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方式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痰阻、PaO2、SPO2、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采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比传统的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静脉头皮针伸入气管切开处,并在气管套管外口放一块单层湿纱布,辅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比较两组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痰痂形成、气管切开带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比气管切开处覆盖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有效湿化气道,减少日吸痰次数,缩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10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罩住气管切口,予患者持续吸氧、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气管切开处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气切套管内辅以氧气吸入、气道湿化,比较2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8例,2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9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及气道湿化情况。结果SPO2<90%观察组0例,对照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Ⅰ、Ⅱ、Ⅲ度者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使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能有效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减少吸痰次数,提高氧疗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一次性气管切开集痰保湿防护罩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入传统组(n=16)、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传统组采用2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切开导管口进行湿化,实验组使用防护罩湿化,对照组使用人工鼻湿化.比较3组患者呼吸功能、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氧气面罩法对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气管切口处并发症、肺部感染率等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采用氧气面罩法,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的鼻导管吸氧法。观察对比2组患者在吸氧后血氧饱和度(SpO2)和痰液粘稠度,切口处并发症肺部感染率等方面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在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气管切口处并发症、肺部感染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面罩法可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气管切口处并发症、肺部感染率,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合适的吸氧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2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器接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比较2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雾化器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酸依沙吖啶湿性愈合疗法在预防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ICU行气管切开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前6天采用湿性乳酸依沙吖啶纱布联合3M透明敷料进行切口换药,换药频率2次/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观察2组在术后96 h和120 h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气管切开术后96 h和120 h时,切口皮肤感染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早期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湿性纱布换药,切口皮肤发红少,感染率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的最佳吸氧方式。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64例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气管切开吸氧面罩+医用雾化器进行吸氧,对照组采用气管切开套管内导管进行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在吸氧效果、痰液黏稠度、气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拔管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给氧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氧后15,30,60 min时患者的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给氧前、给氧后24 h的痰液粘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氧后48 h的痰液粘稠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气管切口及肺部感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气管切开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吸氧面罩+医用雾化器的吸氧为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的最佳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新的持续面罩雾化的护理,观察其疗效。方法:观察患者从气管切开行持续面罩雾化后第一天起至30天止的治疗效果。通过痰液黏稠度判定、痰痂检测以及痰培养和胸片报告结果进行判断。结果:采用新的持续面罩雾化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痰痂形成,痰培养阴性。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新的持续面罩雾化护理比传统的方法(气管套管口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化液)更有利于患者的气道护理。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患者血气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气的影响 ,以选择最佳的气管切开给氧方式 ,提高氧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2 5例 ,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 ,于气管切开后给氧。在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盐水湿纱布 ,6h后测定血气分析变化 ,然后改用自制气管切开罩给氧 6h ,再次测定其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2组比较显示其血气分析 ,在酸碱代谢平衡 (χ2 值 =7.778,P值 =0 .0 2 0 )、氧分压 (t值 =- 5 .6 5 1,P值 =0 .0 0 0 )及碱剩余 (t值 =-3.4 0 8,P值 =0 .0 0 3)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同时在二氧化碳分压 (t值 =- 2 .5 84 ,P值 =0 .0 17)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气管切开后 ,气管切开罩能有效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提高氧含量 ,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预防和治疗呼吸性碱中毒和呼碱代酸中毒 ,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吸氧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1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加温湿化吸氧法进行呼吸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湿化法进行呼吸道护理,对2组患者呼吸道湿化效果进行判定,并比较2组的痰液黏稠度、痰痂的形成、呼吸道刺激性症状、呼吸道黏膜出血,呼吸道阻力、肺部感染情况及平均ICU入住天数.结果 治疗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痰痂的形成、呼吸道刺激性症状、呼吸道黏膜出血,呼吸道阻力、肺部感染及平均ICU入住天数等各项指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温湿化吸氧法比常规呼吸道湿化法更适合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气道切开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人工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14.
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4)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 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在呼吸道刺激征、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气道出血、下呼吸道感染、日吸痰次数均值、日吸痰量均值及血氧饱和度均值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适用于临床气道湿化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应用于气管切开治疗患者在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抗炎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将116例2014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的肺部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8)行常规湿化氧疗,观察组(n=58)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行湿化氧疗。分析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Ⅱ度痰所占比率分别为96. 55%、62. 0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Ⅲ度痰所占比率、痰痂形成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25. 86%、15. 5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共检出多重耐药病原菌59株,其中,对照组有44株(74. 58%),观察组有15株(25. 42%),观察组多重耐药病原菌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0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更低(P <0. 05)。结论选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给予气管切开术患者湿化氧疗,可有效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提高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戴小华 《全科护理》2016,(31):3241-324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烧伤科70例因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成人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观察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1.25%碳酸氢钠作为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痂形成、呼吸道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的探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方法。方法将 7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6 )和对照组(n =38) ,实验组患者吸痰方法为先抽吸口鼻后抽气管切开处 ,且口鼻和气管切开处分开两条吸痰管。对照组 38例则先抽吸气管切开处后抽吸口鼻处 ,使用一条吸痰管。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一周 ,感染率(P <0 0 5 )、粘膜损伤发生率、吸痰次数及吸痰后 2min氧饱和度均值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先抽吸口鼻后抽吸气管切开处且吸痰管分开的吸痰效果优于先抽吸气管切开处后抽吸口鼻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2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金莲清热胶囊 金莲清热颗粒模拟剂)116例和对照组(金莲清热颗粒 金莲清热胶囊模拟剂)110例,疗程3天.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试验组总显效率66.38%,总有效率95.69%;对照组总显效率60.91%,总有效率9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中医症状疗效:试验组总显效率70.69%,总有效率97.41%;对照组总显效率69.09%,总有效率9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两组体温降低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试验组体温降低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灌洗法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伴有口腔并发症或肺部感染的气管切开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纱布球擦拭加口腔灌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从口臭、牙龈红肿出血、口腔溃疡、肺部感染4方面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臭、牙龈红肿出血、口腔溃疡的有效率及肺部感染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纱布球擦拭加口腔灌洗法对气管切开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黏胶泡沫敷料在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患者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因肺部感染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选用康惠尔10 cm×10 cm无黏胶泡沫敷料为气管切开换药的敷料,对照组以普通无菌纱布代替。结果实验组切口处皮肤红肿、渗血渗液等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无黏胶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处皮肤红肿、皮疹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气管切开处换药间隔时间延长,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经济上的负担,降低了医疗费用,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