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激素水平与手术疗效相关性。方法分析2002年8月~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评估两种激素水平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PRL水平与垂体泌乳腺瘤术后疗效显著相关(P〈0.01),随着术前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增高,患者术后疗效更差;而术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疗效无相关性(P〉0.05);术后无残留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有残留的腺瘤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经方差分析,垂体泌乳腺瘤和生长激素腺瘤的两组患者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与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清PRL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术后疗效的指标,临床上手术切除肿瘤时需尽量避免瘤体残留。  相似文献   

2.
费伦  王培云  陈建军  徐炜炜  汪仕辉  李加城  寿大伟  王平 《浙江医学》2018,40(14):1544-1547,1552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对甲状腺未全部切除(未全切)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甲状腺未全切术后发生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的93例DTC患者作为研究组(A组),未发生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的118例DTC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阴性的65例A组患者设为C组,79例B组患者设为D组;TG阴性的46例A组患者设为E组,112例B组患者设为F组。分别比较A、B组间和A组二次手术前后以及C、D组间的TG水平差异,并分别比较A、B组间和A组二次手术前后以及E、F组间的TGAB水平差异;通过ROC曲线分别进行TG和TGAB的诊断价值评估。A、C、E各组均为二次手术前的水平,B、D、F各组均为术后随访水平。结果A组、A组术前、C组的TG水平分别高于B组、A组术后、D组的TG水平(均P<0.05)。A、B组间和A组二次手术前后以及E、F组间的TGAB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TG水平监测对未全切DTC发生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有诊断价值(AUC=0.758,P<0.05),灵敏度为0.505,特异度为0.949,提示无病生存的临界值为7.94IU/ml;而TGAB则无诊断价值。结论血清TG水平监测对于甲状腺未全切的DTC患者术后发生肿瘤残留或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随访中TG水平监测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血糖水平对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依据美国ADA空腹血糖(FPG)标准将9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术前FPG≤6.9mmol/L(A组),术前FPG≥7.0mmol/L(B组),急诊手术C(组),观察糖尿病患者事FPG,2hPG,尿酮体,低血糖,使用抗菌素的天数,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 (1)术前空腹血糖及术中血糖水平;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2)术前准备时间:A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明显长于B组患者,P<0.05;(3)术后空腹血糖;A组和B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低于C组患者,P<0.01和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术后酮症的发生;A组和B后酮症的发生低于C组,P<0.01,P<0.05。(5)术后低血糖反应;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术后心律失常;C组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7)术后抗炎时间;A组患者术后抗炎时间明显短于C组患者,P<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前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能减少手术后酮症酸中毒,心律失常,伤口感染及伤口不愈合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谢辉  王健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3):134-137
目的 通过观察较大肾上腺腺瘤(>4cm)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方法比较,探讨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2012~2016年期间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及青海省人民医院及就诊的符合诊断较大肾上腺腺瘤(>4cm),包括肾上腺皮质醇腺瘤、嗜铬细胞瘤、醛固酮腺瘤以及髓质脂肪瘤患者,并行手术切除者57例,将入组的5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A组为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23例(其中2例中转开放未算在统计资料内),B组为行开放手术患者34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压管拔出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在术后负压管拔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肾上腺腺瘤可良好改善患者围术期状况,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负压引流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促进预后恢复时间。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较大腺瘤(>4cm)相对开放手术而言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芦晓磊  王卫星 《西部医学》2012,24(11):2099-2101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切除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老年HC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斑蝥胶囊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术后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第二天开始服用复方斑蝥胶囊,1次3粒,每日2次,连续应用1个月;B组20例,患者术后仅行常规处理;另设C组20例为正常人群作对照。分别于术前3天及术后10、30天抽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NK细胞以及CD4+/CD8+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B两组患者术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0天,A、B两组患者CD3+、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O.05);术后30天,A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患者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A、B两组比较,术后10天A组患者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30天,A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O.05)。结论老年HCC患者手术前后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复方斑蝥胶囊有利于提高老年HCC患者术后的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2000至2006年8月,我们采用后腹腔镜行肾上腺手术40例,行开放肾上腺疾病手术19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后腹腔镜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8-68岁。术前均经B超、CT或MRI证实为肾上腺占位病变或增生。病变位于左侧14例,右侧25例,双侧1例。根据术前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2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8例,皮质醇腺瘤3例,非功能性皮质腺瘤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以下简称凯纷)对下肢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的预先镇痛作用及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用骨科下肢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120名,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组(术前给药组)、B组(术后给药组)和C组(对照纽),A、B、C三组各40名,分别进行观察。结果三组VAS得分差异显著,且优劣顺序A组〉B组〉C组。结论凯纷可有效缓解下肢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镇痛效果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8.
张文  夏迎静  杨明文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2):4114-4119
背景 目前喉罩全麻是小儿斜疝手术最主要的麻醉方式,但由于手术刺激、麻醉操作及吸入性麻醉药物、术后疼痛等诸多原因会造成患儿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全麻无法有效地抑制机体应激反应。骶管阻滞能够阻断手术部位传入神经冲动,骶管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更好地维护小儿免疫功能稳态;腹横肌(TAP)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也被证实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且可以显著降低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但目前两种复合麻醉手段在小儿斜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较少。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或TAP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腹腔镜下斜疝手术患儿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斜疝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0例,仅行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B组(30例,行骶管阻滞复合喉罩全麻)、C组(30例,行TAP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记录3组患儿喉罩放置前(T0)、建立气腹后即刻(T1)、拔除喉罩后5 min(T2)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去甲肾上腺素(NA)、皮质醇(COR)及血糖(GLU),记录术前,术后2、12、24 h时CD3+、CD4+、CD8+、CD4+/CD8+,以及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PAED)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T1、T2时DBP、SBP、MAP、HR、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患儿T1、T2时DBP、SBP、MAP、HR低于A组,SpO2高于A组(P<0.05)。A组患儿T1、T2时DBP、SBP、MAP、HR高于T0时,SpO2低于T0时(P<0.05);B组患儿T1、T2时SBP低于T0时,T0时MAP高于T1时、低于T2时,T1时MAP低于T2时(P<0.05);C组患儿T1、T2时SBP低于T0时,T0时MAP高于T1时、低于T2时,T1时MAP低于T2时,T0时HR高于T1时、低于T2时,T1时HR低于T2时,T1时SpO2低于T0、T2时(P<0.05)。3组患儿T1、T2时NA、COR、G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儿T1、T2时NA、COR、GLU高于B、C组,B组患儿T1、T2时NA、COR、GLU低于C组(P<0.05)。A组患儿T1、T2时NA、COR、GLU高于T0时(P<0.05);B组患儿T1、T2时NA低于T0时、GLU高于T0时(P<0.05);C组患儿T1、T2时COR、GLU高于T0时(P<0.05)。3组患儿术后12 h 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儿术后12 h CD3+、CD4+、CD4+/CD8+低于B组,CD3+、CD4+低于C组(P<0.05)。各组患儿术后12 h、术后24 h CD3+、CD4+、CD4+/CD8+低于术前,术后2 h CD3+低于术前(P<0.05);A组患儿术后2 h CD4+、CD4+/CD8+低于术前(P<0.05)。A组患儿PAED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C组(P<0.05)。结论 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时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较低,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患儿较好的麻醉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3种肠道清洁的效果比较。方法将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组(A组)100例,口服20%甘露醇+清洁灌肠组(B组)100例和口服50%硫酸镁+清洁灌肠组(C组)100例,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排便情况和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低于B组(32%)和C组(36%)(P〈0.05);B组排便次数多于A组和C组(P〈0.05);A组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且术后排气排便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种微创疗法在复发性三叉神经痛(TN)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9例复发性TN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微创疗法不同分为A组(32例)、B组(36例)、C组(31例)。A组接受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C组接受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对比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缓解程度、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并发症,随访2年,对比3组复发率。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A组、C组(P <0.05),C组术中出血量多于A组(P <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长于A组、C组(P <0.05),C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长于A组(P <0.05)。3组术后1 d、术后1年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2年总缓解率高于A组(P <0.05)。A组、B组、C组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术后6个月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焦虑部分评分、HADS抑郁部分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对胃癌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胃癌根治手术患者 3 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各 10例 :A组围术期不输血 ,B组围术期输入去白细胞的全血 ,C组围术期输异体全血。另选 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前、术后 2d、术后 5d、术后 10d外周静脉采血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3组胃癌病人术前T细胞亚群的水平要低于正常人水平。手术可以造成T细胞水平下降 ,术后 10d恢复正常。B、C组术后第 2天CD3、CD4表达开始减少 ,以CD4减少为主 ,CD4+ CD8+ 之值下降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至术后10d仍未恢复正常。组间比较B组术后 2、5、10d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C组与A、B组比较术后 2、5、10dCD3 + 、CD4+ 表达下降 ,CD4+ CD8+ 之值下降显著 (P <0 .0 5 )。结论 :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可造成免疫抑制 ,输全血比输去白细胞的全血更明显 ;围手术期成分输血优于输注全血 ;T细胞亚群在输血后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燕  严婷  王彩波 《海南医学》2016,(20):3353-335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OEMC)剥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6例OEM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手术,且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三组各42例,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即A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B组采用缝合止血,C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止血。于术前、术后分别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阴道超声检测窦状卵泡数目(AFC)、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以判断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结果 B组、C组患者术后FSH、E2、L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术后FSH水平为(13.67±1.83) U/L,与术前的(8.41±1.58) U/L比较明显升高,E2水平为(142.78±16.29) pmol/L,与术前的(189.65±20.16) pmol/L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AFC、PSV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术后AFC为(4.16±1.21)个、PSV为(5.86±1.38) cm/s,分别与术前的(9.25±1.18)个、(12.65±2.19) cm/s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法易导致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因此临床推荐使用缝合法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注射止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基础对照组(C组),于术前取全组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术后第10天取A组和B组外周血再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前A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B组和C组的比较,除CD8^+外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的患者CD8^+低于剖胸探查者(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剖胸探查组(P〈0.05),而完全性切除与不完全性切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肺癌患者的免疫监测,其中CD4^+/CD8^+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负荷的情况。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放疗或化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创造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自身免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RSA患者125 例,根据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25(OH)D 正常水平组50 例、25(OH)D低水平组75 例,分析两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25(OH)D低水平组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阳性率均高于25(OH)D正常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5(OH)D低水平组外周血CD3+CD4+、CD4+/CD8+、CD19+及CD56+百分率均高于25(OH)D正常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RSA 患者中维生素D 缺乏的比例较高,维生素D 缺乏的RSA 患者ACA、ANA 及TPO 抗体阳性率较高,RSA 维生素D 水平与CD4+T 细胞、B 细胞及NK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进行上腹部手术10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4例,分别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吸入、全凭静脉全身麻醉三种麻醉方式,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B、C两组的拔管、苏醒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6h三组患者的IL-6、IL-8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则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d,A组恢复到术前水平,而B、C两组仍与A组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及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脾细胞移植和脾片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来观察脾片移植早期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行脾切除术,B组为脾片移植组,C组为脾细胞移植组,D组为脾细胞脾片联合移植组,在建立模型前及模型成功后1周、4周、8周抽血,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脾切除后1、4、8周CD3^+、CD4^+、CD8+降低(P〈0.05),B组移植后1、4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8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C组移植后1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至4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而8周逐渐降低(P〈0.05),D组术后1周CD3^+、CD4^+、CD8^+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4周和8周接近正常(P〉0.05);CD3^+、CD4^+、CD8^+在术后1、4周C和D组与A和B组有差异(P〈0.05),在术后8周B和D组与A和C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脾片移植的基础上联合脾细胞移植能弥补脾片移植早期的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裴露  王婷婷  朱峰  胡文坛  刘红春 《重庆医学》2018,(12):1580-1582
目的 研究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 (ZBTB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ZBTB20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36例SLE患者(SLE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分析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与B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关系及与临床指标(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E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CD19+B细胞比例降低(P<0.05),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之间的比值及CD19-CD138+浆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与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ZBTB20 mRNA与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ZBTB20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分化从而参与SLE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对胃癌患者Th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胃癌根治手术患者 ,接受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细胞极化情况。结果 :A组术后 2天与术前比较TH1细胞减少 ,Th2细胞增加 ,至术后 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C组输血后Th1细胞和Th1/Th2比值恢复到术前水平 ,但C组仍较低 (P <0 .0 5 )。与A组比较C组Th2细胞增加 ,Th1细胞和Th1/Th2比值下降比B组更显著(P <0 .0 5 )。结论 :围手术期异体输输血优于输注全血。Th细胞向Th2细胞方向极化可能是异体输血后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和Foxp3、白介素-17(IL-17)、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取23例哮喘缓解期患者、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阴选CD4+T细胞,采用Foxp3、IL-17胞内染色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以及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应用RT-PCR检测Foxp3、IL-17、RORγt mRNA水平。结果: 免疫磁珠阴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急性发作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细胞百分比以及Fox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和缓解组明显降低(P<0.01),而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CD4+IL-17+细胞比例以及IL-17、RORγt mRNA表达较对照组和缓解组明显增高(P<0.01),而缓解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eg/Th17失衡可能和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