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5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妇科腹部手术后常规治疗,冶疗组加服四磨汤口服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运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王朝蓉  曹静  杨涛 《陕西中医》2013,(11):1452-1453
目的:观察肠复贴对妇科开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80例均术后当日使用肠复贴(木香、丁香、肉豆蔻、三棱、白豆蔻、人参等)神阙穴穴位贴敷,观察并记录患者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肠梗阻发生,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肠梗阻;治疗组患者4例患者出现腹胀,对照组16例患者出现腹胀;术后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患者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应用肠复贴能有效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理气汤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1126例未做胃肠吻合的腹部手术病人的肠功能恢复情况,随机地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3例)。结果治疗组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2小时25分,而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64小时45分。结论理气汤可以促进未做胃肠吻合的腹部术后病人肠功能提前恢复,避免了病人出现腹胀,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尤其适合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王巧兰 《西部中医药》2008,21(12):35-36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对肠疾病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肠疾病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于手术后8小时开始腹部按摩,3次/d,15—20min/次,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便秘、粘连性肠梗阻、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疾病术后实施腹部按摩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消除腹胀,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滞针为主治疗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肠麻痹是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手术2d后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恶心、嗳气,肛门不能自行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肠功能的及早恢复对术后患者的健康极为重要。笔者应用远道、局部相结合的取穴方法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妇产科患者手术后6~72h口服扶正通肠饮对预防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37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6例(妇科手术54例,经腹剖宫产手术132例)口服扶正通肠饮,对照组190例(妇科手术56例,经腹部宫产手术134例)予常规补液、抗炎。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泌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通肠饮可预防妇产科术后腹胀,尽早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7.
消胀散敷脐防治术后肠胀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手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以及疾病本身等众多因素的作用,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肠麻痹症状,直接影响术后效果。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对50例腹部术后患者,用消胀散敷脐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轻腹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术后肠麻痹向谊*赵小寅*主题词术后肠麻痹/治疗电针手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进食,腹部作胀疼痛,重者不仅胃肠道因过度扩张而影响本身的血运及功能恢复,而且因膈肌升高,运动减弱,下腔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减少,影响呼吸和循环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大乘气汤加减对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加大乘气汤加减小量灌肠,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手术后大乘气汤加减小量灌肠,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郑佳  庞丽萍 《国医论坛》2012,27(1):43-43
肠胀气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手术的创伤,腹部炎性渗出液的刺激以及手术麻醉的作用,术后24 h内正常的肠蠕动多不能正常恢复,肠中气体不能排出,导致腹部胀痛,甚至出现肠梗阻和盆腔粘连[1],传统的治护方法主要是常规妇产科手术后护理和自然恢复.为促进手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胀气,我院妇产科对住院患者采用手术后传统护理加上中药外敷足三里的方法,以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尽快恢复,并与单纯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获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10例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肠鸣音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腹胀程度,缩短肠呜音及肛门排气时间,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肠汤对妇产科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 43例随机分为两组,于术后 24h治疗组给予复肠汤,对照组给米汤或鱼汤;观察患者腹胀、矢气、肠鸣、排便情况.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肠汤对妇产科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黄牡丹汤促进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军明 《新中医》2002,34(10):40-40
腹部手术后尽早促进肠功能恢复,是术后治疗的关键,也是预防肠粘连的主要措施之一。笔者于1999年4月-2002年1月,将入院的240例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以第1次肛门排气为术后肠功能恢复的观察指标,对比观察3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常因麻醉、手术操作的刺激等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008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以通腑汤配合足浴用于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能更好地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渊  刘国涛  金丽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54-554,565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煎剂术前保留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需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中药煎剂灌肠)和对照组(传统肥皂水灌肠)。评价两组在术后恢复、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好于对照组;两组住院费用未见明显差别。结论中药术前保留灌肠能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肠功能恢复颗粒剂(以下简称肠功能颗粒)是在我院自制制剂的基础上研制的中药新药,由大黄、厚朴、木香、赤芍、桃仁、火麻仁、黄芪等组成.具有益气养血,行气化瘀,润畅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所致的腹胀、便秘.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后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早期开始胃肠道营养、减少并发症是一项重要内容。1996年3月~2003年5月,我院普外科对172例腹部手术患者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四磨汤早期治疗,对促进肠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17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恢复情况,评价五磨脐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通过观察腹部手术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探讨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五磨脐贴外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磨脐贴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活性肠肽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汪景锋 《四川中医》2006,24(4):74-75
目的:证实通肠冲剂在促进腹部手术后病人肠蠕动的恢复及早期排气、预防腹部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00年10月~2005年10月腹部手术患者1440例,单盲法分为四组,分别应用通肠冲剂、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及白开水。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比较,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前移(均P<0.01)。结论:通肠冲剂能够促进腹部术后肠蠕动,加速肛门排气,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外科腹部手术后并发肠胀气是临床常见而又比较棘手的护理问题.由于腹部手术本身的创伤、牵拉、腹腔暴露、麻醉、恐惧等因素,患者一般在术后12~24h内肠蠕动完全消失[1]而引起肠胀气,重度腹胀不仅可以使患者极度不适,而且膈肌上升和运动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