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患儿鼻咽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矢状位重组,测量A/N值。结果:CT平扫所见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鼻咽腔变窄,10例伴有鼻窦炎,6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A/N值≤0.60者6例,介于0.60与0.70者15例,>0.70者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明显地优势,应作为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图1CT平扫示鼻咽后壁及左侧壁增厚的软组织肿块突向鼻咽腔,咽旁间隙清楚图2MR矢状位T1WI示鼻咽顶后壁等信号软组织肿块,表面较光滑图3横断位T2WI示鼻咽后壁及左侧壁高信号肿块突向鼻咽腔内,左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开口消失,咽旁脂肪间隙清晰患者女性,5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CR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儿童腺样体肥大120例,均摄取鼻咽部侧位CR片,测量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和鼻咽腔宽度(N值),并计算A/N比值。结果12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均不同程度增厚,为13.7~27.3 mm,均值达21.9 mm,并可见鼻咽腔不同程度受压变窄,A/N比值平均比率>0.70,达0.80。结论鼻咽部侧位CR片测量,是一种简便准确可行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帅  谢胜宇  徐超  姚梦  余艳凤  张联合 《武警医学》2022,33(12):1013-1015
 目的 探讨MRI观察下青年男性腺样体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6至2022-05在武警浙江总队医院体检的1547名青年男性的头颅MRI图像,观察鼻咽顶后壁是否有腺样体及其MR信号特点、大体形态,测量腺样体最大厚度。结果 93.92%的青年男性鼻咽顶后壁可观察到残留的腺样体,平均最大厚度(7.66±2.80)mm,中位最大厚度7.32(5.58,9.25)mm,残留的腺样体最大厚度多为5~<10 mm,占比66.62%。MRI图像上腺样体表现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块影,呈长T2信号,黏膜连续、完整,信号均匀,左右对称;邻近咽隐窝可因肿块受压变窄,咽旁间隙及周围骨质无异常改变,部分腺样体内可见囊肿。根据MRI正中矢状位的形态主要分为4种,镰刀形(241名)、新月形(601名)、D字形(501名)、纺锤形(110名),其中以新月形与D字形最为常见,纺锤形最大厚度最大,平均最大厚度为(12.53±3.03)mm。结论 多数青年男性鼻咽顶后壁可发现残留的腺样体,根据其对称性肿块、无邻近组织侵犯等特点,鉴别诊断不难。MRI正中矢状位能准确观察腺样体形态并精准测量其厚度,为临床提供了全面直观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上气道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儿童OSAHS患者,采用16层多层螺旋CT行上气道低剂量扫描,进行冠、矢状面及垂直气道长轴的斜位断面重建,测量鼻咽、口咽上部、口咽下部及喉咽咽腔横截面积,分析儿童OSAHS的上气道狭窄原因及解剖学定位。并选择阴性对照组,检查与测量方法同OSAHS患儿组,对比OSAHS患儿与无鼾症儿童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36例儿童OS-AHS患者鼻咽、口咽上部及口咽下部咽腔横截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患儿均可见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肿大,其中腺样体咽腔比值(A/N)≥0.71者32例,占88.9%;扁桃体Ⅲ°肿大33例,占91.7%。结论儿童OSAHS存在上气道解剖学狭窄,低剂量MSCT扫描是检查儿童OSAHS上气道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MR定量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MR形态学表现、MR测量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100例1~13岁经临床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行刮除手术的儿童术前行鼻咽部MRI,将Fujioka X线平片测量法原理应用于MRI行腺样体形态学测量,并与100例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匹配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中,A—N比0.512~0.604者27例.A/N比率0.621~0.678者44例,A/N比0.695~0.859者39例;对照组中,A/N比〈0.55者69例,AN比率0.556~0.613者24例,A/N比〉0.66者7例。后气道间隙(PAS)测量显示:研究组中3岁以下A/N比〉0.55者.PAS为2~2.8mm;4~8岁A/N比〉0.65者,PAS为4.1~5.2mm;其它均在8mm以内。对照组中3岁以上者PAS平均宽度均超过8~10mm,3岁以下者超过4.0mm。腺样体在鼻咽部MRI正中矢状面上主要表现为4种形状:镰刀形、刀鞘形、子弹形和山丘形。对照组以前2种形态为主,研究组主要为后2种。结论:腺样体MRI形态学测量方法明显优于X线侧位平片。A/N比与PAS是评价腺样体肥大的重要依据,当A/N比≥0.70,且PAS≤5mm及婴幼儿A/N比≥0.61,PAS≤2mm时是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鼻咽缝间隙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影像学表现和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在影像上提出鼻咽缝间隙的概念,介绍其CT和MRI表现及其意义。方法 正常CT组43例,正常MRI组36例,均进行鼻咽轴面平扫,其中加做鼻咽冠状面CT和MR扫描各5例,7例加做鼻咽后壁矢状面MR薄层扫描;2例鼻咽轴位断面标本作对照;鼻咽癌(NPC)组30例,同时进行CT与MR扫描,对鼻咽后软组织结构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观察分析。结果 鼻咽缝间隙位于椎前并列的头长肌或颈长肌之间,咽后壁后方,枕骨及颈椎前方,它包括上述肌肉之间的咽缝、咽后间隙、危险间隙、椎前间隙部分和组成这些间隙的筋膜,以及其中的纤维结缔组织、脂肪和淋巴结等结构,在CT上表现为三角形不均匀低密度影,在MRI上,呈三角形不均匀高信号影,其正中有粗细不一的低信号咽缝。正常CT组43例均在椎前肌之间出现1个层面以上的、呈低密度的两侧对称的三角形影,为鼻咽缝间隙;在斜坡和硬腭水平之间均见鼻咽缝间隙者22例,部分层面显示鼻咽缝间隙者14例,鼻咽缝间隙达口咽水平者7例。正常MRI组36例,在轴面像上35例在椎前肌之间可见两侧对称的呈不均匀高信号的三角形鼻咽缝间隙;从斜坡至硬腭水平均见鼻咽缝间隙者13例,部分可见11例,鼻咽缝间隙达口咽水平者11例;矢状面像上,鼻咽缝间隙止于C2椎体上部者4例、下部者3例;冠状面像上,鼻咽缝间隙呈纵行条带状影2例,倒置梯形3例。2具鼻咽断面尸体标本均见鼻咽后壁后方并列的头长肌或颈长肌之间三角形疏松纤维结缔组织。NPC组30例中鼻咽缝间隙对称存在者14例,不对称性变窄1例,消失者15例。结论 鼻咽部椎前并列的头长肌或颈长肌之间的结构在CT和MRI上统称为鼻咽缝间隙是合适的;NPC患者的鼻咽缝间隙消失和不对称性变窄多提示肿瘤侵犯椎前肌,而对称存在时,肿瘤多位于鼻咽顶后壁浅层。  相似文献   

8.
儿童腺样体生理大小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腺样体的多层螺旋CT(MSCT)测量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其它疾病而行鼻咽部CT扫描的56名儿童的CT横断图像,薄层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于MPR正中矢状面测量腺样体的厚度(A)及鼻咽腔的宽度(N),以A/N比率反映腺样体的大小.56名儿童分三组分析:Ⅰ组1~3岁14人,Ⅱ组4~8岁19人,Ⅲ组9~14岁23人.结果: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分别为8.78±1.19mm、10.19±1.18mm、9.32±1.21mm,Ⅰ、Ⅱ组腺样体厚度(A)有统计学意义(t=2.65, P<0.05);鼻咽腔宽度(N)分别为17.53±1.47mm、19.13±2.12mm、22.91±2.34mm,Ⅰ、Ⅲ组的鼻咽腔宽度具有显著差异性(t=3.25, P<0.01);三组儿童腺样体的A/N比率分别为0.49±0.07、0.51±0.08、0.46±0.05,各组儿童腺样体的A/N比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儿童不同时期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有助于临床判断腺样体有无肥大、肥大的程度.多层螺旋CT检查是儿童腺样体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颅脑MRI矢状面扫描对及早发现鼻咽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7 138例行常规颅脑MRI检查鼻咽顶后壁增厚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病理证实的371例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371例中,慢性鼻咽炎289例,MRI表现为鼻咽部黏膜弥漫性增厚,均匀显著强化,黏膜线完整;腺样体肥大43例,表现为增殖体前方气道不同程度变窄;鼻咽癌25例,表现为鼻咽腔不对称狭窄或不规则肿块突起,颅底及邻近组织结构多受累;Tornwaldt’s囊肿9例,表现为鼻咽正中线上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结构,TSE T_2WI均呈高信号,T_1WI信号因囊液成分不同而异;鼻咽淋巴瘤5例,多表现为鼻咽黏膜弥漫性、对称性增厚,病灶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均匀轻度强化,多合并咽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常规颅脑MRI矢状面扫描细致观察鼻咽顶后壁对鼻咽部病变的及早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后气道(PAS)宽度。结果大多数患儿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厚,13例患儿的A/N≤0.60,26例患儿的A/N在0.61~0.70之间,37例患儿的A/N≥10.71,同时PAS≤5mm的19例,最小直径约1.5mm;6~10mm的32例;≥10mm的25例。X线鼻咽部侧位片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与鼻内镜及术中所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病例39例分为两组,A组24例,B组1 5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心脏大血管后重组图像对肺动脉六分支的显示情况并给予优、良、差分级.对L、CTDI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 A组和B组L分别为(10.40±1.97)cm和(9.54±1.72)c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69).A组和B组的CTDIvol分别为(11.6±0)mGy和(5.0±0)mGy,DLP为(120.67±22.55)mGy·cm和(47.68±8.61)mGy·cm,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001),B组比A组分别降低56.9%、60.5%.A组和B组SNR分别为(41.86±12.05)和(42.11±7.83)(P=0.944),CNR分别为(33.15±10.82)和(33.75±6.76)(P=0.8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oo%,统计学比较无差异.结论 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30例,和在我院进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伴喘息的患儿30例,比较两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关指标改变。结果研究组CD3+为61.9±10.4、CD3+CD8+为22.7±6.9、CD19+为23.9±3.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CD3+CD4+、CD4/CD8、CD16+CD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A为0.9±0.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M、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通过刺激气道上皮慢性炎症、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从而诱发喘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排CT气道成像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气道异物的患者应用GE Light Speed 64排容积CT(VCT)进行容积扫描,将所得的容积数据经0.625 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运用CT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容积再现技术+透明化处理(VR+Raysum)、最小密度投影(MinP)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以支气管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64排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后处理方法与支气管镜诊断气管异物形态符合率。结果64排CT扫描结合气道成像技术诊断气道异物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0%,准确率为96%;不同后处理方法(CTVE、MPR、VR+Ray-sum、MinP 4种方法结合)诊断异物形态与支气管镜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98%、87%、82%、42%、100%,不同后处理方法与支气管镜诊断气管异物形态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5)。结论64排CT气道成像结合不同后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气道异物诊断的准确性,不同后处理方法联合应用诊断异物形态对指导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首发鼻咽癌患者资料,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治疗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计算鼻咽部病灶的放射性计数与全小脑放射性平均计数比(即T/NT)值及肿瘤体积.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对T/NT值与肿瘤体积行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ROC曲线确定T/NT值及肿瘤体积的最佳界值;并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不同分组方法组间T/NT值及肿瘤体积的差异.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率为97.78% (44/45),E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95.56% (43/4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鼻咽部原发病灶T/NT值为2.439±1.119,肿瘤体积为(7.311 ±8.280) cm3,两者呈正相关(r=0.463,P<0.05).ROC曲线确定T/NT值的最佳界值为2.396,肿瘤体积的最佳界值为7.348 cm3.首发症状有无涕血组间、有无面部麻木组间及各病理类型组间T/N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47±1.254与2.082±0.863、2.855±1.261与2.134±0.913、2.266±0.997与2.971±1.351,t=- 2.409、-2.225和-2.018,P均<0.05);首发症状有无面部麻木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4,P<0.05).按临床分期及T分期分组,组间T/NT值及肿瘤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分期H=5.895和1.855,P均>0.05,T分期H=4.756和0.270,P均>0.0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鼻咽癌有一定价值,半定量指标T/NT值与肿瘤体积有较好的相关性,T/NT界值的确定需长期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PAS),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结果:A/N≤0.60者16例,0.61~0.70者14例,A/N≥0.71者56例;PAS≤5mm者36例;6~10mm者24例;≥10mm者26例。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用量,改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对心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160例接受Defini-tion第一代双源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A组=采集时间×注射流速(X ml),B组=(X+5)ml,C组=(X+10)ml,D组=[X+(15~20)]ml。各组均采用碘海醇(350mgI/ml),体质量<75kg者注射流率为4.8~5.0ml/s;体质量≥75kg者注射流率为5.5ml/s。应用Circulation分析软件,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分别测量各组冠状动脉各段、左右心室CT值,观察并记录对比剂伪影及严重程度、对比剂混合液是否均匀、室间隔显示是否清晰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比较组间CT值、图像质量评分等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室间隔等结构显示情况及对比剂伪影等。结果:各组间一般情况、质量评分、冠脉各段和左心室CT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腔内CT值A、B、C、D组分别为(142.1±35.5)HU、(144.4±43.5)HU、(186.1±66.1)HU、(223.3±119.3)HU,C组与A、B、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室间隔尚能分辨(2分)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组显示清晰(3分)的例数多于A、B组;C组条状伪影少于D组。综合分析,C组对比剂方案优于其他组。结论:本研究采用个性化的对比剂方案,对比剂用量=扫描采集时间×流率+10ml,结合患者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对比剂注射流率,可以获得良好的冠脉CTA图像及较为满意的心脏结构、肺动脉显示效果,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WI)探讨儿童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5例脑胶质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组)28例,Ⅲ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7例,计算病灶内异常高灌注中心区(a区)、异常低灌注中心区(b区)、负性增强积分(NEI)伪彩图与T1WI增强图上不匹配区(c区)的相对NEI值(rNEI)及NEI伪彩图与T1WI增强图像上病变面积的比值(N/C),分析rNEI及N/C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中a区和c区的rNEI分别为8.39±1.91和5.43±0.52,均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分别为5.10±2.05和4.05±0.66),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高级别及低级别胶质瘤组NEI伪彩图上异常灌注区面积均大于T1WI增强图像上的异常强化区,N/C分别为1.06±0.11和1.45±0.09,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MR PWI能有效分析儿童脑胶质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对儿童脑胶质瘤的浸润范围的界定及术前分级均能有效判断。  相似文献   

18.
黄群  付华成  邵蓉芳  曹阳  邵岚   《放射学实践》2012,27(7):782-784
目的:应用CT多平面重组图像测量股骨头颈直径比的正常值,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利用平行于股骨颈的斜正中矢状面和利用髋关节标准冠状面图像)的差异。方法:筛选行骨盆或下腹CT检查而无任何髋部症状的101例成人的202个髋关节的容积CT数据进行MPR后处理,其中男性髋112个、女性髋90个。选取平行于股骨颈斜正中矢状面和标准冠状面MPR图像,通过Digmizer V3.1软件分别进行股骨头、颈的直径测量并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利用斜正中矢状面MPR图像测量股骨头颈直径比为1.12~2.17,平均值为1.78±0.14;男性平均值为1.77±0.14,女性平均值为1.80±0.1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0,P>0.05);右侧平均值为1.81±0.12,左侧为1.75±0.15。利用冠状面MPR图像测量股骨头颈直径比为1.07~1.83,平均值为1.46±0.10;男性平均值为1.45±0.12,女性平均值为1.48±0.09;右侧平均值为1.46±0.11,左侧为1.46±0.10,左右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8,P>0.05)。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的202个股骨头颈直径比的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102,P<0.001)。结论:利用平行于股骨颈的斜正中矢状面MPR图像测量股骨头颈直径比较利用冠状面MPR图像测量方法能更真实地反映股骨头颈交界处的凹陷程度,可为诊断凸轮型撞击综合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大鼠肾移植受体源性CD4+CD25+Treg细胞体外分选、鉴定及供体抗原特异性诱导体系.方法 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受体脾细胞同供肾组织体外混合培养以诱导供体抗原特异性表型 分选受体CD4+CD25+T细胞,鉴定CD4+CD25+ Treg细胞纯度 等量诱导后的Treg细胞加入供、受体大鼠脾细胞混合体系(测定组1)和第三系大鼠同受体大鼠脾细胞混合体系(测定组2).以受体大鼠脾细胞悬液为阴性对照组,以供、受体大鼠脾细胞混合体系为阳性对照组,检测各组吸光度OD值,观察Treg细胞对两个测定组的抑制效率(IR).结果 CD4+CD25+细胞的得率为4.13%,分离纯度为73.34%,CD4+CD25+ Treg细胞纯度为91.37%.测定组1、2的IR分别为85.4%及21.9%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外分选获得高纯度受体源性Treg细胞,并成功诱导获得供体抗原的特异性表型,可满足细胞功能学及在体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99Tcm-MIBI MPI评价通心络(超微粉剂)对AMI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后心肌无再流的效果.方法 38例急诊入院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18例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20例.2组患者均分别于急诊PCI治疗后7d及180 d行99Tcm-MIBI MPI.将左室心肌分为17个节段,对心肌摄取99Tcm-MIBI的程度进行评分,分别统计2组第7天及第180天心肌稀疏缺损节段数及两者相减的节段数,并分别计算2组第7天和第180天心肌显像的总积分及两者相减的积分.使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通心络组急诊PCI治疗后7dMPI稀疏缺损节段数共59个,180 d时显像示改善的节段数为37个(62.7%,37/59);常规组急诊PCI治疗后7 d MPI稀疏缺损节段数共64个,180 d时显像示改善的节段数为26个(40.6%,26/64);2组改善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4,P<0.05).通心络组与常规组急诊PCI治疗后7d心肌显像的总积分分别为6.2±8.4和7.4 ±6.9(t =0.5,P>0.05);180 d心肌显像的总积分分别为3.4±4.6和6.8±5.9(t=2.1,P<0.05);2组2次心肌显像总积分的差值(即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情况的积分)分别为2.9±5.7和0.6±3.3(t =1.5,P>0.05).结论 通心络(超微粉剂)能够缩小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无再流面积,对心肌无再流现象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