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OVX)后去势小鼠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对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肪酶(HL)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的雌鼠随机分4组,每组15只.A组为正常饲料+生理盐水,B组为正常饲料+OVX+生理盐水,而C组为高脂饲料+OVX+生理盐水,D组为高脂饲料+OVX+雌激素.喂养12周后取血,分别测血浆的TG、TC及LPL、HL活性.结果:C组的TG、TC均比A、B、D组高(P<0.05).去势小鼠被注射雌激素后,其LPL、HL活性均增加(P〈0.05).结论:雌激素能增强去势小鼠LPL、HL活性,降低血脂TG、TC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合剂对改善肥胖大鼠血清及肝脂质代谢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对照组喂基础饲料,肥胖组喂高能营养饲料,干预组喂高能营养饲料加降脂合剂.12周后,肥胖大鼠模型制作成功,测定3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中TC、TG.结果肥胖组大鼠血清TC、TG、 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而且肝脏中TC、TG也明显增高.与肥胖组比较干预组TC、TG、 LDL-C均降低,HDL-C升高,同时肝脏中TC、TG也降低,均有显著意义.结论本中药降脂合剂能有效改善肥胖大鼠血清及肝脏的脂类代谢,对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金血康对兔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调节和预防作用。方法将实验兔分成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和黄金血康预防组,分别喂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黄金血康。2周后,所有的实验动物分别用气囊损伤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第4、8、12周进行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TC、TG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兔血清TC、TG、apo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HDL-C、apoA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黄金血康对高脂血症兔脂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示此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蒜素对金属基质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高脂血症家兔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体重2.24-0.3。随机将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分为三组:(1)空白对照组(正常组)12只,每天喂食普通饲料;(2)阳性对照组(模型组)12只,每天喂食1g胆固醇+10%猪油+普通饲料;(3)大蒜素组(治疗组)12只,每天喂食1g胆固醇+10%猪油+普通饲料+8mg/kg大蒜素。实验开始时,每天7:00治疗组腹腔注射大蒜素,其他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5mg/kg。在第16周末,测量血脂指标(TC、TG、HDL—C、LDL—c)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指标后,处死全部家兔。取主动脉标本观察并记录其形态学结果后进行HE染色观察并记录标本的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记录标本斑块内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能够降低血中TC、TG、LDL—C、升高HDL—C以及减少丙二醛的含量,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能够降低斑块中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的阳性表达率。减小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结论:大蒜素具有降低血脂,抗脂质过氧化,降低斑块中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的阳性表达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外,还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合剂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血脂代谢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干预效果,预测其对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对照组喂基础饲料,肥胖组喂高能营养饲料,干预组喂高能营养饲料加降脂合剂。12周后,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制作成功,测定3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浆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肥胖组大鼠血清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血浆MDA明显增高,SOD明显降低。与肥胖组比较干预组TC、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同时MDA降低,SOD升高,均有显著意义。结论:饮食诱导肥胖大鼠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和脂质过氧化损伤;降脂合剂能改善肥胖大鼠的脂类代谢,保护脂质过氧化损伤,因而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补心通脉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心通脉颗粒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采用青紫兰家兔制作高脂饲料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4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喂高脂饲料),补心通脉小剂量组,补心通脉中剂量组,补心通脉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观察各组动物的血脂,血浆内皮素(endothelium,ET)、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及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积分。结果补心通脉颗粒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P〈0.05),升高血浆NO、cGMP水平(P〈0.05),减少ET生成(P〈0.05),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积分(P〈0.05)。结论补心通脉颗粒主要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升高血浆NO、cGMP、减少ET生成等途径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秀龙  莫观海  张灿  孙喜文  陈炎  黄猛 《安徽医学》2010,31(10):1209-12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炎症介质影响,探讨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机制。方法 24只清洁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给予标准全价营养饲料100g/d;模型组8只,给予高脂饲料100g/d;阿托伐他汀组8只,给予高脂饲料100g/d+阿托伐他汀2.5mg/(kg.d)。喂饲6周后,比较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CRP、TNF-α、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ApoB低于模型组,HDL-C、ApoA1高于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NF-α、IL-6、hs-CRP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减轻高脂血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苦碟子口服液(KDZOS)对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为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建立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模型,KDZOS按10、20和40 g•kg-1•d-1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同时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全血粘度,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 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KDZOS 20和40 g•kg-1组大鼠的TC、TG、LDL-C、TC/HDL-C、LDL-C/HDL-C、AI、TXA2、MDA及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DL-C、PGI2、PGI2/TXA2及SOD明显提高(P<0.05或P<0.01),病理检查可见肝脏的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KDZOS能调节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抑制肝脏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铜对高胆固醇模型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 3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C,n=9),铜离子组(Cu,n=8),高胆固醇组(HC,n=10),高胆固醇加铜离子组(HC+Cu,n=10),对照组给予全价营养饲料100 g/d及充足蒸馏水,铜离子组给予全价营养饲料100 g/d,及充足含0.12×10-6铜离子(以硫酸铜的形式)的蒸馏水;其余家兔采用文献[1]的方法造模,高胆固醇组给予2%高胆固醇饲料(50 g普通饲料+50 g 4%高胆固醇饲料)及充足蒸馏水,高胆固醇加铜离子组给予2%高胆固醇饲料及含0.12×10-6铜离子(以硫酸铜的形式)的蒸馏水,至实验结束,共9周(食水均自由摄取)。 9周后,采用酶比色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TC、TG 、HDL-C、LDL-C含量。结果 32只家兔纳入结果分析,每组8只。与对照组相比,HC组及HC+Cu组血清HDL-C、LDL-C、TC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组血清HDL-C、LDL-C、TC和TG水平均呈现上调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u组与Cu组比较,HC+Cu组血清HDL-C、LDL-C、TC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u组与HC组比较,HC+Cu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和TC出现上升趋势,TG出现下降趋势,但这些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血清微量元素铜含量的变化可进一步干扰脂代谢,其中对HDL-C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酸浆鲜果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酸浆鲜果的降低血脂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酸浆鲜果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其余4组喂高脂饲料,3个剂量组同时每天以10、20、30 g/(kg·d)酸浆鲜果匀浆灌胃.第20天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 TG含量降低,具有统学意义(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含量升高,具有统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含量降低,但差别不显著.结论 酸浆鲜果可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LDL-C和 TG含量,升高血清HDL-C的含量,因此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及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小檗碱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并行主动脉内膜损伤术,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口服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处死动物前予药物激发,行腹主动脉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动脉硬化组中有5只发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其余3组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小檗碱组、辛伐他汀组的主动脉斑块评分、内中膜和弹力纤维的破坏程度较低,内中膜比增加较少。小檗碱组TC、TG、LDL水平较动脉硬化组低(P〈0.05)。结论小檗碱具有降低血TC、TG、LDL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与血脂的相关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用本室建立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4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CETP水平。结果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相比,其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存在较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健康儿童差异不显著(P>0.05);CET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且与LDL-C、apoB、TC/HDL-C、LDL-C/HDL-C、apoB/apoA1显著相关,而与HDL-C、apoA1则不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脂蛋白代谢紊乱,且可能与其CETP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过量脂肪摄入和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其CETP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异常剪切应力促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论证不同程度As病变与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剪切应力相关,为研究异常剪切应力在As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给予26只新西兰兔右颈总动脉硅胶管套环后等分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组(2%高胆固醇饮食);9周后处死动物,第。周和第9周收集血清测量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采集两侧颈总动脉,苏丹Ⅳ和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As斑块面积。结果高脂组血清TC、LDLC和HDLC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颈总动脉苏丹Ⅳ染色和HE染色显示:高脂组远心段和近心段都有斑块形成,且近心段斑块更加明显,并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结论成功构建了异常剪切应力促兔颈总动脉As模型,并提示不同节段不同程度As病变与异常剪切应力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Anacetrapi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水平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升高较低水平的HDL-C能够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些代谢疾病,如胰岛素耐受、高三酰甘油血症都会增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的活性,高活性的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抑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新靶点。Aanncetrapib是一小分子 唑烷酮类选择性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能很好地作用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安全有效地调节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高危患者的脂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膳食大豆蛋白与小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经2周诱发高血胆固醇后,按体重和血清胆固醇浓度均衡的原则,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20%大豆蛋白、20%大豆蛋白加小剂量新伐他汀、20%酪蛋白和20%酪蛋白加小剂量新伐他汀4种处理因素,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经2周诱导高脂模型后,高血胆固醇模型大鼠的TC浓度是阴性对照组的2.8倍.给予处理因素4周后,20%大豆蛋白加小剂量新伐他汀组与20%酪蛋白加小剂量新伐他汀组相比,TC、HDL-C和LDL-C浓度明显降低(P<0.05),TC降幅约为33.6%;与20%酪蛋白组相比,TC降低约27.3% (P <0.05);与20%大豆蛋白组相比,TC下降约2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可能促进大豆蛋白的降血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活动期RA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组,同时对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lglycerlde,TG)、高密度脂蛋白(His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l,ApoA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及活动性指标: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E)、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活动组Tc、HDLC、ApoAl显著降低(P〈0.01),ApoB显著增高(P〈0.01),而TG、LDLC无统计学意义;HDLC、ApoAl与RF、CRP、ESR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TC与CRP、ESR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TG、LDLC、ApoB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相关。结论活动期RA患者出现了TC、HDLC、ApoAl显著降低,表明活动期RA患者出现了的血脂变化,而这种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双参田七散(SSTQ)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双参田七散组及辛托伐他汀组,第12周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2例高血压病和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TC、TG、HDL-C、LDL-C含量,按照相应公式计算出non-HDL-C、AIP和ASI,并与25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non-HDL-C高于对照组(P〈0.05),AIP和ASI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on-HDL-C、AIP和ASI升高是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及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血脂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32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酸激酶(CK)、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FT3、FT4、TSH具有显著相关性;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甲状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血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1,ET-1)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肾活血解毒汤组、辛伐他汀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颈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复制AS模型。12周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NO、ET-1及hs-CRP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活血解毒汤组TG、TC、LDL、ET-1及hs-CRP含量明显下降(P0.01),NO、HDL-C明显升高(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活血解毒汤组动脉壁AS斑块明显改善,泡沫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益肾活血解毒汤有明显的抗AS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