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对预防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术中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意义。方法对37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用CSEP全程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术中使用CSEP监护能及时反映出脊髓功能的变化,提高术中操作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王凯 《山东医药》2009,49(29):56-56
2009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第2、3颈椎左侧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1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急腹症26例报告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64001)杨国宽刘建辉崔新国赵炜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鲍秀峰邵毅张文华1960~1996年,我院收治26例误诊为急腹症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后经神经系统检查、CT及MRI或碘剂造影确诊,且经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中微小RNA(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组织标本(实验组)和部分正常神经组织(对照组)。提取两组标本RNA后进行cDNA合成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采用相对定量法测定组织中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用2~(-ΔΔCt)表示。比较分析实验组miR-17-92基因簇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miR-17-92基因簇表达水平(1.414±0.152)显著高于实验组(1.048±0.168,t=3.582,P0.05)。miR-17-92基因簇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患者年龄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17-92基因簇在椎管内神经鞘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神经,提示该基因簇可能参与了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发生、发展,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李建民  杨强 《山东医药》2009,49(14):111-112
颈椎肿瘤是指发生于颈椎以及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脊髓等的原发性与继发性肿瘤及一些瘤样病变,而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组织结构(如神经根、硬脊膜、椎管内脂肪组织及血管等)的肿瘤的总称,可将两者统称为颈椎肿瘤。颈椎原发肿瘤非常少见,常见的有骨髓瘤、淋巴瘤、脊索瘤、软骨肉瘤及骨巨细胞瘤等和椎管内的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脊膜瘤等。颈椎转移瘤占脊柱转移瘤的8%-20%,其原发肿瘤多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的MSCT的横断面及其多平面重建(MPR)表现。结果 30例神经鞘瘤中,位于颈动脉间隙22例,椎旁间隙肿瘤8例。MSCT平扫见肿块内密度均匀9例,其内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或均匀类囊样密度;密度不均匀21例,其软组织密度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并见2例高密度钙化。MSCT增强见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21例,病灶内可见增强部分呈斑驳样,形态不规则。结论 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颈部肿瘤与邻近血管、椎间孔和椎管的关系,对颈部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颌骨中央型神经鞘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冬  张东升  窦益泉 《山东医药》2003,43(23):50-51
神经鞘瘤又称神经鞘膜瘤、神经膜瘤或雪旺氏瘤,是一种由神经外胚层演化而来,起源于神经鞘膜雪旺氏细胞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颅底、颈、口腔及颌面部。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中央型(骨内)及周围型(软组织内)。颌骨中央型神经鞘瘤极少见,本文报道上颌及下颌骨中央型神经鞘瘤各1例,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临床特点、医学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胃神经鞘瘤在神经鞘瘤中的发病率很低。本文从临床表现、CT表现、超声内镜、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面对1例胃神经鞘瘤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
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的良性肿瘤少见,其中神经鞘瘤(neurilemmona)较罕见,国内外偶见个案报道.2011年3至5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成功收治了 3例 气管支气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内良性神经鞘瘤的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眶颧入路手术治疗颅眶沟通性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对5例颅眶沟通性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改良眶颧入路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本组肿瘤全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眶颧入路手术治疗颅眶沟通性神经鞘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1年该院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9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肿物切除,椎弓根钉和(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肿物切除及残留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肿瘤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JOA评分显著提高;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且肿瘤无复发。结论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减压术后的颈椎不稳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气道神经鞘瘤的认识,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气道神经鞘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对该病的诊断及病变特点.结果 患者反复活动后气促1年,肺功能正常,胸部CT提示气道肿物.气管镜活检病理示气道慢性炎症.气管切开行肿物消融术,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结论 气道神经鞘瘤临床表现不特异,不易早期诊断,临床易漏诊延误诊断,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气道神经鞘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椎管内恶性神经鞘瘤患者4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11~38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首发症状分别为根痛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术前1例行椎管造影,3例行MRI检查。肿瘤位于胸椎3例,马尾...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64~1988年共手术治疗马尾部神经鞘瘤46例。现结合本组病例对马尾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进行讨论。一、临床资料(一)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9~65岁;病程5个月至16年。肿瘤位于硬脊膜内43例,硬脊膜外2例,硬脊膜内外呈哑铃形  相似文献   

15.
<正>神经鞘瘤(schwannoma)起源于神经鞘膜Schwann细胞,是外周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之一,多发生于神经节和神经干周围,部位以头颈部、胸腔、躯干、四肢居多,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相对少见,仅占全身神经鞘瘤的0.2%,其中90%为胃神经鞘瘤~([1])。肠系膜神经鞘瘤十分罕见,截至2015-01-31,检索万方数据库仅有6例个案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R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肿瘤共19例。包括神经鞘瘤8例,脊膜瘤11例,MRI检查采用SE序列,所有病例均做Gd—DTPA增强检查。结果TSE序列为椎管病变检查的首选序列。神经鞘瘤的特征:形态呈圆形、卵圆形,大多为哑铃状,信号欠均匀。脊膜瘤的特征:硬膜尾征,信号均匀。结论MRI可清楚显示脊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全貌及周围情况,从而帮助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王文滪  徐勇  刘冉录 《山东医药》2009,49(42):66-67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查体发现2例,腰腹部疼痛不适5例(其中3例查体可触及肿物),肿瘤直径4.7~12 cm,6例位于肾上腺区、1例位于右后盆壁。5例经腹手术切除肿物,1例经腰手术切除肿物,1例行后腹腔镜肿瘤探查、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鞘瘤。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鞘瘤是少见的颅内神经鞘瘤,多为良性,由于其多见于年轻人,且类型复杂,故首选治疗是手术切除。1993—2008年,我院收治16例累及翼腭窝的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鞘瘤(acoustic neurilemona)亦称为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VS),其起源于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是颅内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占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angle,CPA)肿瘤的65%~72%,本病好发于中年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  相似文献   

20.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发病率极低。肿瘤可多方向生长并累及颅内外,临床症状多变。颈静脉孔区解剖结构复杂,局部穿行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手术难度较大。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切除肿瘤,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以期提高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