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对3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行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手术磨开蝶窦外侧壁视神经管,开放视神经管全长及1/2周径,并切开管区视神经硬脑膜全长甚至总腱环,手术充分减压。术后全身应用激素、抗生素和神经营养药物。结果:随访4个月~14月,2眼获视力改善,1眼无效。结论:及时对TON患者进行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有助于对提高TON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损伤性视神经病变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4例分析。结果 分别从术前的无光感,50cm指数,光感,手动提高到术后的0.01,0.12,0.4,0.3,随访2年8月至3年。结论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损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且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周安梁 《实用医技》2007,14(33):4573-4574
外伤性视神经病(TON)通常发生在颌面及头部外伤后,是头部或颌面部钝性外伤的合并症,早期手术减压是目前治疗TON的主要方法之一。经鼻内镜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是近几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兴起而开展起来的,因其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倍受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张宝勤  赵剑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296-297,299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20例(20只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后注射,每日1次,每疗程14天,3~4疗程。另20例(20只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血管扩张剂,营养视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族药物等45-60天。全部患者早期同时均给予皮质类固醇和甘露醇。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视力开始恢复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后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治疗方便,而且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秦川  钟亚玲  黄琴 《中外医疗》2012,31(16):11-12
目的分析和总结经鼻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配合特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33例(34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填塞肾水棉片,切除钩突,开放筛泡,清除全部前、后组筛窦气房,扩大蝶窦前壁,寻找视神经管,用钻磨削压迫视神经管的骨质,清除视神经管周围的碎骨片、填塞鼻腔等视神经管减压手术配合流程。结果 33例(34眼)视神经管减压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随访3~12个月,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体位,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85例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3例实施手术治疗为观察组,32例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间视力变化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是手术治疗、外伤后手术时期、伤后有无光感(P<0.05),而年龄、性别、受伤机制、视神经管骨折、昏迷史、脑脊液漏等因素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颐性分析96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以及药物和(或)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外伤后1周内诊治者,无光感眼20例(除3例外)均无明显视力改善.光感以上42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是关键,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及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8.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减压术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治疗视神经外伤较好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 :开展了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 ,结果 :采用经鼻内窥镜鼻内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 5例 ,其中 3例视力由术前的无光感、光感恢复到术后的 0 2~ 0 4,讨论了手术时机、手术进路的优点和不足、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认为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 ,出血少 ,有更大的实用性 ,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手术方法。视神经外伤后应行减压术 ,并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
周安梁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73-4574
<正>外伤性视神经病(TON)通常发生在颌面及头部外伤后,是头部或颌面部钝性外伤的合并症,早期手术减压是目前治疗TON的主要方法之一。经鼻内镜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是近几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管外伤的疗效。方法 35例视神经管损伤,年龄11~48岁,伤后视力无光感7例、光感10例、眼前手动5例、10cm数指2例、0.01~0.08者9例、0.1者2例。全部病例在局麻鼻内窥镜下经鼻腔开放筛窦、蝶窦,在蝶窦外侧壁或最后筛房内寻找视神经管隆凸,用电钻磨开或磨薄视神经骨管后,切除1/2周骨壁进行减压。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0.6~0.9有15例,0.5有2例,0.2~0.3有4例,0.1有3例,0.08有2例,0.04有1例,0.02有1例,无光感7例。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鼻腔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管外伤效果良好,较其他途径手术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对12例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使用激素和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19个月。激素治疗的2例中1例视力恢复至0.6,1例一度出现光感又失明;手术治疗的10例中3例视力不同程度改善,7例无效。全部病例无并发症,术腔上皮化良好,没有面部手术疤痕。结论: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不同手术时机对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时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筛查病例,最后收录了16篇国内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文献报道,通过目前公认的视神经损伤恢复标准判定方法:“无光感、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视力表0.04以上”,术后与术前视力相比提高1个等级视为有效,分析了这16篇(共670例683眼)文章,讨论选择不同时机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病例的术后疗效。结果670例683眼中外伤后3d以内手术组.手术有效率77.3%;3~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65.8%;〉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30%,三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明确诊断下,如有手术指征并且病人全身条件允许,越早行视神经减压术效果越好。外伤后3d以内手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科2003年4月至2004年2月10例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6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无效.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术前术后配合予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剑波  许庚  李源 《广东医学》2001,22(4):279-280
目的 探索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手术路径和方法。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结果 17例患者中10例分别从术前的无光感、眼前手动、50cm指数、眼前手动、无光感、光感、无光感、眼前手动、无光感、眼前手动提高到术后的0.2,0.3,0.4,0.06,0.3,0.1,0.7,0.12,0.8,4例眼球活动障碍恢复正常,1例眼球外突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至1年。结论 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进路直接,损伤组织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是治疗外外性神经损伤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作与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路径相近的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减压手术动物模型。方法鼻内镜下开放20只家猫的蝶窦,于蝶窦外侧壁锤击视神经管,造成视神经管骨折,8 h后鼻内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损伤和减压前后均分别给予感光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测。结果损伤时在鼻内镜下见视神经管骨折。损伤后P-VEP示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减压后70%家猫的P-VEP潜伏期、振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该方法制作的视神经损伤和减压术动物模型,与人外伤所致的视神经损伤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研究视神经损伤和减压手术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视神经管减压术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对12例视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12例病人中9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从术前光感、0.02、光感、手动、光感、无光感、手动、光感、手动提高到术后0.2、0.3、0.25、0.3、0.2、0.15、0.4、0.25、0.3.3例无效(外伤时间超过5天).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结果:随访3~6个月,16眼中12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为74.9%。有光感以上的10眼中9眼视力有提高;无光感的6眼中3眼视力有提高(P=0.118)。伤后3~7天手术12眼,术后视力有改善的10眼;伤后>7~16天手术4眼,术后视力改善的1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无需开颅,侵袭性小,头面部不遗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前无光感或伤后较长时间者,也不应该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2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AS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焦虑状态,并由专人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心理疏导、适当进行抚触、音乐干预及饮食管理,对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5min和出院前1h进行SAS量表测评,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远远高于国内常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秋升 《当代医学》2009,15(27):62-6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ECT)及三维(3D)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者行视神经管高分辨率CT扫描及三维重建,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30例骨折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36例中29只眼视神经管骨折,内壁骨折21只眼,占724%,下壁骨折12只眼,占41.4%。视神经管骨折可分为3型:①管内型(25例);②管外型(6例),又分颅口型和眶口型两个亚型;③混合型(5例)。本组56例中30例有眶壁骨折,占83.3%。结论应用高分辨率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视神经管的结构,对视神经管骨折进行有效的诊断,有助于临床上把握手术时机,及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