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深圳市龙岗区无偿献血职业人群中血镉血铅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岗区无偿献血者中有接触镉、铅等有毒重金属的人群血铅、血镉的含量。方法:选取2002-2004年无偿献血者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血镉含量。结果:部分接触镉、铅因素的人群中血液重金属(血镉、血铅)超出生物限值(下简称超值),与非接触的无偿献血者有显著性差异。血镉、血铅的含量与年龄无关,与接触有毒重金属的工龄、从事的工种或岗位有关。结论:加强有毒有害职业因素企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十分重要,职业人群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中重金属含量值得关注,对接触有毒重金属的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咨询并进行筛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江西省6类1 065件食品中铅、镉污染状况对居民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 统计1 065件食品中铅、镉含量,依据GB 2762—2017对样品中铅、镉超标情况进行判定,同时采用危害系数(HQ)对食用途径所致铅、镉的暴露量及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食品中铅、镉平均含量分别为0.037 6 mg/kg、0.119 mg/kg,超标率分别为0.75%、7.66%。从年份看,2020和2021年镉的超标率明显高于其它年份;不同地区铅、镉检出率范围为75.47%~90.57%,超标率范围为0~12.96%。江西居民铅、镉每日暴露量分别为0.516μg/(kg·d)、2.036μg/(kg·d),HQ值分别为0.145、2.452。结论 部分食品中铅、镉含量存在着一定超标,江西居民经食品摄入铅HQ值小于1,处于安全水平,但摄入镉HQ值大于1,存在健康风险,可适当减少镉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济源市某蓄电池厂工作场所中铅污染状况。方法选择济源市某蓄电池厂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共采集63份空气样品,866份铅作业工人的血样为观察组,其他行业858名非铅工人血样为对照组,检测血中铅的含量。结果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达65%(41//63),工人血铅超标率达47.34%。结论该厂铅作业危害较为严重,督促该蓄电池厂应尽快改善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价南山区市售蔬菜铅、镉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南山区市售蔬菜中铅、镉含量,并进行污染状况评价,为减少中毒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检南山区市售蔬菜7类82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含量,依据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采用食品安全指数(IFS)对不同类别蔬菜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所抽取的蔬菜样品铅、镉检出率分别为54.88%和73.17%,铅、镉平均值均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铅、镉超标率分别为0%和3.66%,其中铅含量较高的为叶菜类和鳞茎类,镉含量较高的为叶菜类和芸苔类。芸苔类蔬菜镉超标率为11.11%,叶菜类蔬菜镉超标率为4.55%。蔬菜铅、镉IFS均值均1,叶菜类和芸苔类蔬菜中有部分样品镉IFS值接近或1。结论南山区市售蔬菜存在铅、镉污染风险,但污染程度较低,总体安全状态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台州市市售海带和紫菜中铅、镉含量。方法于2017年8—10月从台州市9个县(市、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采集98份海带和142份紫菜样品进行铅、镉含量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铅、镉的污染状况。结果海带、紫菜中铅含量的检出范围分别为未检出(ND)~2.00 mg/kg、ND~1.50 mg/kg,铅的检出率分别为83.67%和83.10%,超标率分别为6.12%和7.04%。海带、紫菜中镉的检出范围分别为ND~0.70 mg/kg、0.20~6.60 mg/kg,镉的检出率分别为95.92%和100.00%,超标率分别为0.00%和23.24%。海带、紫菜中铅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23、0.24,均为轻度污染水平;海带、紫菜中镉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13、2.20,海带中的镉含量属于正常背景值水平,而紫菜处于重度污染水平。结论台州市海带、紫菜中铅的污染水平较轻,但紫菜中的镉含量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铅锌矿矿区铅镉砷混合接触对不同暴露人群机体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铅锌矿矿区矿工、矿区居民和无污染地区居民3组人群共96人作为研究对象,对3组人群所处环境中的铅、镉、砷含量,人体血液和尿液的铅、镉、砷含量以及人体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矿工组血中铅、镉、砷含量几何均数分别为216.57,5.04,58.65μg/L,矿区居民组血中铅、镉、砷含量几何均数分别为143.62,2.42,33.24μg/L,均高于对照人群,几何均数分别为81.54,1.18,11.50μg/L(P<0.01).3组人群尿液中的各种毒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矿工和矿区居民的免疫功能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结论 接触铅、镉和砷的矿区矿工和居民免疫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职业性铅危害的现状及趋势,为制定铅中毒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通过对铅接触岗位空气中铅浓度监测,确定职业接触者铅接触水平,同时对铅职业接触者生物样品中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随着铅接触岗位空气中铅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的增加,铅职业接触者生物样品中铅水平超标率分别为7.55%、12.92%、14.94%、75.00%、96.00%,经似然比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97.654,P<0.001).结论 铅职业接触者生物样品中铅水平超标率与所在岗位TWA之间呈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及时采取各项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是防止职业性铅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港市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采集农贸市场大米、面粉等10类主要食品130份,按照GB/T5009.12-2003和GB/T5009.15-2003检测样品中铅镉含量.结果 在所检的10类130份食品中,猪肾中镉含量最高为45.3mg/Kg,超标率为37.5%,食用菌中镉含量高达1.109mg,,KS,超标率为78.5%.皮蛋铅含量最高达4.958 ms/Kg,超标率达25%.结论 贵港市常见食品中铅镉含量的合格率是比较高的,但个别食品仍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的污染,应加强监测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陶玉芬  杨维占  李琼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33-2734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阳区某蓄电池厂工作场所中铅污染状况。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该厂铅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共采集60个铅烟(铅尘)空气样品;91份铅作业工人血样、非铅作业工人60份血样作为对照,检测血中铅的含量。结果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超标率达80%(48/60),工人血铅超标率达49.5%。结论该厂铅作业危害较为严重,提醒工厂车间应尽快改善生产环境,并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努力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食品卫生     
97035l 微山湖水产品中有害元素含量调查/乔敏//中国公共卫生.一1995,¨(8).一339.于1993年对微山湖水产品中有害元素砷、汞、铅、镉的含量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砷、汞、铅、镉在水产品中平均超标率(%)分别为17.31、23.08、5.77、1 3.46,在湖水中超标率(%)分别为4.3、8.7、4  相似文献   

11.
盛红艳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64-2465
目的比较铅作业工人和非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的差异,探讨铅作业工人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铅、尿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以蓄电池企业的252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铅组,电子厂205名非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铅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则无差异(P0.05),接铅组红细胞锌原卟啉、血铅、尿铅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166,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系数r=0.406。结论长期接触铅可导致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无明显影响,血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较尿铅与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职业性铅接触对工人的肝脏毒性,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肝脏损害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寻找铅对肝毒性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以蓄电池制造企业108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以同一企业非铅接触的76名工人和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作为肝毒性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血铅水平和肝损害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车间空气中铅烟和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0.89mg/m3和0.25mg/m3,超标率分别为50.00%和60.00%。②随着环境铅接触水平的增加,ALT和TBIL的异常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浓度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职业限值组存在血铅超标现象,异常率为31.03%。超职业限值组和职业限值组血铅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铅作业工龄的增加,血铅、ALT和TBIL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铅水平的变化和ALT、TBIL异常率的变化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明显升高,肝功能效应指标ALT和TBIL不能敏感的反映铅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3.
林桂敏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33-1634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铅中毒的发生,保护铅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采集烟台市牟平区冶炼、蓄电池、印刷、石油等行业中534名接铅工人的晨尿100ml,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尿铅。结果①检测尿铅534人,超标123人,超标率23.02%;②冶炼、蓄电池作业工人尿铅超标率明显高于印刷、石油行业;③接铅工龄一二年及8a以上的工人超标者较多;④男性接铅工人尿铅超标率高于女性;⑤个体企业工人尿铅超标率高于国有企业工人。结论牟平区接铅工人尿铅检出情况存在着行业、工种、工龄、企业性质的差别,应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及工艺革新,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常州地区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更好地指导企业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开展。方法选择常州市5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和1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1 170名铅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不同人群中血铅超标和贫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血铅超标和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6.0%)均低于蓄电池生产企业(分别为12.3%和14.2%),年龄偏大是血铅超标的危险因素;男性的心电图异常率(27.8%)高于女性(11.8%),女性的贫血发生率(11.5%)高于男性(2.8%)。结论电池生产企业应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和职业卫生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镍冶炼工人尿镍水平与抑癌基因p15、p16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不锈钢冶炼厂165名镍作业工人(镍接触组)和67名水处理工人(对照组)尿镍浓度,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抑癌基因p15、p16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炼钢工、钢渣处理工、轧钢工的尿镍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34、4.59、4.52μg/L,与水处理工人的尿镍浓度中位数(1.78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镍接触组的p1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为25.45%,与对照组甲基化检出率(11.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镍接触组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21.82%)与对照组(11.9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镍浓度高个体的p15甲基化发生可能性为尿镍浓度低个体的1.47倍。[结论]尿镍浓度与p15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与评价某私营铅蓄电池厂铅作业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后续铅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了解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按GBZ159—2004、GBZ/T160.10~2004和GBZ2.1—2007等对工作场所中铅烟、铅尘进行检测和分析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影响工作人员血铅浓度的潜在因素。结果该企业存在铅烟、铅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铅烟、铅尘超标率为92.1%,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增高比例为77.5%;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与工龄、学历、下班前是否沐浴以及铅作业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有关(均P〈0.05)。结论该私营企业存在明显的铅作业危害,应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作业人员健康宣教及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7.
王庆丰  顾庆华  沈美枫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03-1104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体内铅含量水平。方法采用石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含量,采用希斯美康1000 i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293名铅作业工人中血铅超过1.9μmol/L有192人;超标率为65.53%;男工和女工的血铅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都存在负相关。结论 293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较高,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增强防护措施,对血铅超标者进行驱铅治疗,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公路噪声对收费站作业人员血压和静息心率的影响。方法按照《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检测规范》检测湖北省9个公路收费站噪声强度和等效连续A声级,对高、中、低噪声暴露组共128例收费站作业人员和非噪声暴露组61例,进行血压和静息心率的测量和分析。结果中、高噪声暴露组,血压和静息心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并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血压和静息心率均值和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增加,中、高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路噪声对收费站作业人员血压和静息心率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9.
职业性镉接触工人尿镉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仲立新  朱宝立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367-2370
目的分析镉接触工人的尿镉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无锡某电池厂的镉接触工人437名为接触组,另选取782名未接触镉的工人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人群的尿镉含量水平,同时对此镍镉电池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工作场所中镉及其化合物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范围为0.002~3.058mg/m3,超标率为87.5%。接触组尿镉含量(中位数1.4300μmol/mol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0.7300μmol/mol肌酐),高浓度接触组的尿镉含量(中位数1.7500μmol/mol肌酐)明显高于低浓度接触组(中位数1.2450μmol/mol肌酐),高浓度接触组的尿镉异常率(6.40%)也明显高于低浓度接触组(2.14%)。对照组和接触组中女性尿镉含量明显高于男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车间空气中镉暴露水平、工龄和年龄与尿镉含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51、0.630和0.038。结论工作场所中镉及其化合物浓度超标、工龄的增加是尿镉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的浓度至职业接触限值以下和减少接触时间是预防慢性镉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琼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191-2192
目的了解惠州市某区宝石加工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2009年7月惠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区宝石加工厂接尘工龄1a以上的214名男工进行肺功能测定,其中切石工人127例,打磨工人87例;另选择该厂的61名非接尘男工作为对照组;并对宝石加工厂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该宝石加工厂空气中矽尘浓度超标率超过77%,最高超标为9倍。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47.29%。接尘组肺通气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0/FVC)、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宝石加工作业粉尘可致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