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支与多支移植肾供肾动脉的移植效果.方法 根据供肾动脉的支数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支肾动脉组(251例);B组为2支肾动脉组(12例),但有1支动脉直径<2 mm或估计供血区域<10%.将该动脉结扎(上极动脉);C组为2支或2支以上肾动脉组(35例).分别观察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肾功能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手术时间较C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失血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的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有7.6%(19/251)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有2例出现肾功延迟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2/12);C组有11.4%(4/35)出现并发症.术后各组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支与多支移植肾供肾动脉组之间比较,除手术时间略长外,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情况、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提高血管重建吻合技术是减少多支供肾动脉术后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针剂香丹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影响.[方法]将肾移植术后发生ATN的2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使用环孢素A、泼尼松、霉酚酸酯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需要采用护肝、保护胃粘膜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不加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在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后的透析治疗时间、肾功能恢复情况、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RI)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透析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移植肾的血清肌酐下降速度快(P<0.05),血流阻力指数较低(P<0.05).治疗组在3个月内发生2例次急性排斥反应(AR),对照组发生1例次AR,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针剂香丹注射液能促进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猪活体供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猪模型上探讨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0只雌性家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放式活体供肾切除术,取出左肾;然后两组均行自体异位肾移植,将左肾移植于左髂窝,同时切除右肾.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移植肾恢复排尿时间,切口长度,供肾动静脉和输尿管长度,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肌苷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明显减少(P<0.01);供肾动静脉较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供者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肾移植受体腹壁下动脉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以受体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IEA)重建移植肾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只移植肾中16只为单支型ARA,10只为多支型整形后余留单支型ARA;ARA位于上极12支,中部4支,下极10支;开口直径1.5~3.5mm;用亚甲蓝灌注显示动脉血供范围.行ARA与受者IEA端-端吻合,其中6例上极ARA过短,将移植肾上下位置翻转后吻合.结果 26例均吻合成功,再通血流后移植肾ARA供血范围血供恢复良好.术后3d,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21例局部血流正常; 5例局部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至术后15~21d恢复正常.本组受者术后3d内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无输尿管坏死和局部动脉栓塞发生.结论 应用受体IEA可以重建移植肾ARA,血管吻合过程不影响肾功能恢复,适用于ARA与肾动脉主干或其他动脉吻合存在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去势SD大鼠自体卵巢组织两种不同移植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 按照移植部位不同将SD大鼠随机分为肾被膜下移植组、颈部皮下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记录各组手术所用时间、移植后大鼠动情周期变化,并给予HMG促排卵48h后回收卵巢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和计算卵子存活率.结果 肾被膜下组较颈部皮下组所用手术时间短,分别为(18.8 ±2.5) min和(20.7±2.8)min,P<0.05;肾被膜下组与颈部皮下组移植后大鼠动情周期出现率分别为81.25%与61.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恢复动情周期天数无差异.两组促排后大鼠移植部位卵巢组织回收率分别为:肾被膜下组81.3%,颈部皮下组5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移植组回收卵巢组织卵泡存活数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两移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与颈部皮下移植相比,大鼠卵巢组织自体肾被膜移植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供肾多支动脉的处理方式。方法总结了24例多支动脉型供肾肾移植临床资料及多支动脉处理方式。结果多支动脉变异发生率为26.09%,多支动脉予修整重建处理。所有供肾均可利用,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正确处理供肾多支动脉是安全移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3例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病人分为两组,A组16例(OKT3 5 mg/d);B组17例(OKT3 2.5mg/d).观察排斥反应逆转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13例(81.25%)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2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B组15例(88.24%)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1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两组排斥反应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合并感染43.75%,B组5.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肝肾联合移植大鼠模型,并初步探讨移植肝是否对移植肾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门静脉和腹主动脉对供肝和供肾进行原位灌注,供肝肝上下腔静脉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双袖套法吻合肾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带瓣左肾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用支架管重建胆道和输尿管.通过单独肾移植、肝移植和肝肾联合移植生存时间、肾功能及移植肾病理比较研究,探讨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用此法建立肝肾联合移植大鼠模型手术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肝肾联合移植组较肾移植组生存时间长(P<0.05),与肝移植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肾联合移植组血尿素氮及肌酐明显低于肾移植组(P<0.05),移植肾排斥反应明显减轻.结论:用该方法建立一期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方便可行且成功率高;肝肾联合移植时移植肝对移植肾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115例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再次肾移植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78年7月至2006年10月间115例再次肾移植术后人/肾1年存活率,并与同期首次移植患者作对比;分析首次移植失败原因、血透过渡时间、术前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试验(CDC)、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免疫抑制方案等因素对移植术后效果的影响.结果:再次移植组术后移植肾1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首次移植组(69.6% vs 88.7%,P<0.05).血透过渡时间<6个月组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率明显高于6~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各组(P<0.05);CDC<5%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5%~10%及>10%组(72% vs 31% vs 0,P<0.05);再次肾移植受者PRA<10%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RA>10%组(30.2% vs 75.0%),而移植肾1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后者(74.4% vs 60.0%,P<0.05);免疫抑制方案中应用抗体诱导组术后移植肾1年存活率明显高于未用抗体诱导组(81.0% vs 63.4%,P<0.05).结论:再次移植肾存活率低于首次移植;首次肾移植失败原因、血透过渡时间、术前PRA水平、术前淋巴细胞毒性反应水平及免疫抑制方案均影响再次肾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本院近期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06例,随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53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各项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切口感染和发热发生率比较,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皮下气肿、腰背酸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半年,腹腔镜组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等情况.开腹组1例皮性肿瘤复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优于开腹手术,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鼠卵巢自体异位移植物与受体移植部位的血供重建时间及移植部位血管密度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 成年小鼠卵巢剥膜后一分为二,体外培养3h后进行半卵巢自体异位移植于肾被膜下和颈部皮下,实验分为新鲜组、肾背膜下移植组、颈部皮下移植组,于移植后36 h取材,通过墨汁灌注和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卵巢移植后血管重建及卵泡存活情况.结果 肾被膜下移植组可见有贯穿肾组织至卵巢组织之间的血管,正常卵泡计数较多,与颈部皮下移植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血管密度明显大于颈部皮下组织(P<0.05).结论 富含血管的肾被膜下移植较血管较少的颈部皮下移植更有利于卵巢组织移植后的血供重建.  相似文献   

12.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与其血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疗效与其血供的关系.方法对8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行BAI治疗,其中22例BAI后即行肺动脉灌注化疗(PAI),治疗后3,4周评价疗效.对15例少血供和/或多支动脉供血BAI无效病人行局部放射治疗.结果BAI后总有效率为77.6%,单纯BAI有效率(79.4%)与BAI加PAI有效率(72.7%)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支动脉供血有效率(84.9%)显著高于多支动脉供血有效率(65.6%,P<0.05);多血供型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少血供型有效率(56.0%,P<0.01),15例BAI后无效经局部放疗有效率达66.7%.结论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BAI为治疗中晚期肺癌一种有效方法;多支动脉供血、少血供BAI疗效差;多支动脉供血和/或少血供型BAI联合局部放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要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排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及黏膜下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对照组直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如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门诊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中转开腹.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0/60).观察组术后月经过多改善率为100%(26/26),而对照组则为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明显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症状改善率高,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布托啡诺预防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抑制全麻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对照组),每组30例.缝皮前停用麻醉药时,布托啡诺组立即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对照组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在围拔管期,观察无创动脉血压、呼吸、心率、脉氧饱和度、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拔管时、拔管后2 min,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心率、呼吸频率加快(P<0.05);而布托啡诺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均较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布托啡诺组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虽清醒时间延长(P<0.05),但拔管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麻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可抑制气管拔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PCI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方法经桡动脉PCI280例、经肱动脉PCI208例、经股动脉PCI180例.观察三组手术穿刺成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血肿的发生等. 结果 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与股动脉组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血肿的发生率较股动脉组减少(P<0.05);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经桡动脉、肱动脉行PCI安全、经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探讨不同剂量鞘内咪唑安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病人60例,手术前病人随机等分为4组B组(布比卡因对照组)鞘内注入7.5 g/L布比卡因2 mL(15 mg)腰麻;M1组(咪唑安定1组,以下类推)腰麻前鞘内注入力月西1.0 mg;M2组腰麻前注入力月西1.5 mg;M3组腰麻前注入力月西2.0 mg.病人腰麻平卧后测试麻醉阻滞上升平面,术中观察麻醉效果及镇静情况,术后随访24 h疼痛、镇痛用药、恢复情况及其他反应,围术期持续监测呼吸、循环状态.[结果]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同(P>0.05),围术期呼吸、循环稳定顺利完成手术.镇静效果M3>M2=Mt>B组,M3组效果最佳(P<0.05).与B组对照,M2和M3组术后第一疼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0.01),M3组时间最长(P<0.05~0.01);术后肌注镇痛药曲马多百分比为B组86.7%、M1组73.3%、M2组66.7%、M3组33.3%,仅M3组用药最少(P<0.05).麻醉效果评分优等B组20%、M1组33.3%、M2组53.3%、M3组86.7%,M3效果最佳(P<0.05).[结论]鞘内咪唑安定2 mg可明显改善腰麻的效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游离胆囊床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86例需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其中超声刀组(45例)术中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床;电凝钩组(41例)术中用肽夹夹闭胆囊动脉并用电凝钩处理胆囊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2、36、72h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CRP的表达量以及ALT、AST、TB水平.结果 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方面较电凝钩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超声刀组在术后12h白细胞计数、血ALT、血AST低于电凝钩组(P<0.05);在术后12h、36 h,超声刀组血清CRP明显低于电凝钩组(P<0.05).结论 在LC手术中,运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和胆囊床,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肝脏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经阴道组38例,腹腔镜组29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阴道组术中出血量较腹腔镜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阴道组住院费用较腹腔镜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多、住院费用高的缺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适合盆腔有粘连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恰当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陈皮汤配合穴位封闭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观察组1术后6小时予陈皮汤口服配合穴位封闭疗法;观察组2术后6小时予陈皮汤口服;对照组术后6小时适量饮温开水,观察记录3组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胃肠不适情况.结果 观察组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2和对照组,其统计学资料显示(P<0.05);术后胃肠不适情况明显少于观察组2和对照组,其统计学资料显示(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比较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不适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陈皮汤配合穴位封闭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骨孔、双骨孔及小骨窗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5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单骨孔组31例,骨孔直径1cm;双骨孔组50例,骨孔直径1cm,分别于血肿前后各钻骨孔1个;小骨窗组44例,术中将骨孔扩大成直径2~3cm的骨窗.[结果]3组患者术后7d的残存血肿量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单骨组的手术时间较双骨孔组及小骨窗组明显缩短(P<0.05).单骨孔及双骨孔组在住院天数、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较小骨窗组明显增高(P<0.05).单骨孔组的复发率较双骨孔组及小骨窗组明显增高(P<0.05),后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相对于单骨孔技术,双骨孔技术复发率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48,95% CI0.026~0.847,P=0.032).[结论]小骨窗技术可作为治疗CSDH首选的治疗方法,双骨孔技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尤其适用于术后复发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