔管后的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VE)、血气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全麻后VT,VE明显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剩余碱的下降极为显著(P<0.01),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不明显(P>0.05)。全麻后给氧可使PaO2明显升高(P<0.01)。提示全麻结束时仅凭临床观察掌握气管拔管指征还不足以判断呼吸的恢复状况,对危重病人拔管前后应进行呼吸功能、血气或血氧饱和度监测,必要时延迟拔管时间,全麻后病人应常规吸氧。  相似文献   

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18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并与二尖瓣口面积(MVA)及血液动力学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浆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显著降低(与术前P〈0.001)。血浆ET-1水平与平均左房压(MLAP)、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VPGmean呈显著正相关(r为0.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膀胱痉挛性疼痛防治方法。方法 TUVP患者60例,术后病人按不同的解痉镇痛方法随机分成三组,Ⅰ组(对照组),当膀胱痉挛疼痛时肌注哌替啶1mg/kg,所托品0.01kg/kg;Ⅱ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间隔硬膜外腔注药镇痛,Ⅲ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所有病人治疗时间为3d,术后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镇痛效果,定时记录膀胱内压、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布比卡因混合液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拟行乳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20例和实验组(B组)40例。对照组于手术完毕前30 min经硬膜外管注入生理盐水10ml,实验组注入吗啡2 mg与 0.25%布比卡困混合液10 ml。结果:B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瘙痒和尿潴留发生高于A组(P<0.05)。A组RR术后4,8h下降,与术前相比P<0.05。两组MAP,HR,SPO2 维持正常。结论:高位硬膜外腔注入吗啡与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止痛效果确切、安全、经济,但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麻醉方式对开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进行开胸手术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方法: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研究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确保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麻醉。术后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苏醒室(PACU)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及术后住院天数少(P〈0.05),2组患者术后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和活动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更适合开胸手术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MTEE)定量诊断主动脉瓣狭窄(AS)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32例成年AS患者中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了主动脉瓣的瓣口面积(AVA-TTE),最大瞬时压差(PPG)和平均压差(MPG),应用MTEE测量了瓣口面积(AVA-TEE),并对手术治疗的患者直接测量了其瓣口面积(AVA-OPE)。结果显示:①AVA-TEE与AVA-TTE、AVA-TEE与AVA-OPE以及AVA-TTE与AVA-OPE间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91、0.94、0.91),AVA-TTE显著高估AVA-OPE(P值<0.05);②MTEE对预测重度AS(AVA≤0.75cm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③PPG、MPG与AVA-TTE和AVA-TEE间仅呈中度负相关(r=-0.73~-0.76),而与AVA-OVE间无相关关系。表明对于AS的定量诊断,MTEE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而跨瓣压差存在明显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5.
邵淑香 《临床医学》2000,20(5):32-33
目的:比较和评价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毒副作用以及两者对血注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口才和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行CSEA,B组行CEA,麻醉后检测两组麻醉显效时间、阻滞平面、运动阻滞效果和局麻药用量等参数,并对初次给药后1小时内据此空压(SP)、舒张压(DP)、心率(HR)的变化及低血压发生率和升压药用一,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6.
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脑血管病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时的变化。方法 以49例急性脑硬塞(ACI)和38例脑出血(ACH)为对象与41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及CG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CI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ACH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对膈肌功能和膈肌肌电图(EMGdi)的影响以及复方红景天对膈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 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缺氧组(放入常压缺氧箱内,氧浓度0.110±0.005,每日8 小时,A 组)、营养不良组(每日进正常食量的1/2,B组)、缺氧加复方红景天组(缺氧方法同A组,每日缺氧前灌服复方红景天1.0 g/kg,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8只。实验5 周在麻醉下测体重、EMGdi和膈肌功能;动物处死后测膈重。结果:B组体重低于A、C、D组50% ,膈肌显著变薄,面积缩小,重量减轻;A、B组EMGdi的高频份量与低频份量比值(H/L)、中心频率(Fc)和电刺激时膈肌最大收缩力、最大强直收缩、疲劳指数均较C、D组显著降低;强直收缩时间和疲劳时间较C、D组显著缩短,A组与C、D组,B组与C、D组之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 0.01);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能明显引起膈肌疲劳;复方红景天对缺氧性膈肌疲劳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0例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头高脚低位(rT)和CO2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无创血流心排监护仪(TECO2)及Datex监护仪,监测rT位气腹及术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rT位后SV、CO、CI均明显下降,气腹后除SV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参数无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虽属微创手术,对机体干扰小,但对老年人、心功能欠佳者仍需注意加强监测治疗,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吗啡—氟哌啶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影响因素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卫  朱雯 《现代康复》2000,4(4):542-543
目的:探讨硬膜外吗啡-氟哌啶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57例硬膜外阻滞下施下术病人,于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腔导管注入吗啡-氟哌啶混合液。术后随72h,观察以现年龄、性别、术式、给药部位对24h镇痛率(镇痛时间〉24h)、48h肠蠕动恢复率(48h内排气)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结果:随年龄增长24h镇痛率增高(P〈0.01),48h肠蠕动恢复率低(P〈0.05);女性呕吐发生率高于男性(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