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临上并非少见,我院1988年以来曾收治二例,均经血培养确诊,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例一,男,6天。因皮肤黄染四天伴发热、不吃、不哭二天入院。足月顺产,无窒息史。检查:T40℃,体重3kg,精神萎靡,呼吸50次/分,口周微发绀。巩膜及全身皮肤明显黄染。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有散在针尖大脓疹。心率180次/分,肺(一),腹软,肝扪及,脐干燥。双下肢轻度硬肿,拥抱反射及觅食反射均(一)。白细胞7.5×109/L,中性粒细胞0.44,淋巴细胞0.56,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130~85×109/L,二氧化碳结合力15…  相似文献   

2.
近10多年来,我国报道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称鼠伤寒菌)感染不少,但尚无与其他细菌败血症比较有何特点的报告,在诊断上都是沿用“鼠伤寒菌感染伤寒或败血症型、胃肠型、混合型”这一传统诊断概念。本文在总结14例新生儿鼠伤寒菌感染败血症型的临床表现之后,与其他细菌败血症表现进行对比,并提出新的诊断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罗非登斯菌属于变形杆菌,常引起新生儿和婴幼儿肠炎。我科收治2例,因败血症死亡,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女婴,10天。因腹泻便黄绿色稀便10次并脱水入院。体检:体温35℃,脉搏150次/分,呼吸30次/分,体重2.2kg。哭声微弱,反应迟钝,面色发灰。眼窝及前囟凹陷,皮下脂肪薄。心音低钝,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腹部高度膨隆。肠鸣音消失。白细胞4.2  相似文献   

4.
1989年7月至9月我院产婴室发生流行性腹泻68例,其中男30例、女38例。同期出生婴儿总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报道日趋增多,新生儿病情危重且病死率高。过去认为对此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吡哌酸、氨基苄青霉素、红霉素及美西林等,目前治疗效果却不佳。我院自1987年3月~5月收治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14例,应用我国生产的头孢噻肟钠治疗后,疗效满意。全部病例均有发热、精神萎靡、腹泻、脓血  相似文献   

6.
本院收治5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中男2例、女3例,日龄4~14天,4例为早产儿。临床均以腹泻伴脱水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发热2例,体温不升3例,肝肿大4例。肝脾肿大1例,胆红素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27天,因拒乳,反应低下1天入院。患儿系双胎,孕32周早产,无羊膜早破,生后无窒息,出生体重1100克,生后第8天出现呕吐,拒乳,嗜睡,在外院诊为早产儿,新生儿硬肿症,治疗17天出院,出院第二天即来我院。查体:体温36.2℃,体重1300克,发育营养差,神清,反应低下,皮肤无黄染,前囟平坦,1×1cm,张力不高,心肺腹无异常,新生儿反射减弱。血常规:血红蛋白13.0g/L,红细胞4.3×10~(12)/L,白细胞12.7×10~9/L,中性72%,其中杆状核16%,分叶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4天,第2胎第1产,孕39周,水囊引产。出生体重2900g,出生时全身皮肤黄染,阿氏评分1分钟5分,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等抢救后呼吸好转。4天来低热,皮肤黄染加重从产房转入儿科。产妇24岁,农民。妊娠6个月开始有黄疸,  相似文献   

9.
婴儿沙门氏菌肠炎国内很少报道,新生儿C_1群婴儿沙门氏菌肠炎更为罕见,我院新生儿病区1987年11月至1988年2月,收治经病原菌证实的30例C_1群婴儿沙门氏菌肠炎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6例,女4例。7天以内5例,7天以上25例。日龄最小5天,最大28天。早产儿4例,足月儿26例,其中足月小样儿5例。体重<2500g10例,体重>  相似文献   

10.
本院新生儿科于1994年8月间发生乙型副伤寒杆菌肠炎进行,其间共收住院78例病儿,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剂量为400mg/kg.d,每天一次,用药1-4天,根据用药次数分别用药〈2次和≥2次二组,发现二组发病率分别为44.44%与16.67%(x^2=7.19,P〈0.05)表明预防性给予IVIG可降低沙门氏菌肠炎发病率,并建议用药次数以≥2次为适。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2月5日至28日我院新生儿科及婴儿室内暴发流行阿哥纳沙门氏菌肠炎,共发病51例,占同期新生儿的64%,其中新生儿科罹患率100%,婴儿室罹患率45%, P<0.01。45例患儿粪便中16例培养出阿哥纳沙门氏菌。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轻度脱水并代谢性酸中毒。除一例患儿重度窒息、硬肿症合并肠炎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制定出有效措施,使之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院新生儿科于1994年8月间发生了乙型副伤寒杆菌肠炎流行,其间共收住院78例病儿,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剂量为400mg/kg·d,每天一次,用药1~4天,根据用药次数分为用药<2次和≥2次二组,发现二组发病率分别为44.44%与16.67%,(X2=7.19,P<0.05)。表明预防性给予IVIG可降低沙门氏菌肠炎发病率,并建议用药次数以≥2次为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起病的经典型半乳糖血症的病例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及基因诊断的经典型半乳糖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患儿,女,生后12 d,因发热半天入院。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显示患儿意识反应差、皮肤黄染、末梢循环差、肝脾异常肿大、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C-反应蛋白显著...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3天。第2服第2产,足月顺产。因发烧、脓血便5天,每日7~8次,脓多血少,时常哭闹,无里急后重征象及脱肛。曾用青霉素、吡哌酸治疗无好转。体检:体温38℃,呼吸40次,脉搏140次,体重2200g,身长4tem。神志清楚,营养较差,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前囟门及眼窝稍凹陷,口唇无青紫。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包块,肠鸣音亢进。外周血象:白细胞13.4×1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血小板计数160×109/L;大便常规:脓血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初步诊断:肠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入院后给予青霉素、氨…  相似文献   

15.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新生儿腹泻的常见致病菌,在新生儿室一旦流行,传播快,病死率高。近年来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常用抗生素疗效欠佳。我们于1989年1月至1991年7月应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鼠伤寒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26 d,因右眼溢泪15 d,不吃、少动、皮肤黄染3 d入院.系第1胎,足月顺产,体重3kg,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均为10分.母乳喂养,生理性黄疸已在两周内消退.母孕期健康,否认肝炎病史.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5天,因全身皮肤黄染两天伴纳差,出皮疹一天由我院产科婴儿室转入我科。患儿系第一胎,足月,剖腹产,生后无窒息。于生s 第三天全身皮肤出现黄染,两天后黄染明显加重,伴纳差,吐奶,皮肤红疹。体查:体温不升,P120次,R46次,表浅。精神欠佳,时有烦躁不安。巩膜及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无出血点,于颈部、躯干、双下肢及臂部有散在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充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无血肿,前囟平软,口唇轻度发绀,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泪囊炎致败血症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连菊 《新生儿科杂志》2005,20(5):226-226,239
患儿男,26d,因右眼溢泪15d,不吃、少动、皮肤黄染3d入院。系第1胎,足月顺产,体重3kg,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均为10分。母乳喂养,生理性黄疸已在两周内消退。母孕期健康,否认肝炎病史。生后10d时出现右眼溢泪,近3d不吃、少动,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一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标本中分离出一株浅绿气球菌 (AerococusViridans)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临床资料 患儿 ,男 ,2 0d ,正常产。生后 3h出现右侧颜面红 ,当地静脉点滴林霉素和维生素C 13d ,静脉点滴一周后面部皮肤出现破溃 ,并进行性加重 ,以呛奶 6d ,面部皮肤破溃为主诉入我院新生儿病房。入院后患儿持续高烧 ,体温 38 4℃以上。白细胞总数2 4 5× 10 9/L、分叶核 0 88、单核 0 12。结合患儿面部破溃 ,皮肤感染史 ,随后做血培养 ,为浅绿气球菌 ,临床诊断败血症。根据药敏结果 ,选用亚安培南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