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被检测者年龄、性别的分析,了解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5774例被检测者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率为3.79%,其中,21 ̄50岁年龄组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76.71%,其他年龄组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23.29%;女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61.19%,男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38.81%。结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1 ̄5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10584人次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TPPA检测结果分析,了解本地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1年内在皮肤科实验室进行的10584人次TRUST检测和4083人次TPPA检测结果。结果10583人次TRUST检测中阳性428人次。阳性率为4.04%。4078人次TPPA检测中阳性425人次,阳性率为10.42%。T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TPPA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阳性主要为低滴度阳性。18—29、30~39岁两个年龄组检出的阳性例数最多且阳性率较高。结论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梅毒血清阳性者主要集中在18—39岁年龄组,是梅毒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泰安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确定低危人群,确保输血安全。方法2003-2004年泰安市无偿献血者45679人,应用ELISA法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泰安市无偿献血者梅毒的阳性率为0.18%,2003—2004年阳性率0.19%、0.23%(X^2=0.3601,P〉0.05);男性阳性率为0.19%,士性阳性率为0.17%,差异无显著性(x^2=0.3407,P〉0.05);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23%、多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05%,差异存在显著性(x^2=17.1462,P〈0.001);街头献血者阳性率为0.35%、集体献血者阳性率为0.05%,差异存在显著性(x^2=55.7454,P〈0.001);18—30岁、31—40岁、41-55岁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0.05%、0.49%、0.04%,差异存在显著性(x^2=89.8314,P〈0.001);学生和军人阳性率为0.02%、其他人群阳性率为0.42%,差异存在显著性(x^2=100,2298,P〈0.001)。结论多次献血者或学生、现役军人是安全输血的低危人群,应作为主要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对广州地区献血者进行血清学梅毒筛查与分析,了解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制订梅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采用TRUST试验,阳性样本均采用TPPA试验进行确认。结果:7年(1995-2001年)献血人数为546098,梅毒阳性感染2060人,总阳性率为0.38%,男性阳性率(1124例,55%)高于女性(936例,45%);7年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95%的梅毒感染者年龄在20-39岁;近3年(1999-2001)郊区农村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较高(分别为0.80%、0.98%、1.18%),流动人口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也偏高(分别为0.49%、0.43%、0.68%)。结论: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0-39岁;近3年来郊区农民和流动人口无偿献血梅毒阳性率上升较快,提示卫生防预部门应加强对郊区农民尤其是性活跃期年轻人的性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并联合采供血部门尽快出台安全采血措施与规范,以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265例原发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中,男性高于女性的2.5倍,50~69岁占65%;嗜烟酒者占68%;有高血压病史及发病时血压升高者分别占43.7%和86.0%;血脂高者占3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水平、民族、地理位置,选择被调查市县。在被选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完成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3945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3.18%、抗-HBs阳性率为52.72%、HBV流行率为56.96%。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20—29岁组(21.52%)。最低为0-4岁组(4,02%),10岁以下儿童为6.21%;HBV流行率最高为50~59岁组(83.43%),最低是0—4岁(29.99%),10岁以下组为30.69%。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66,P〈0.01;x^2=12.56,P〈0.01)。富裕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三者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x^2=50.13,P〈0.01;x^2=13.17,P〈0.01)。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x^2=11.97,P〈0.01);HBV流行率男性低于女性(x^2=7.74.P〈0.01),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海南省人群HBV流行率是高的,人群HBsAg携带率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目前适婚人群中HIV、HB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传播危险,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检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联合(HIV-Ag/Ab)检测。结果:29918名婚检人群中,HBsAg阳性居首位,占3.86%;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占0.44%;再次是HIV.Ag/Ab阳性.占0.02%。男、女性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X^2=50.07,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X^2=9.63,P〈0.05);男、女性HIV.Ag/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X^2=5.37,P〈0.05)。2011-2013年HBsAg阳性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2,P〉0.05);梅毒抗体阳性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1,P〈0.05)。结论:婚检人群作为特殊人群,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应引起关注,特别是妇女隐性梅毒患者的存在更是增加了胎传梅毒和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浮市健康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及免疫水平,探讨健康人群乙型肝炎防控对策和措施。方法采集43890人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标志物(HBVM),并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6.9l%,其中男性为17.80%,女性为16.2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eAg总阳性率为6.46%,其中男性为6.60%,女性为6.34%,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HBs总阳性率为43.03%,其中男性为35.73%,女性为48-88%,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M全阴率为20.58%,其中男性为26.76%,女性为15.63%,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群中HBV感染率高,易感者多,免疫水平较低,应加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扩大免疫屏障.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5年兰州市餐饮服务行业7101例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控制乙型肝炎饮食传播途径。方法采用ELISA法对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兰州市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为2.46%;男性略高于女性,但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20岁3.77%;21-30岁2.00%;31-40岁1.83%;41~50岁1.71%。HBsAg阳性人群16~20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HBsAg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控制乙型肝炎食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2—6岁心童水痘疫苗的免疫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2-6岁年龄组儿童147人,按说明书要求每人注射国产水痘疫苗0.5ml,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4周采血,以ELISA法检测IgG抗体。结果检测147人,免疫前4例IgG抗体阳性,占3.23%;免疫后56例IgG抗体阳性,占45.16%,IgG抗体阳转率43.33%。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各街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厂家疫苗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群水痘疫苗免疫成功率不高,在评价影响免疫成功性因素的同时,也应对试验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卢春柳  梁佳琦  刘伟  黎锋  李健 《广西医学》2011,33(12):1648-1649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联系,为制定无偿献血策略和公共卫生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2807761例献血者5项检测结果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男性ALT检测不合格率最高年龄组为25~35岁,女性ALT检测不合格率则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HBsAg检测不合格率男性最高的年龄组为30—35岁,女性为25~30岁;抗-HCV检测不合格率男性和女性都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抗-HIV男性不合格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25岁和40—45岁,女性为20~25岁;男性梅毒不合格率较高组为45—50岁,女性则集中在40~45岁。ALT检测不合格率、HBsAg检测不合格率、抗-HCV检测不合格率、梅毒检测不合格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HIV检测不合格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献血者5项检测项目不合格率与年龄和性别分布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15000例院前急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的病种分布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前出车急救的1500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急救的性别分布特点、年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组急诊病种的构成特点及死亡病因。结果:15000例中,男性9840例,占65.6%,女性5160例,占34.4%,P〈O.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者1600例,占10.7%;21~40岁者7130例,占47.5%;41~60岁者3226例,占21.5%;年龄〉60岁者3044例,占20.3%。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依次是创伤、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中毒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原因前5位是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外伤、猝死及中毒。结论:院前急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以21~40岁者居多;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均为疾病的重要病种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佛山市2006~2008年服务行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陈婷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99-1900
目的分析佛山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共检测65396人,男性25997人,女性39399人。2006~2008年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47%、7.30%、6.14%。HBsAg阳性4114人,阳性率6.29%,其中男性1977人,阳性率7.60%,女性2137人,阳性率5.42%,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HBeAg双阳者1237人,占感染者的30.07%,感染率为1.89%,其中男性699人,阳性率2.69%,女性538人,阳性率1.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四个年龄组中年龄与HBsAg阳性率增长呈正相关;HBsAg、HBeAg双阳率则相反,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地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该行业人群的预防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医治现症病人,积极推广免疫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吕晓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908-1909,1914
目的研究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该科收治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349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研究不同性别及老年、非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的差异。结果349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男性高发年龄为40~60岁,占男性患者的70.5%,女性高发年龄为50~70岁,占女性患者的71.6%;50岁以上女性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80.3%:60.8%,P〈0.01);并发原发性肝癌与合并酒精性肝病者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12.6%、4.2%,P〈0.05);老年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24.0%、14.2%,P〈0.05);合并酒精性肝病者老年低于非老年患者(分别为4.2%、12.3%,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老年明显多于非老年(分别为13.5%、1.2%,P〈0.001;18.8%、7.9%,P〈0.01;18.8%、5.1%,P〈0.001)。结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高发年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重叠感染的发病率与非老年相比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分析HIV-1型抗体阳性者蛋白印迹带型,了解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带型分布特征。方法检测2000。2007年艾滋病感染者HIV-1抗体蛋白印迹带型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艾滋病感染者HIV-1抗体蛋白印迹带型gp160、gp120、p24阳性率分别为97.0%-100%,gp41、p66、p51、p31为92.3%-94.5%,p55、p17分别为63.2%和77.1%。男性感染者在21-岁组和41—83岁组带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者P31、P55、P17带阳性率注射吸毒组高于性途径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5,P〈0.005),其余带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途径感染者男性和女性带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HIV感染者HIV-1抗体P31、P55、P17带阳性率,注射吸毒感染者高于性途径感染者,与别的学者报道有差别,有待对人群中病毒亚型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海口垦区中小学生HBsAg携带及贫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口垦区中小学生乙肝及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Hb: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HBsAg检测用ELISA法。结果检测25479名学生,贫血学生5848人,平均贫血率22.95%,各年份学生贫血率在15.90%-31.80%之间,学生贫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极显著性(X^2=499.91,P〈0.01),各年龄组之间贫血率差距有显著性(1996年X^2=8.88,P〈0.05;2000年X^2=174.69,P〈0.01),男女学生贫血率差异有显著性(1996年X^2=5.15,P〈0.05;2000年X^2=5.14,P〈0.05)。学生HBsAg携带2271人,平均携带率为8.91%,各年份学生HBsAg携带率为6.41%.11.50%之间,学生HBsAg携带率逐年下降。并亦有极显著性(X^2=118.78,P〈0.01),各年龄组之间HBsAg携带率亦有极显著性(1996年X^2=34.96,P〈0.01;2000年X^2=49.63,P〈0.01),男女学生HBsAg携带率为13岁组和16岁组差异有显著性(X^2=3.75,P〈0.05;X^2=4.50,P〈0.05),其他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海口垦区学生携带HBsAg和贫血现象仍是严重的,应加强监测,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临床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CLIA)对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197429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TPPA和TRUS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429例住院患者中,TPPA和TRUST试验均阳性者959例,阳性率为0.49%.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46例,阳性率为0.53%;女性患者为413例,阳性率为0.44%;梅毒阳性率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阳性率之比为1.20:1,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20岁~39岁年龄段梅毒阳性率最高,但60岁~98岁年龄段阳性检出人数却最多,占住院梅毒感染者42.44%,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院临床科室均检出有梅毒阳性患者,妇产科阳性率最高,而神经内科阳性检出人数最多,不同科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36例梅毒感染者合并HIV感染阳性率为1.63%,与非梅毒感染者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院住院患者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组、科室间以及HIV合并感染的梅毒血清学检测各具特点,应持续加强梅毒患者常规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高危人群,降低医源性感染和职业暴露,控制梅毒的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2192例男性性罪错人群梅毒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深圳市男性性罪错人群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深圳市收容教育所近6年来2192例男性性罪错人群的梅毒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男性性罪错人群的梅毒阳性检出率为3.24%。不同年份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03,P=0.04);梅毒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阴性人群(t=-3.2l79,P=0.00l3);不同来源地区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064,P=0.900);文化程度越低,梅毒阳性捡出率越高(χ^2=11.406,P=O.022),文盲阳性检出率(9、59%)最高;不同婚姻状况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942,P=0.624),未婚阳性检出率略高(3.73%);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职业和文化程度被引入模型,说明在联合因素的作用下它们是男性梅毒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构成梅毒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岩  公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205-205
目的:通过调查HBsAg阳性患者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HBV感染状况及血清中的病毒载量,以研究欠发达地区HBV感染及病毒复制状况。方法:乙肝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法,HBV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HBVDN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0.05),四个年龄组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1),HBsAg阳性者中四个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A组7.1%,B组46.3%,C组38.4%,D组8.2%。结论:本地区乙型肝炎的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已感染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但HBVDNA阳性率男女无差异。乙肝患者中大年龄组HBNDNA阳性率较小年龄组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雁  公洁  郑笑莉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926-927
目的了解张掖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例梅毒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体检和住院病例89756例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和病例资料分析。结果 89756例中检出1117例梅毒患者,男性和女性之比1.41: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09,P〈0.05);各期梅毒构成中潜伏梅毒例数最多为60.34%(674/1117);〉50岁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8%vs45.12%,χ2=5.28,P〈0.05)。结论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潜伏梅毒所占比例最大,普及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早发现梅毒患者、及早治疗是防止其传播的最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