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神运行性癫痫患者脑诱发电位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诱发电位在精神运动性癫痫病人的应用。方法 应用诱发电位仪对16例精神运行性癫痫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听300)作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患者组波形变异大,潜伏期AEP的P2、P3,VEP的N1、P2以及P300靶刺激的P2、N2均延迟,非靶刺激的N1前移。波幅AEP的P2、VEP的P2、P3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中的不同表现,对40例正常老人及34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6项电生理检测。结果发现,患者EEG异常率达66.7%,其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VEP(潜伏期P1、P2)、P300(靶潜伏期N1—P2—N2—P3)均前移,AEP(潜伏期N2、P3)延迟,AEP、VEP和P300的P2、P3波幅均减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者的ABR于中央区左右侧不对称,绝对波幅波Ⅰ降低(P<0.01),这与本组对象CT结果吻合。采用多项诱发电位检测技术能较可靠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的功能,可辅助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诱发电位(EP)、CT和脑电图(EEG)。方法:对46例DEACMP患者进行EP、CT和EEG检查,结果:异常率体感诱发电位(SEP)83%、视觉诱发电位(VEP)63%,脑士听觉诱发电位(BAEP)30%,CT71%,EEG100%。SEP中的P40、N50,P60和N75峰潜伏期(P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VEP的P100PL较对照  相似文献   

4.
Binswanger病的脑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inswanger病(BD)患者诱发电位改变的特点及其对B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BD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视觉电位(VEP)检查,并与30名同年龄组健康老人对照。结果 BD患者脑诱发电位异常率较高,SEOP异常率为96.7%,BAEOP为73.3%,VEP为66.7%,二项以上脑诱发电位异常率为88.3%,主要表现为PL延长。疾呆组与轻、中  相似文献   

5.
3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视听体感及脊髓传导速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5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脊髓传导速度(SCCV)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SCCV异常率最高(71.4%),其中以胸腰髓同时受损的发生率最高(72.0%);BAEP最低(51.6%);28例同时作了四项诱发电位,以两项异常的发生率最高(35.7%),同时发现上下肢神经SEP近场电位异常比例高,上肢神经N20为60.7%、下肢P38为79.4%;BAEP以Ⅴ波及Ⅲ~Ⅴ>Ⅰ~Ⅲ异常率最高,分别为40.6%、34.4%。认为诊断MS应首选SCCV,并应同时作两项以上的诱发电位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长潜时感觉性诱发电位的特点。方法应用丹麦电生理仪以及光和声刺激,对39例AD患者和40名正常老年人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部分AD患者VEP形成双峰,AEP趋向低而宽大。AD患者VEP和AEP的P3潜伏期在顶区均右侧(VEP377±44毫秒,AEP388±27毫秒)长于左侧(VEP372±44毫秒,AEP381±26毫秒),P<0.05。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AEP主成分以及VEP的P3潜伏期和AEP、VEP的P2、P3波幅均延迟和下降(P<0.05或<0.01)。结论提示VEP和AEP50~500毫秒长潜时成分可能是反映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Alzheimer病的脑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的自发和诱发脑电特征。方法 对39例AD及40例正常对照进行脑电图(EEG)、脑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和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结果AD患者EEG异常率达87.5%;BEAM示:δ和θ功率增高,额、后颞、枕区α功率降低,额极、中、后颞及枕区β功率降低(P〈0.05或〈0.01);VEP、AE  相似文献   

8.
脑震荡患者的视觉,听沉和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脑功能改变及其客观诊断依据。方法:对30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VEP,BAEP及SEP异常率分别为30%,66.7%,54.5%。结论: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功能受损失及视通路机能障碍,脑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干及其附近手术诱发电位术中监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损伤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出神经功能损伤第三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对23例脑干肿瘤病人进行手术中BAEP和SEP连续监测。结果 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SEP的改变。SEP的N13-N20中枢传导时间(CCT)和N20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和BAEPV波潜伏期(PL)、Ⅲ-V、I-V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脑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患者脑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初步研究陈兴时*张明岛△关于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欧美学者先后报道其与正常对照组有所不同,并认为这是一项较有价值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方法。最近我们对抑郁症患者的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患者的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与CT等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6例脑梗塞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分析,并与CT/MRI检查作对照,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异常率82.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异常率74.4%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为90.7%。脑梗塞位于大脑半  相似文献   

12.
视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进行VEP、BAEP检测,燕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S患者VEP和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73%和60%。异常中VEP有68%,BAEP有78%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的症状,VEOP32%,BAEP22%的患者临床无相应症状。5例MS患者要临床缓解期复查VEOP、VAEP、1  相似文献   

13.
赵旭 《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7(4):217-219,222
探讨与作业不相关的新奇性于额-中央区产生的P3a的特性。方法采用视觉具有新奇性刺激的oddball作业,记录了61名健康右利手小学生的事件相关电位和Fz、Cz、Pz、C3、C4、P3、P4的脑电图以及左侧眼电图, 各异,各刺激平均ERP和脑电地形图分布。结论:新奇刺激产生的P3a有独立的特性和脑内起源。  相似文献   

14.
对46例枕叶脑卒中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同时133Xe吸入法测定脑血流量。结果发现脑卒中组VEP异常31例(67.4%);对照组异常3例(7.5%),两组比较χ2=29.6,P<0.01。脑卒中组枕叶脑血流量平均43.2±6.1ml.100g-1/min,对照组49.8±7.8ml.100g-1/min,t=4.4,P<0.01。VEP异常与枕叶脑血流量呈负相关,r=-0.387,P<0.01。伴有视野缺损VEP异常率高。结果提示:VEP对诊断视中枢损伤价值较大,尤其伴有视野缺损者意义尤大,VEP异常与枕叶脑血流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弱视儿童不同部位的所记录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分析52例弱视眼常规视觉刺激时于O1,O2,Oz三点记录的VEP,并以66只健康眼的VEP作比较,结果,弱视眼三个点VEP异常率,Oz一个点23%,O1,O2两点为75%,Oz,O1和O2三个点的81%,与正常眼比较,弱视眼此三点VEP的潜伏期均显著延长,Oz点波幅显著降低,O1,O2点波幅则无显著差异,弱视眼的VEPO1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BAEP与脑血流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脑血流量在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0例正常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血流量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BAEP和CBF异常率分别为77%和68%,病情愈重异常愈明显。脑梗死患者BAEP异常表现为主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比正常对照组延长,且病情愈生延长明显,BAEP延长患者CBF明显低于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7.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揿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诱发电位,对36例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测,并与30-40名健康者作对比。结果 全部患者至少存在1各皮上的诱发电位异常。磁刺激运行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胫后神经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83.3%、88.9%、80.0%和62.5%。不同类型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异常率不同,各型BAEP的异常率普遍较  相似文献   

18.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多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诱发电位,对36例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测,并与30~40名健康者作对比。结果全部患者至少存在1种以上的诱发电位异常。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胫后神经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m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3.3%、88.9%、80.0%和62.5%。不同类型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异常率不同,各型BAEP的异常率普遍较高,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的MEP与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的tSEP异常率也很高。MEP测试时,刺激皮质在患者中所记录到的双峰波、多相波以及波宽增加,表明皮质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结论多形式诱发电位改变应列为慢性小脑变性分类学上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宾斯旺格病(BD)患者的中枢神经和认知功能状态。方法:对无痴呆的PD28例(PD组),伴痴呆的PD22例(DPD组)及BD组18例进行(1)体感染诱发电位(SEP)、(2)视觉诱发电位(VEP)、(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4)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结果 (1)SEP、OPD组中5组(18%)异常、DPD组中8例(36%)异常,BD组中11例(61%)异常  相似文献   

20.
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与诱发电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58例遗传性共济失调(HA)患者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诱发电位(BAEP)、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NSEP)检查分析。结果表明:TNSEP异常率最高(77.58%),其次为BAEP(58.62%),MNSEP(48.28%),VEP(22.41%)。而OCA,OPCA两组诱发电位异常率高于HSA和HSP两组。反映出HA神经系统的多系统损害,有助HA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