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中耳腔内存在着表皮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一般认为,胆脂瘤上皮是以因过度增生的角化细胞失调而导致中耳正常粘膜的损伤为特点的。本文对20例本病患者的胆脂瘤上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状况,旨在探讨在胆脂瘤上皮中是否存在EGF-R的表达及其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4~65岁,病史3~60岁。胆脂瘤上皮标本取自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手术,平坦、树状胆脂瘤14例,珍珠状胆脂瘤6例。同时取患者正常耳…  相似文献   

2.
胆脂瘤的免疫学顾之燕顾瑞金刘立中中耳乳突胆脂瘤是颞骨的皮肤相关性疾病,组织学上胆脂瘤由角化鳞状上皮的基质组成,上皮下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其发病机理的学说有化生、上皮迁徙、基底细胞增生和向内生长等。近十年来注意到免疫学,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中耳胆脂瘤形成的基础是中耳腔鳞状上皮的化生及其对骨质的破坏。白细胞介素-1(IL-1)存在于正常及变性的上皮细胞内,作为上皮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autocrine growth factor)刺激上皮细胞增生,促使骨质降解。为探讨IL-1在胆脂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用抗IL-1的亚型—IL-1α、IL-1β多克隆抗体,研究其在胆脂瘤、耳道、耳后上皮及扁桃体非角化上皮细胞的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脂瘤各细胞层、耳道耳后皮肤上皮均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应用单克隆抗体Ki-67鉴定中耳胆脂瘤角化细胞的增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脂瘤是常见的中耳病患,据文献报道胆脂瘤上皮有异常增生活性。Ki67是一种通过细胞表达在细胞增殖周期的民,S,SZ和M阶段能识别人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能确定标本组织中的细胞增生活性。该作者运用Ki67表达来研究胆脂瘤和正常人皮肤标本,试图证实胆胀瘤上皮的高度增生活性。取鼓室成形术后的胆脂瘤和正常外耳道上皮标本各15份作低温保存,采用活性Ki-67抗体浓度为l:100,运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的免疫组化方法。结果显示:局限在正常外耳道上皮基底细胞层的角化细胞,有很少一部分细胞核被Ki67着色,而胆脂瘤上皮基底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端粒酶催化亚单位(TERT)和癌基因cMyc的表达产物(cMyc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TERT、cMyc蛋白在32例胆脂瘤组织和14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TERT和cMyc蛋白在所有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各组间胆脂瘤上皮各指标平均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吸收度(平均灰度的倒数),均高于外耳道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结缔组织伴有大量的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胆脂瘤上皮中TERT和cMyc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TERT和cMyc蛋白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角化,二者在胆脂瘤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上皮下炎症反应可能是角化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及其受体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K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观察20例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胆脂瘤上皮以及耳道深部正常皮肤的KGF和KGFR表达,并和20例非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作对比。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邻近皮肤KGF和K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135±6.364)%和(19.965±10.570)%,介于胆脂瘤上皮与耳道正常皮肤之间,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相应部位(19.380±2.827)%和(13.145±7.935)%。结论KGF和KGFR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部位的表达依次上升,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邻近皮肤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说明胆脂瘤型中耳炎该处皮肤增生更活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探讨KGF对胆脂瘤上皮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0例胆脂瘤上皮标本及配对的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上述两组标本中KGF和Ki67的表达,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KGF在胆脂瘤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且从基底层向角质层染色有逐渐增强的趋势,间质中可见散在的阳性细胞;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主要表现为间质中稀疏不均的弱阳性表达,在上皮细胞不表达。胆脂瘤上皮和正常外耳道皮肤的KGF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胆脂瘤上皮中KGF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09,P〈0.01)。结论KGF和Ki67表达与中耳胆脂瘤的增殖能力有高度相关性,局部炎症通过调控KGF的表达促进胆脂瘤上皮的异常增殖,其中KGF的自分泌机制可能与胆脂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后天性胆脂瘤伴有强烈炎性反应,致组织及骨破坏,许多学者试图阐明胆脂瘤上皮和上皮下基质内存在的导致骨破坏的物质,Moriysma等认为角质细胞介质刺激成纤维细胞所产生的胶原酶起重要作用。细胞激动京(。ytokines,CK)是由巨噬、淋巴及感染部位其他细胞所释放的分子,系炎症和免疫反应的潜在介质,在服脂瘤的发展和骨破坏上起作用,均可激活成纤维细胞。已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技术在服脂瘤内分离到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TNF平和白细胞介素一1(IL一1);IL-6与前述二种CK关系密切,可相互诱生;转移生长因子干(TGF干)也…  相似文献   

9.
<正>胆脂瘤是一种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来源的囊样病变,不同厚度的上皮组织堆积在基质周围,过度角化与杂乱无章的角蛋白纤维层层堆积,形成了炎症反应包裹的囊性肿物。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四种假说:1)内陷学说;2)基底细胞增生或乳头层内陷生长学说;3)上皮侵入学说;4)化生学说。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胆脂瘤的染色体异常,上皮的高度增生和骨质破坏吸收,细胞因子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的凋亡机制等等[1-4],但胆脂瘤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32例胆脂瘤上皮和14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并做比较.结果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主要定位在胞核,染色由基底层向表皮层逐渐减弱,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主要集中在基底层及基底上层;癌胚抗原主要在胆脂瘤上皮的颗粒细胞层及表皮层表达,少数在外耳道皮肤的基底层表达.各组间胆脂瘤上皮各指标阳性细胞率和光密度值均高于外耳道皮肤,和外耳道皮肤间的比较有高度差异性.皮下结缔组织伴随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胆脂瘤上皮中的阳性率呈一致趋势.同一患者胆脂瘤上皮中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高表达,利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角化,二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上皮下炎症反应可能是角化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为胆脂瘤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便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中耳胆脂瘤IL-la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胆脂瘤的特点是角化上皮高度增生,并引起严重的骨质吸收。已有文献报道用免疫组化和酶标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证实在中耳胆脂瘤时有白介素一l(IL-I)蛋白的过度表达。该研究使用位点杂交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影像分析的方法对10例中耳胆脂瘤病人的IL-lamRNA作定量分析,并用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中耳胆脂瘤病人在基底细胞层和基底上细胞层均出现IL-lamRNA的强烈表达,全部胆脂瘤上皮均表现同样的分布,有些胆脂瘤基质细胞也显示有IL-lamRNA的表达【而正常外耳道上皮的基底细胞层可以观察到IL-la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中耳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骨质的破坏以及细胞的加速凋亡.以往关于中耳胆脂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皮细胞的高度增生和骨质破坏等方面,而有关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的报道较少,本文就几种凋亡相关基因在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形成的病理机理。方法对12例(12耳)人鼓膜内陷囊袋颞骨连续切片进行光镜组织病理学观察,重点对内陷囊袋的部位及其内侧面局部中耳腔炎性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对11例(11耳)人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颞骨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观察;对33耳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术中观察。结果12耳鼓膜内陷囊袋发生于鼓膜松弛部或(和)紧张部后上象限,囊袋内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增生、角化、脱落,其内侧面局部中耳腔有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炎性渗出液、粘连和肉芽组织等炎性病变,而其未内陷部分的鼓膜内侧面未见炎性病变。1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颞骨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和3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观察都显示胆脂瘤全部侵占听骨链区,侵入前半中耳腔者分别为3耳和5耳,对听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破坏。结论中耳炎时,中耳听骨链区域局部炎性病变向内粘连鼓膜后上象限或松弛部形成内陷囊袋,并长期炎性浸润和刺激,囊袋内鳞状上皮过度增生、角化、脱落、堆积而导致胆脂瘤型中耳炎。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人们对胆脂瘤的破坏特性已有进一步了解,慢性炎性细胞的化学特性导致骨破坏的概念取代了压迫坏死学说。胆脂瘤上皮下肉芽组织内的单核炎性细胞产生胶原酶和溶酶体酶。前列腺素和其他脱矿质因子亦参与骨吸收过程。然而胆脂瘤上皮层及上下层的作用仍不清楚。胆脂瘤的角化复层麟状上皮似有促进骨破坏的作用,但至今尚未证实此种假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TGFα)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探讨TGFα在胆脂瘤上皮细胞增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1例胆脂瘤上皮标本及 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切片 ,应用免疫组化 (S P)染色法检测上述两种标本中TGFα的表达情况 ,并采用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 ,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TGFα阳性表达定位于胞浆 ,胆脂瘤上皮组织均呈中等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2 1例标本呈现从基底层向角质层染色逐渐增强的趋势 ,皮下结缔组织中可见散在的阳性细胞 ,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浆细胞 ,少数为淋巴细胞 ;外耳道皮肤组织的阳性反应集中在表皮层 ,其中 8例标本表现为表皮全层稀疏均一的弱阳性表达。胆脂瘤上皮和正常外耳道表皮的TGFα积分吸光度分别为 2 .4 31± 0 .5 87及 1.4 6 3± 0 .14 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 =1.95 ,P <0 .0 5 )。结论 :胆脂瘤组织中TGFα的含量较正常皮肤组织显著增高 ,TGFα可能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参与胆脂瘤上皮增生的调节 ,局部炎症反应可能构成特殊微环境 ,诱发并维持胆脂瘤上皮的高度增生  相似文献   

16.
对淋巴毒素(LT)或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是否参与胆脂瘤病变过程进行研究,试图证明人中耳胆脂瘤组织中LT的部位和LT对基底角化细胞特性的影响,以便阐明LT在胆脂瘤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标本从病人术中取得中耳胆脂瘤(12)和正常外耳道皮肤(5),制成6μm厚的石蜡切片,以兔抗人体LT IgG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染色。在胆脂瘤组织的细胞间区和上皮细胞表面发现染成带棕色的LT,在胆脂瘤上皮下组织,LT存在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正常外耳道皮肤的鳞状上皮染色较胆脂瘤上皮淡得多。在胆脂瘤上皮和肉芽组织中发现LT,可以设想胆脂瘤上皮中的LT来自肉芽组织中淋巴细胞。另一方面,在中耳炎症反应中上皮细胞有产生自身LT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耳胆脂瘤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李厚恩汪磊中耳胆脂瘤的特征表现为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的骨质破坏。关于胆脂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研究的重点为胆脂瘤上皮的特性和演变、骨质破坏、免疫细胞浸润、病毒的作用、细胞角蛋白的表达、胆脂瘤的血管...  相似文献   

18.
中耳胆脂瘤的发生有多种机理,有时可见鼓膜仍是完整的。作者用蒙古沙土鼠做实验,观察鼓膜上皮及皮下组织变化,研究此种胆脂瘤形成机制。结果证实,如鼓膜外层有角蛋白蓄积,日久即可导致鼓膜内出现胆脂瘤。结扎实验动物的外耳道可诱发该侧鼓膜内陷,在电镜下可见鼓膜外表面上皮增厚,角化加剧。常有由基底细胞构成的锥形细胞团块向皮下组织伸展。先是该处基膜逐渐消失,邻近基底细胞伸出伪足,内侵到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周围;基膜裂孔周围尚可见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有时,基膜大片消失,上皮细胞侵入固有膜深层形成上皮团块,但无郎罕氏细胞。  相似文献   

19.
中耳胆脂瘤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的特征表现为中耳腔存在大量的、增殖的、角化的鳞状上皮和邻近骨质的破坏,以及程序性角化细胞凋亡,导致腔内角化碎屑的堆积。在中耳腔内,胆脂瘤不断增大,造成骨质破坏,引起严重听力丧失、反复感染、前庭功能紊乱、甚至发生颅内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患者的听力情况取决于上鼓室胆脂瘤对听力的影响,如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是一种分子量为 17k D的多生物活性多肽。它主要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分泌 ,通过作用于胶原酶、前列腺素E2来调节组织破坏及修复过程。TNF- α是一种自分泌调节因子 ,它刺激蛋白分泌、增生和角质细胞的最终分化 ,导致角化蛋白增多致使肉芽细胞增生。已有研究发现在胆脂瘤基底层中存在 TNF-α,并对其在胆脂瘤骨破坏中所起可能的作用进行了探讨。Mohammed等对胆脂瘤基底层中 TNF- α进行了定量检测 ,发现 TNF- α含量和骨破坏程度有关。为检测 TNF- α是否存在于各层胆脂瘤组织中、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