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穹窿穿刺注药加静脉点滴给药,超短波照射,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按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25例,观察组采用后穹窿穿刺注药加静脉点滴给药、超短波照射,综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对照组仅静脉给药。结果:综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有效。结论:综合治疗较单纯静脉给药,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安全,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临床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7月110例接受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针对需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配合急盆颗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和血常规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温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血常规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和广谱抗菌药物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盘腔炎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经后穹隆穿刺注药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综合治疗方法疗程短、疗效高,是治疗慢性盆腔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微波治疗与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81.25%;观察组患者为5.26%,9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盆腔炎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 1998- 0 5~ 1999- 0 5共收治急性盆腔炎 39例 ,年龄在 18~ 43岁 ,均有人流、上环或不洁性交史。本组 39例中 ,有包块者 6例 ,感染性休克 1例 ,余均表现为急腹症。均有腹痛伴下腹部坠胀感 ,阴道分泌物增多 ,伴或不伴发热 ;查体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 ;宫颈触痛 ,宫体正常或稍大 ,宫旁组织增厚 ,有触痛 ,或有混合性包块 ,分泌物呈黄色 ,有臭味 ;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排除外科疾病。2 方法患者排尿、排便后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消毒阴道 ,尤其… 相似文献
7.
8.
盆腔炎性包块过去均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疗程长,疗效差。我院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用后穹隆穿刺冲洗加甲消唑和α-糜蛋白酶保留灌肠,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1997年1月至1999年8月住院确诊的盆腔炎性包块20例,年龄23~45岁,均有慢性腹痛及性交痛病史,多有腰骶部或/及下腹部坠胀,阴道分泌……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很多,今随机抽取部分病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理疗,并采用后穿刺给药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措施对急性淋菌性盆腔炎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42例急性淋菌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综合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2组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且该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急性淋菌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急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d,先静脉给药3d,待病情好转(改善)或体温正常后8h,改为口服,剂量不变,疗程14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500mg,静滴,1次/d,共14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临床症状改善时间(3.05±1.67)d、静脉给药时间(6.78±1.23)d、住院时间(9.12±1.56)d均短于对照组的(4.82±2.01)d、(14.00±0.00)d、(17.98±2.6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6.52%低于对照组的 23.91%.结论 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临床疗效高,发生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d,先静脉给药3d,待病情好转(改善)或体温正常后8h,改为口服,剂量不变,疗程14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5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3.05±1.67)d、静脉给药时间(6.78±1.23)d、住院时间(9.12±1.56)d均短于对照组的(4.82±2.01)d、(14.00±0.00)d、(17.98±2.6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结论 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临床疗效高,发生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展开对照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中医综合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30例,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在症状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 相似文献
16.
慢性盆腔炎不易根治 ,常因劳累、情绪波动、抵抗力下降而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工作及夫妻生活 ,诱发或继发多种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6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 1998年 7月~ 1999年 12月住院的慢性盆腔炎病人 90例 ,年龄 2 3~ 45岁 ,平均 34岁。病程 0 .5~ 7.0年 ,平均 3.5年 ;所有病人均经妇科检查、B超及血常规检查确诊。伴有盆腔炎性包块者 5例 ,包块直径平均为 (4 .5±1.0 ) cm ;伴有卵巢囊肿者 15例 ,囊肿直径平均为 (5 .0±1.0 ) cm .将 9… 相似文献
17.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2):215-216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影响妇女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我院2001年1月~2002年6月为42例慢性盆腔炎患采用宫颈侧穹窿注药加腹部微波照射,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短波、温热磁、中频电并配以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5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温热磁并中频电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92.44%、73.45%。结论:在治疗组中用超短波、温热磁、中频电并配以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副作用小、无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盆腔炎两种.急性盆腔炎是指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绝大部分由阴道和宫颈的细菌经生殖道黏膜或淋巴系统上行感染而引起,少数是由邻近脏器炎症(如阑尾炎)蔓延及血液传播所致.急性盆腔炎的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腹痛、高热,白带增多,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盆腔检查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子宫有压痛. 相似文献
20.
我院采用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与后穹隆穿刺注药加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急性盆腔炎76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