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在现代医学护理实践中,要以新的观念为指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代护理的新观念之一是“引入整体护理”理念,立体、全面、系统地分析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情况,针对患者的疾患,从身心、心理及社会环境等诸方面综合考虑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学随之发生的重大变化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内容和职能也有了新的扩展。这不仅给手术室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她们的心理健康。为进一步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我市3家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癌症患者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箭 《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130-13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护理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实践过程中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护理的人文关怀。它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护理工作不单是指祛除患者身体上的生理疾病,还包括给予患者精神上呵护、心理上的安慰和行为方式上的指导。人道的满足他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中充满人性的温暖,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亦发生根本转变,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转向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等综合护理,从被动局部护理转向主动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落实不仅符合不断增长的医学需求,更代表了护理学科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的综合体现。三年来我院把整体护理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提升了我院的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过去实行的功能制护理,以任务为中心,把护理工作简单地划分为系列各不相关的任务。护士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要,失去了系统地照顾患者、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现代临床护理应以病人为中心,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需要,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整体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因为目前世界各地身心疾病大幅度增加,使得人们对身心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甚至在整个医疗观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和护理观念也形成了,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身心及对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充分认识新的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了旧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困素有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人类疾病是有机体的,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许曦微  武娟 《护理研究》2006,20(3):797-79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模式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目标,以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为导向,除了常规的疾病护理外,强调护理人员要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状况对病人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内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以成为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于2005年9月-2005年11月对46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逸 《家庭护士》2007,5(6):81-83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方向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挑战,是时代赋予护理学专业新的责任和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工具及建筑领域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骨折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据临床资料统计,88%的骨折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负担。根据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和要求,我们在对疾病的医疗、护理的同时,积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心理素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人们逐步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深入开展,将护理学科提高到了新的领域。基础护理是护理学一个重要内容,而晨、晚间护理又是基础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就晨、晚间病人的心理活动及护理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沈献芳 《临床医学》2009,29(12):117-118
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护人员在对待患者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性因素,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也即给予患者整体性的治疗和护理。然而面对这一转变,许多护士尚不适应,其服务内容、眼务方式和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容易导致护患矛盾和纠纷。本文就医学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通过规范护理行为来杜绝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5].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对患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及护理,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玲莉  唐乃梅 《家庭护士》2008,6(7):609-6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学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等待手术的病人,由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开展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提高对病人心理护理质量,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5.
史双秀 《护理研究》2007,21(5):1360-136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必须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护理模式。其中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心理护理的应用发展较快,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0月试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术前访视护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前,国内手术室护理工作未能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念,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摆脱旧的生物模式的影响。以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观念指导临床改革,促进这一改革的根本是护士的观念更新。从单纯的注射、器械准备及配套手术走出来,去对患者进行疏导、讲解、心理安慰,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关,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王茜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A):655-655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工作者不再是简单的助手和协作者,而是提出了围绕患者身心进行护理的全面的整体化护理,同时要求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加强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在这个过渡时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我国护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开阔了护理人员的视野,大大拓展了护理服务的空间和内容。人们认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理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病人对护理的需求,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独特的职业特点,才能真正达到关爱人的生命,满足病人对健康的需要。在倡导人文关怀的今天,如何将与心理、精神、人文为一体的人文关怀理念融人日常护患沟通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浅谈护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护理工作的仙容由单纯的疾病防治护理扩大到全面预防保健护理,护理工作进入了质的飞越。如何做好“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几年来在整体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麻醉护理是近几年发展而建立的一项新的护理内容,世界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麻醉护理工作,我国麻醉学界的著名专家也多次呼吁要培养麻醉专业护理,并逐步开展这项工作。为此,我院于1998年8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麻醉科也建立了麻醉护理岗位。麻醉科护士按照麻醉科护理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开展了一些工作。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