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放射量度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58例胶质瘤患者、2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IGF-Ⅰ和TSGF的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患者血清中IGF-Ⅰ和TSGF的表达明显高于脑非胶质瘤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P<0.01.两者在Ⅰ、Ⅱ级胶质瘤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Ⅲ、Ⅳ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级别正相关.IGF-Ⅰ和TSGF间的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在胶质瘤组织中,IGF-Ⅰ阳性检出率为78%(45/58),TSGF为74%(43/58),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49/58).结论:检测血清IGF-Ⅰ和TSGF对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恶性程度、高危人群筛查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大肠息肉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EMR)或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完整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32例患者的47个大肠息肉,包括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另选12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及20例结肠腺癌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ⅠR的表达,分析IGF-ⅠR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炎性息肉IGF-ⅠR与其正常黏膜中IGF-Ⅰ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经Mann-Whitney U检验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IGF-ⅠR与其正常黏膜IGF-Ⅰ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故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IGF-ⅠR水平比其正常黏膜高.IGF-ⅠR在正常对照组、炎性息肉组、管状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和大肠癌组5组病例间经Spearman's双变量等级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4,P<0.001.3组之间从年龄、性别及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IGF-ⅠR水平比其正常黏膜高;IGF-ⅠR在正常组织、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依次增加.IGF-ⅠR在评价息肉处于黏膜增生-腺瘤-癌变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大肠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平  朱兆华  詹俊  陈春燕 《肿瘤》2003,23(6):497-499
目的 研究早期大肠癌中COX 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了 32例早期大肠癌外科术后石蜡标本、33例大肠腺瘤、18例正常大肠粘膜活检组织中COX 1和COX 2蛋白的表达。结果 依表达程度由 ( )至 (+++)四级计算 ,COX 2的表达率在正常结肠粘膜中分别为 83.3%、16 .7%、0 %、0 % ;在结肠腺瘤中分别为 12 .1%、4 2 .4 %、36 .4 %、9.1% ;早期大肠癌中分别为 6 .3%、2 8.1%、4 6 .9%、18.7%。早期大肠癌、大肠腺瘤中COX 2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1) ,但早期大肠癌与大肠腺瘤中COX 2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COX 2的表达与早期大肠癌、大肠腺瘤各项被研究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COX 1在早期大肠癌 ,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中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COX 2的表达在由正常大肠粘膜至大肠腺瘤、早期癌的发展过程中呈上调趋势。COX 2的表达是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不能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癌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良恶性大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和癌旁正常大肠黏膜标本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大肠癌、22倒大肠腺瘤、26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标本中VEGF表达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1.9%,64/89)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30.8%,8/26)、大肠腺瘤组织(40.9%,9/22)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患者性别无关.结论:VEGF表达升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VEGF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5.
Shh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Shh(sonic hedgehog)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h蛋白在36例大肠腺瘤及4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并评估.结果 Shh蛋白在大肠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4%(25/36),阳性信号分布在肿瘤细胞胞浆内;Shh的染色评分随腺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呈显著性升高(P<0.05).Shh蛋白在早期及进展期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12/15)和30.8%(8/26),阳性信号均分布在癌细胞胞浆内;从阳性表达率及染色评分两方面评价,Shh在早期大肠癌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进展期癌(P<0.01和P<0.05).结论 Shh蛋白可能参与大肠腺瘤-癌的演进过程,对Shh的表达进行评估将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大肠腺瘤及癌变组织hMLH1和hMSH2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MLH1和hMSH2基因在大肠腺瘤及其癌变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3例大肠腺瘤、20例腺瘤癌变和20例大肠癌组织hMLH1和hMSH2表达;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和大肠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率逐渐降低,与正常大肠相比相差显著,随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增加其阳性率逐渐降低;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和大肠癌中hMLH1表达缺失者细胞凋亡指数较显著高于其阳性者,且大肠腺瘤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hMLH1-与hMLH1+组存在差异显著;而hMSH2-与hMSH2-间AI仅大肠腺瘤组有显著性差异,不典型增生Ⅰ、Ⅱ级组hMSH2-与hMSH2+间AI差异显著,而不典型增生Ⅲ级组hMSH2蛋白的表达阴性与阳性间AI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或功能缺失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能系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且可能与大肠肿瘤细胞凋亡活性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2(CDX2)、存活素(survivin)、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eadher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成、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CDX2、survivin、E-cadherin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和30例正常大肠黏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CDX2、survivin、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CDX2、E-eadherin、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肠腺瘤中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CDX2、E-eadherin、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Dukes分期有关(P<0.05);CDX2、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大肠癌中CDX2与survivin表达呈负相关(P<0.01);大肠癌中CDX2与E-cadherin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CDX2、survivin、E-cadherin的表达可为大肠癌的早期发生、侵袭转移的研究提供依据,对大肠癌诊断、治疗、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PCR-TRAP-ELISA及免疫组化法对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粘膜及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端粒酶活性、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端粒酶活性及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粘膜及腺瘤性息肉组织(P<0.05);(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及PCN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密切相关,伴淋巴有癌转移大肠癌息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癌转移者(P<0.05);(3)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密切相关.结论:(1)端粒酶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PCNA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蛋白及mRNA水平确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结肠镜下活检标本,分为正常大肠粘膜组、大肠腺瘤组及大肠癌组,免疫组化及RT PCR方法检测各组PPARγ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中表达PPARγ蛋白的细胞主要是接近肠腔,分化良好的腺上皮细胞;而在大肠腺瘤中,PPARγ阳性的细胞呈弥漫分布。PPARγ蛋白及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粘膜(P<0.05)。PPARγ蛋白及mRNA在正常大肠粘膜及腺瘤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PPARγ mRNA在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P<0.05),接近于在大肠癌中的表达(P>0.05)。结论 大肠腺瘤最先发生PPARγ表达部位的变化,PPARγ在重度异型增生的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表明PPARγ可能在早期即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Dai WB  Ren ZP  Chen WL  DU J  Shi Z  Tang DY 《癌症》2007,26(9):963-966
背景与目的:Wnt信号转导通路成员各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异常,激活下游相关靶基因的转录,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大肠组织中APC、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β-catenin在细胞膜表达为正常表达,而在胞浆和/或胞核表达为异位表达.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组织APC阳性率分别为44.0%和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粘膜(100%)(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和/或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0%)(P<0.01),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大肠腺瘤中C-myc表达率分别为56.0%、60.0%、46.7%,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0%)(P<0.01),而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66.0%、60.0%、30.0%,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0%)(P<0.01).大肠癌Cyclin D1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1).大肠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C-myc和Cyclin D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r=0.57,P<0.01),而与APC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9,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APC低表达和/或β-catenin异位表达,以及C-myc和Cyclin D1的过度表达,4种基因蛋白可能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凤英  宋今丹 《肿瘤防治研究》2002,29(4):267-268,270
 目的 探讨LEA和CEA在大肠腺瘤与不同分化大肠癌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 ,检测大肠腺瘤 16例、不同分化大肠癌 93例及正常人 32例血清中LEA和CEA。结果 LEA在大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与高、中分化大肠癌间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低分化癌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CEA在大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与高、中、低不同分化大肠间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LEA在大肠腺瘤的表达可作为分化程度较高的大肠癌癌前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CEA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大肠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CK19 mRNA和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8.89%(53/90)和53.33%(48/90);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 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有1例CK19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00%(1/20),无CEA mRNA的表达。大肠癌患者中CK19 mRNA、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19 mRNA和CEA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泌型Frizzled相关蛋白2(Secreled Frizzled-relaled proleins2,SFRP2)和β-连接素(β-calen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20例非腺瘤性息肉、36例大肠腺瘤和4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SFRP2和β-cal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组SFR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6%和36.1%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100.O%)和非腺瘤性息肉组(95.0%)(P<0.05).大肠癌中β-calenin膜表达缺失率为52.4%,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O%)、非腺瘤性息肉(0%)及大肠腺瘤组(11.1%)(P<0.05).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组β-calenin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4.3%和30.6%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和非腺瘤性息肉组(0%)(P<0.05),大肠癌β-calenin异位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P<0.05).SFRP2表达、β-calenin膜表达缺失及异位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肿瘤部位、大体形态、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和Dukes分期无明显关系,而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中SFRP2表达还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SFRP2表达与β-calenib膜表达缺失、异位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β-calenin膜表达缺失与异位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SFRP2和β-caleni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且SFRP2表达与β-calenin膜表达缺失、异位表达均呈负相关,前者起抑癌作用,后者起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中Fas、FasL、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Fas、FasL、bcl 2在大肠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5例大肠腺瘤、4 0例大肠腺癌及 15例大肠正常组织Fas、FasL、bcl 2蛋白表达 ,以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腺瘤和腺癌凋亡指数高于正常组织 ,腺瘤组高于腺癌组 (P <0 .0 5 )。在大肠正常组织、腺瘤、腺癌中Fas阳性率下降 ,FasL阳性率上升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腺瘤组和腺癌组bcl 2表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bcl 2阳性组FasL阳性率高于bcl 2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瘤细胞Fas FasL表达异常使肿瘤逃脱机体自身免疫攻击 ,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 ,对预测大肠癌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bcl 2高表达是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有利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PDCD5蛋白在大肠良性疾病、癌前病变到大肠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大肠癌、20例腺瘤和28例慢性炎症患者的组织中PDCD5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比较,对46例大肠癌患者预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PDCD5在慢性炎症组织中表达最高,明显高于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χ2=10.495,P<0.05),但在大肠腺瘤和癌组织、以及不同分级的大肠癌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随访病例中PDCD5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评分较高。Bcl-2蛋白在大肠癌患者中表达最高,腺瘤其次,在炎症患者中表达最低(χ2=13.373,P<0.05)。PDCD5及Bcl-2蛋白在上述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呈现相反的趋势,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明显负相关性(R=0.149,P=0.151)。结论 PDCD5可能不同程度参与了大肠组织细胞癌变过程的调控,而且可能在癌变早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前  郭兰栓  徐丽绵 《肿瘤学杂志》2014,20(12):1022-1026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UC-1 m 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名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EA m RNA和MUC-1 m 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患者CEA m RNA和MUC-1 m 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3%(48/90)和52.2%(47/90);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EA m RNA,有12名MUC-1 m RNA表达,表达率为60.0%(12/20);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无CEA m RNA表达,有10例MUC-1 m RNA表达,表达率为50.0%(10/20)。大肠癌患者中CEA、MUC-1 m RNA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E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检测CEA和MUC-1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蕾  薛永飞  张敬伟  任中海 《癌症进展》2018,16(6):754-756,786
目的 探讨NGX6与白细胞介素-17F(IL-17F)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7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标本,82例大肠腺瘤患者的大肠腺瘤组织标本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左半结肠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组织中NGX6、IL-17F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GX6、IL-17F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P﹤0.05),IL-17F、NGX6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大肠腺瘤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P﹤0.05).大肠腺瘤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IL-17、NGX6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NGX6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IL-17F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大肠癌中,IL-17F、NGX6均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0.63,P﹤0.05).结论 IL-17F、NGX6可以通过下调VEGF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经纤维结肠镜检出的36例(38颗)早期大肠癌的临床及内窥镜检查特征,诊断方法及要点,处理原则和随访结果。在一组经结肠镜检出的237例大肠癌中早期癌36例(38颗),占15.2%。鉴于本组均为恶变腺瘤,文章认为大肠早期癌的诊断重点是发现恶变腺瘤。早期大肠癌诊断的5点线索包括:(1)体积大于2.0cm的腺瘤;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经纤维结肠镜检出的36例(38颗)早期大肠癌的临床及内窥镜检查特征,诊断方法及要点,处理原则和随访结果。在一组经结肠镜检出的237例大肠癌中早期癌36例(38颗),占15.2%。鉴于本组均为恶变腺瘤,文章认为大肠早期癌的诊断重点是发现恶变腺瘤。早期大肠癌诊断的5点线索包括:(1)体积大于2.0cm的腺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PCR-TRAP-ELISA及免疫组化法对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粘膜及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端粒酶活性、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端粒酶活性及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粘膜及腺瘤性息肉组织(P<0.05);(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及PCN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密切相关,伴淋巴有癌转移大肠癌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癌转移者(P<0.05);(3)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密切相关。结论:(1)端粒酶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PCNA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